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日到来,超市里抢占C位的水果一夜之间变成了具有视觉与味觉双重冲击力的榴莲。

与此同时,榴莲也冲上了社交网络的C位。“榴莲价格跳水”的词条频频冲上热搜。近日,“广西街头100元5个”“云南昆明部分地区单价跌破10元”等话题备受关注。

榴莲真的便宜了吗?

此前,一段广西南宁街头榴莲卖几十元一个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据央视财经报道,在广西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有不少载榴莲的三轮车,车上大多为巴掌榴莲,有按个卖的,也有称斤卖的,价格都很低。巴掌榴莲,就是巴掌大小的榴莲。在一家写着“48元/个猫山王”的摊位上,摊主从角落拿出几个小的巴掌榴莲,每个不到1公斤,成熟度未知。摊主坦言:“这就是拿来吸引人的。”摊位上真正主销的巴掌榴莲68元/个,约1.5公斤。

不过即便如此,榴莲的价格比起往年也是便宜了相当多。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批发市场榴莲每公斤平均价格近60元,具体来看,榴莲整体价格趋势稳中有降,5月上旬几次波动较为明显,5月13日,每公斤榴莲平均价格为50.79元,仍堪称奢侈果品。

榴莲勇闯热搜的背后,是消费者的热爱

近年来,中国榴莲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我国消费者对榴莲的需求量在逐年攀升。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3年间,除了在疫情刚发生的2020年我国榴莲年进口量微跌以外,其他年份的进口量在逐年上升。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2022年的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榴莲进口国和消费国,中国进口的榴莲占全球榴莲消费的82%。来自汇丰银行2023年公布的报告显示,得益于中国消费者对榴莲的喜爱,全球榴莲需求同比飙升400%,而中国占了全球榴莲需求的九成以上。2022年中国进口鲜榴莲82.5万吨,其中近95%来自泰国。2023年,中国进口142.6万吨鲜榴莲,增幅超七成。

把榴莲价格打下来,谁立了大功?

价格变化的背后,既有东南亚国家榴莲进入集中采摘上市期等因素,也与多国争抢中国市场有关。2022年以来,中国开始允许越南、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对华出口鲜榴莲,打破了泰国“独占”中国鲜榴莲市场的局面。目前,越南全国榴莲种植面积超过11万公顷,年产量达85万吨。泰国政府部门此前预测,由于果农不断扩大榴莲种植面积,全国2023至2024年度的榴莲产量将增加15.3%。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鲜榴莲82.5万吨,其中近95%来自泰国;2023年,中国进口142.6万吨鲜榴莲,增幅超七成,其中92.9万吨来自泰国,49.3万吨来自越南。

除此之外,进口农产品的政策倾斜和仓储物流的发展也助力良多。过去受限于运输、仓储等条件,产自东南亚国家的热带水果难以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如今,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持续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一批互联互通项目加紧建设,以及跨境冷链物流体系和电商平台快速发展,各项通关便利条件和措施不断出台,使得榴莲等热带水果进入中国市场更加高效便捷。

在中老铁路“快车”的助力下,东南亚国家对华出口生鲜产品的运输效率大幅提高。例如,泰国榴莲过去进入中国,海运需要约7天、公路运输需要约5天,如今只需3天。据泰国媒体报道,从泰国玛达普站开往中国广州的“榴莲班列”,已打破从泰国运输水果至中国所需时间的最快纪录。

国产榴莲会对价格形成冲击吗?

因近几年阳光玫瑰在国产替代的影响下价格大幅下降,于是不少消费者对国产榴莲寄予厚望。

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具备热带果蔬种植条件的海南就已经率先在保亭、陵水等地尝试榴莲引种。但成活率低,鲜有开花结果。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陆续有民间人士从泰国、越南等地引种,种植数量从5株逐渐增加至40余株,成活率也显著提升。

自2018年开始,引种榴莲进入规模化阶段。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介绍,三亚在五年前引进了榴莲品种,经过多年培育、驯化后的榴莲品种于2023年开始规模结果,1400亩的榴莲,产量可达3500斤/亩,每亩产值在10万元以上。

目前,海南榴莲的种植面积已接近4万亩,今年的产量较去年已提升两至三倍,达到200吨左右。但是,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年中国进口榴莲约142万吨,相比起来国产榴莲占比现在还比较小,目前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有限。

事实上,国产榴莲未来能对榴莲价格形成冲击的可能性也不高,把气候、温度、湿度等诸多方面问题都考虑进去,我国只有海南的部分区域和西双版纳的勐腊县比较合适终止榴莲。有业内人士测算过,整个海南北纬18度线往南,能种的地全种上榴莲,按照第八年盛果期100个果来算,那么一年的产量也还不到去年进口量142万吨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