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年前,黄朝宁开了一家宠物殡葬店。开店没多久,一位骑着自行车的老爷爷来到店里,将去世的小鹿犬从车筐里抱出来,请他为自己的宠物善终。

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边数钱边哭。几个月前,他的老伴去世,没过多久,狗也去世了。他们和儿女来往比较少,平日里都是这条小狗陪伴。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是通过放在宠物医院的宣传册才了解到了宠物殡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数据统计,过去十年间,中国大陆范围内在经营宠物殡葬业务的商家,已经从74家增加到了4093家。在北京、上海和杭州,宠物殡葬机构都超过了上百家。

然而,尽管宠物殡葬店的数量急剧上升,但相比宠物医疗、美容和食品用品,被称为宠物行业“终点”的宠物殡葬业仍然是小众而新兴的领域。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为4936亿元,但宠物殡葬的消费渗透率只有不足3%。

在快速崛起的宠物殡葬行业,人们对“宠物善终”的定义也正在升级,探寻宠物殡葬业中的故事,或许能让人们重新审视生死、爱与陪伴。

越来越高端的宠物殡葬机构

几乎所有的宠物殡葬店都会提供“一条龙”基础服务,包括上门接收、宠物遗体消毒和清洁、告别仪式、宠物遗体火化以及安葬,通常会按照宠物的体重计算价格,收费300-3000元不等。

这也是大多数宠物主人会选择的服务套餐。《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报告》显示,宠物主主要接受偏传统的“土葬”“火葬”两种方式,选择最多的是“遗体告别”,占比为60.4%,其次是“遗容整理”,占比为56.3%。

随着市面上越来越多的高端宠物殡葬机构的涌现,宠物殡葬涉及的个性化善终项目更加细致、复杂。

以黄朝宁创建的“灵魂艺术家”(Soul Artist)机构为例,在基础的宠物安乐善后服务之外,他们还可以根据宠物主的需求,提供1999/年的骨灰和牌位寄存、1999元的佛教/道教超度、3999元的寺院法事、3999元/4小时的闭店哀思等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严慧钰第一次经历了宠物的离去。为了好好告别,她在搜索引擎上找到了一家宠物殡葬机构。七年前,宠物殡葬还是一个极为小众的行业,严慧钰看着60多斤的古牧被工作人员粗暴地扔在三轮车,深深感到自己心爱的毛孩子并没有在这场告别仪式中得到应有的尊重。

带着这个遗憾,严慧钰和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在上海创办了彩虹爪印宠物善终机构,希望为离世的宠物们办一场体面、温馨的告别仪式。

彩虹爪印为宠物主提供的中档套餐价格为2000元。通常,高端宠物殡葬中心的宠物葬礼都非常有仪式感:宠物殡葬师会事先在告别台上摆好宠物的照片、生前爱吃的东西,然后小心翼翼地摘下一片片鲜花花瓣。这个过程中,破损的花瓣会被直接扔掉不予使用。商家还要准备“往生被”,用于裹住宠物的遗体搬运到火葬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一些高端宠物殡葬机构还会请人专门为宠物设计骨灰盅,一款定制的宠物骨灰盒堪比一件艺术品摆件,当然价格也要近千元。

在宠物殡葬店的牌位寄存区,商家会定期更换零食,并根据宠物主人的喜好摆放装饰牌位。在业内已经打下口碑的宠物殡葬店中,不乏从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外特意驱车前来的宠物主人。

葬礼善终服务之外,一些家长还会选择宠物纪念品制作,这通常是宠物善终服务里最为昂贵的部分。纪念画是最基本的,人均几千到上万元不等的毛发纪念项链、骨灰摆件、骨灰纪念项链、以及生命钻石(用宠物骨灰制作而成的人工培育钻石)才是重头戏。

黄朝宁提到,因为有的家里忌讳直接出现骨灰,所以有人选择把骨灰做成纪念品;还有人会选择制作皮毛标本,尽管很难1:1还原毛孩子生前的样子,但保留它们身前的一部分对于许多人而言仍然是一种巨大的安慰。

漫长的告别

越来越精致细化的宠物殡葬行业背后,是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宠物主人强烈的情感寄托。

严慧钰和黄朝宁家里都有好几只宠物,在工作中他们习惯用“毛孩子”“宝贝”或者它们的名字来称呼宠物,主人们则被统一称为“家长”。对于选择善终服务的人来说,这些动物并不仅仅是“宠物”或是“个人所有物”,更像是一位亲人、家庭成员或是密友。

黄朝宁遇见过在整个告别过程中一句话都没有说过的人,那是一位老太太,她的博美因为没有拴绳发生了交通事故,“我猜测她是因为极度自责,我们不管说什么她都只点头或者摇头”。还有人在告别仪式后仍然接受不了现实,黄朝宁遇见过在店里待得最久的一位顾客,从早上九点一直坐到晚上,直到家人来接才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情绪极度失控的主人,黄朝宁记得自己开店以后接收的第一单,是一只过马路时出事的吉娃娃,阿姨抱着小狗坐在马路牙子上痛哭,汗水和泪水把一头长发都打湿了。遗体修复完成后,她甚至跑到旁边的宠物医院里一直问医生,“你帮我看看我家狗是真的死了吗?”

偶尔,黄朝宁也会承接不住顾客的情绪波动。有一位宠物主人一直死死盯住清洁的全部流程,并且时不时质问他们“花这么多钱,怎么这点事都干不好”。在告别仪式开始前,她要求关闭店内所有摄影头,结束后还检查了所有店员的手机,不允许他们保留一张相关照片。

“我们当时觉得不太舒服,但也理解她可能就是失去了生活里重要的情感寄托,诸事不顺。”

除了常见的猫和狗,严慧钰和黄朝宁还接收过不少异宠:鱼、蜥蜴、乌龟、仓鼠、龙猫、鹦鹉、刺猬、花枝鼠等等。有一只鹦鹉的主人,难过到连照片都不敢翻开。

误解中的宠物殡葬业

在这个新兴行业里,学历与相关经历都不重要,要成为一名宠物善终师,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宠物的爱。

这同时也是一个辛苦的职业。许多大型宠物体重跟一名成年女性相似,进行遗体修复和清洁时常常需要好几个人一起才能搬动。宠物殡葬业基本都是24小时营业,尤其是在冬天,每天晚上他们都会接到电话。

在成为宠物善终师的两年里,黄朝宁为110多斤的大型拉布拉多做过去世后的清洁,由于肿瘤,它的身体长期被尿液浸泡,毛发又乱又脏又臭;他也在凌晨去接过一条被残忍杀害的狗狗,清理遗体时鲜血染红了店里的整个台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起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黄朝宁和严慧钰都提到,有时社会和大众对于宠物殡葬业的误解才让他们觉得更无奈。选择店址时,严慧钰看中过好几个不同的店面,但每次到了最后一步,房东觉得“殡葬”不吉利,都拒绝把店面租给他们。“后来遇到的这个房东自己也养宠物,所以比较能理解我们。”

最初的获客阶段,黄朝宁和员工常常主动到一些宠物友好商场分发传单。他记得同事有一次将传单给一位狗主人时,对方非常生气,认为他是在诅咒自己的狗,“然后就开始狂骂,后来我们就改变了方式,没有再去商场里面宣传过”。

黄朝宁也希望可以通过宠物殡葬传递出一种不沉重的生死观。“死亡并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也并不是一件让人恐惧的事情,这是任何生物都需要去面对的,有时候死亡甚至是一种解脱。”

图源视觉中国,版权归原作者

采访、撰文:Echo

编辑: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