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几里得望远镜的首批科学图像揭示了英仙座星系团中超过1.5万亿颗孤星,揭示了它们的起源和星系团的结构,这一发现由诺丁汉大学的天文学家主导,为我们了解这些天体流浪者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幅由欧几里德卫星拍摄的图像描绘了英仙座星系团沐浴在由孤星发出的柔和蓝光中的景象。这些"孤儿星"分散在整个星系团中,距离星系中心长达 200 万光年。在黑暗的广袤太空中,星团星系呈现出发光的椭圆形。图片来源:ESA/Euclid/Euclid Consortium/NASA, 图像处理:M. Montes(IAC)和 J.-C. Cuillandre(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uillandre(巴黎-萨克雷欧洲原子能委员会)

英仙座星系团距离地球约 2.4 亿光年,是宇宙中最庞大的结构之一,包含了数千个星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欧几里德卫星探测到了在星团星系之间漂移的微弱的幽灵般的光--孤儿恒星。恒星是在星系内自然形成的,因此在这些结构之外出现的"孤儿恒星"引发了有关恒星起源的有趣问题。

领导该项目小组的妮娜-哈奇教授说:"我们对能够看到如此远的星团外部区域并分辨出这种光线的微妙颜色感到惊讶。如果我们了解了星团内恒星的来源,这种光线就能帮助我们绘制暗物质地图。通过研究它们的颜色、光度和构型,我们发现它们来自小型星系"。

这些"孤儿"恒星的特点是色调偏蓝,呈簇状排列。根据这些独特的特征,参与研究的天文学家认为,这些恒星是从星系的外围撕裂下来的,也是从较小的星团星系(被称为矮星系)被完全破坏后撕裂下来的。

意想不到的轨道模式

孤儿恒星从它们的母星系中分离出来后,预计会围绕着星团中最大的星系运行。然而,这项研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些孤儿恒星反而围绕着星团中两个亮度最高的星系之间的一个点旋转。

参与这项研究的诺丁汉大学天文学家杰西-戈登-马克斯(Jesse Golden-Marx)博士评论说:"这一新奇的观测结果表明,大质量英仙座星系团最近可能与另一组星系发生了合并。最近的这次合并可能引发了引力干扰,导致质量最大的星系或孤星偏离了它们的预期轨道,从而造成了观测到的错位"。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德国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马蒂亚斯-克鲁格博士说:"这种漫射光比地球上最暗的夜空还要暗 10 万倍。但它散布在如此大的范围内,以至于当我们把它全部加起来时,它约占整个星团光度的20%"。

欧几里得的使命和能力

欧洲航天局的欧几里德任务于2023年7月1日发射,旨在探索暗宇宙的构成和演变。这架太空望远镜将通过观测长达 100 亿光年、横跨三分之一以上天空的数十亿个星系,绘制出一幅跨越时空的宇宙大尺度结构图。欧几里得将探索宇宙是如何膨胀的,结构是如何在宇宙历史中形成的,揭示更多关于引力的作用以及暗能量和暗物质的性质。

参与这项研究的加那利群岛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学家米雷娅-蒙特斯博士说:"这项工作之所以能够完成,全靠欧几里得的灵敏度和清晰度。欧几里德的革命性设计意味着它能拍摄出与哈勃太空望远镜相似清晰度的图像,但覆盖面积要大175倍。"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