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在深圳举行。活动现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以“敦煌文化遗产的智慧启示”为题发表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樊锦诗看来,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中华文明多方面的精神标识。

她认为,敦煌文化遗产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智慧启示有三:首先是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着中华民族坚强刚毅的开拓精神;其次,是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着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共生精神;在她看来,敦煌位于中国西部边陲,是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的交汇处。以敦煌石窟艺术和敦煌藏经洞文献为代表的敦煌文化遗产,既以中华文明为本位,又以开阔胸襟和恢宏气度广泛吸纳、融汇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波斯文明、中亚文明等多种外来文明,体现出开放、包容、互鉴的文化特征与共生智慧。

此外,她还表示,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着中华文明济世安民的人文精神。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丝绸之路的兴盛和繁荣,东西方文明在这里长期持续地交融荟萃。不仅有外来文化的引进来,也有中华文化向更广阔地域的传播浸润。历史上由敦煌传入西域地区的儒家经典、律法、医学和蒙书,对应着中华民族的哲学理念、社会正义、人本情怀和育人智慧,体现出中华文化济世安民、泽被四方的人文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