吉浦路375弄小区三户业主擅自破坏房屋结构,进行违章搭建,引发小区居民不满。五角场街道网格工作站接到吉浦一居委会的反映后,立即启动“一站两组”运作模式。联动组迅速行动,会同执法队员、社区民警,耐心向当事居民宣讲相关政策和法规,让居民了解违章搭建的危害性。同时,治理组积极与居委会、物业协调,做好沟通安抚工作,化解居民的抵触情绪。在网格工作站的专业指导下,小区内的氛围逐渐由紧张转为和谐。

在拆除违建的过程中,网格工作站还协助联络了专业施工队,确保能够及时对拆除后的屋顶进行补洞修缮,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最终,在居民的积极配合下,依法拆除工作得以迅速完成。

“这次违建拆除行动非常顺利,离不开网格工作站的精心组织和居民的积极配合。”吉浦一居委会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格工作站的‘一站两组’模式确实为我们基层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记者5月23日下午在“五角场街道举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工作推介活动”上了解到的生动案例。

五角场街道自2021年以来,紧扣“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总目标,不断探索基层治理创新之路。通过做实网格管理、建立工作机制等举措,初步实现了城市运行“一网统管”。2022年,街道进一步将党建、警务、城运、综治等网格“多格合一”,并成立了两个网格工作站,筑强网格作战单元,提高社区治理效能。2023年,五角场街道继续深化网格化管理工作,推出“一站两组”模式。治理组充分发挥“老娘舅”的作用,调和化解小区内普遍存在的专业性、综合性矛盾。联动组则牵头公安、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三支执法队伍联勤联动,向城市治理顽疾共同“亮剑”,实现了从“九龙治水”到“联合作战”的转变。

这一模式的推行在提升诉求解决效率、加强政府和群众沟通、破除部门联动壁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自网格工作站成立以来,街道12345热线工单的群众满意度上升了7.47%,重复来电、一人多诉和多人一诉工单量分别下降了61.03%、53.79%、78.37%。这一数据的背后是网格工作站对居民诉求的迅速响应和有效处理。

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柏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基层治理工作实际上就是不断破解民生难题、满足居民诉求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深化‘一站两组’模式的应用,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谈到如何进一步实现“系统治理”时,陈柏霖表示:“我们要将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与12345热线工作紧密结合、一体推进。一方面,我们要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用上热线工作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热线工单数据的应用,通过梳理常见、高发问题来查找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此外,陈柏霖还提到了“联合治理”的重要性。他表示:“面对一些城市治理难题时,我们需要加强与环保、建管、公安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推动问题的解决。”

在“源头治理”方面,五角场街道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今年4月,街道针对12345热线工单中美丽家园、破坏承重墙、油烟扰民等8个高发的共性问题开展了一次“源头治理”行动。通过建立一系列工作机制、优化一系列工作流程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源头上防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