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深圳频道

吕绍刚 王星 刘森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3日,第二十届文博会在深圳开幕。人民网 刘森君摄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开幕,为期5天。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文博会肩负着“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使命。经过20年发展,文博会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将成为履行新时代新文化使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十届文博会主会场总面积16万平方米。人民网 刘森君摄

焕新再出发 塑造文博盛会新气象

5月23日12点刚过,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主会场入口处,已满是排队等候入场的观众。不少人从外地赶来,奔赴一场文化盛宴。

“今年展会更大、更丰富,这两天都空出来,打算深度逛展。”家住惠州的钟女士一早赶来,对今年的展会满怀期待。

第二十届文博会主会场共设8个展馆,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较上届扩大4万平方米。线下参展单位3076家,比上届增加388家。国际展区面积从上届的3000平方米扩大至本届的2万平方米。

更大面积,更广参与,更多创新。

以创办20年为契机,本届文博会着力提升展会“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力争办出新特色、新亮点、新成效。

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展会头部企业参与度再创新高,吸引了历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海内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参展。

这些企业,既包括文化产业“顶流”,也汇聚了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势力”,展现出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今年新设的“文创中国”专题展区,汇聚来自故宫文创、北京工美造办、景德钰青等文创机构的300余件文创产品;AI大模型集中发布推广区,行业领军企业携重磅产品亮相;系列网游、电竞赛事,在游戏电竞展区现场陆续开赛。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刮起的“中国风”,也吹进了文博会现场。

本届展会上,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希望借助首展、首秀、首发契机,和全球业界精英一同洞悉行业未来,开启文化出海新篇章。”一家内容出海领域机构的负责人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十届文博会甘肃展区的表演吸引众多观众。人民网 刘森君摄

打开一扇窗 看见文化产业新风向

在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了解古老的技艺传承;去影视·出版·版权·游戏电竞展,体验前沿的虚拟现实技术;到国际文化贸易展,看遍全球多元文化创意……

今年,文博会共设3个综合展和5个专业展,汇聚国内外高端文化产业资源,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一年一度的文博会,是世界观察中国文化产业的窗口,也是许多文化企业和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首展、首发、首秀”的舞台。

2023年,第十九届文博会连续4天举办20多场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包括首批“景德镇制”官方认证产品集中亮相、东方云智慧数字文物全链应用平台项目启动、达斯琪户外大尺寸全息设备全球首发等。

历届文博会上,各地政府展团都拿出“压箱底”的宝藏展品,从北国边疆到南海之滨,从非遗传承到国潮风起,生动呈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

今年,哈尔滨将缩小版的中央大街“搬”到了现场,展馆设计融入冰雪文化,通透明亮。展馆内,冰凌瓷、塞北鳞绣鱼皮画、木兰地毯等特色产品,深受观众青睐。

5月23日下午3点,一曲民族歌舞刚开嗓,观众便已把甘肃展区的舞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走进展区,108人的泥塑西北秧歌队栩栩如生,扩展现实XR演播带人梦回敦煌。

“敦煌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甘肃文化丰富多元,值得探索。”展区负责人马倩云表示,期待在文博会上展现甘肃风采,加强交流合作。

深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文博会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实效最强、影响最广的展会,是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十届文博会上,观众咨询文创台灯产品。人民网 刘森君摄

搭起大平台 拓展经贸合作新空间

文博会既是展示成果的窗口,更是经贸交易的平台。

今年文博会上,上海好励文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展厅人流如织,吸引了不少博物馆、景区和文化单位,以及国际参展商前来咨询。

作为文博会的“老朋友”,该公司去年不仅在现场基本卖完近20万元的产品,还收获了近4000万元的订单。“我们每届都来,会上谈成的项目后续落地情况也都非常好。”公司总经理缪仁好介绍。

成立之初,文博会就确立“市场运作”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产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

2006年,第二届文博会在名称上增加“交易”两个字,使展会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此,文博会博览与交易两翼齐飞,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

第二十届文博会上,特色展品琳琅满目,贸易合作“热气腾腾”。

“在哪里扫码买单?”“还有吗?我也想要!”会展中心化身“文化卖场”,各地特色的非遗手作、文创产品格外抢手。“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来看看。”湖南花垣十八洞村苗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展位负责人表示,开馆几小时,已经卖出不少产品。

不仅现场销售火热,文博会还积极搭台牵线,提前对接、配对、洽谈,举办一系列贸易洽谈、招商推介活动等,把展览资源变成“订单”。

2023年,第十九届文博会文化产业招商大会签约总额34.2亿元,签约规模再创新高。

今年,文博会将以企业为主,强化交易功能,包括做好文博会招商大会,举办100场新品发布会,邀请国内外9万名以上专业买家、观众线下洽谈订货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十届文博会上,海外观众观看书法展示。人民网 刘森君摄

做大朋友圈 系牢国际交流新纽带

“国际朋友圈”大扩容,是今年文博会的一大看点: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馆,参展国家和地区由去年的50个增加至60个,海外采购商人数由去年的2万名增加至3万名,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08个……

文博会,已经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不少参展企业“出海”势头强劲:华强方特集团旗下《熊出没》系列电影在70多国影院热映;华策影视海外发行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石Insta360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第一的品牌。

开幕首日,“国际文化贸易展”人潮汹涌。海外展商们忙碌不停,迎接八方宾朋。

罗马尼亚带来VR、AR系列新产品,展示传播当地文化遗产;老挝展区备好文创咖啡、手工制作、旅游漫画等产品。

英国展区,爱丁堡市多家创新企业携文创、影视等产品项目亮相。“这次来参展,企业都很期待在文博会找到更多合作机会。我也希望能帮助到想拓展业务的中国企业,实现互利共赢。”爱丁堡市市长罗伯特·阿尔德里奇表示。

法国薰衣草精油、捷克水晶、埃及雕铜、伊朗地毯……“文博会越来越‘国际范儿’了。”每年都来逛展、采购的深圳市民王女士感叹。

在文博会上“一展逛全球”,正是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文化互鉴的生动体现。

据介绍,今年文博会吸引了俄罗斯美术家协会、英国爱丁堡商会、日本熊本县工艺馆、西班牙贸易协会等多家国际品牌展览机构参展。其中,全球规模最大的出版行业展会——德国法兰克福书展首次携特色图书亮相文博会。

现代的、传统的、民族的、世界的……不同文化在文博会上交融互鉴,竞相绽放光彩。文博会已逐渐成为全球文化产业产品展示交流、国际采购、投资促进等合作汇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