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今日开幕,文博会既是政府主导的国际文化产业交易平台,也是市场吸引力法则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必然举措,每年的文博会上,都能看到最新的、最前沿的、最具科技感的文化产品展示,可以说文博会是文化产业发展与交易的风向标,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超级秀台,更是永不停步的文化+的持续演绎,它以超脱日常生活空间的前瞻性引领着人们的文化思潮、文化行动及文化生活与消费习惯,让文化新质生产力展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企业文化创新、文旅新模式、数字创意等等),呈现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初步模型。

本届文博会共有3596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194家。其中,2688家线下参展,908家线上参展。第十四次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第十次实现广东省21个地市全部参展。参展企业中,龙头文化企业占比达到70%以上,新评选的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全部参展,60%以上的文化产品和项目首次亮相文博会。本届文博会共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除主会场外,还在全市各区设立64个分会场,共开展各类活动500多项。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次达400多万,主要指标较上届均大幅度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本届文博会现场,每个馆都能看到科技赋能文化的参展企业,“文化+科技”的场景与产品也成为最吸引观众与顾客的亮点。以13号展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深圳产业组团为例,华为、腾讯、华强方特、点石数码、艾比森、班度科技、比亚迪、鹏城之翼、玄智科技、洛克特视效科技等30多家参展企业,无不强调强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动能与势能。

如华为以“极致体验,未来已来”为主题,在现场展示了华为面向文化产业的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MetaStudio数字内容生产线、XR文旅解决方案、鸿蒙智能座舱等技术成果,以技术创新加速媒体行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响应与服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华为云媒体服务,基于全球一张网和MetaS[1]tudio数字内容生产线,帮助客户高效构建实时交互的媒体数字世界,使能业务创新。其中,基于MetaStudio生产的数字人,高度拟真的形象,可走动、持物、动作编排,真人个性化声音,支持20+语言,可广泛应用于视频播报、直播、客服、IP形象代言等场景,使能业务创新。

随着技术的发展,LED显示屏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终端载体之一,在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升级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届展会,艾比森将基于“文化+科技”双结合理念,为现场观众带来充满创意性、互动性的文旅显示体验。本次文博会艾比森展出了公司最为领先的Micro LED产品HCM V2系列。为了让这款产品实现最佳显示效果,艾比森在最新的Micro LED工艺,即COB工艺上也做了很多创新和突破。此次参展,艾比森希望向海内外客户展示其领先的文旅显示解决方案,让观众近距离感受LED显示赋能文化叙事与表达数字化转型的新魅力,以“文化+科技”展示我国文化产业新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石数码则展示了其制作的深圳城市形象宣传片《敢为人先》视频及精心设计的道具“梦想之翼”。整个广东综合展区,重点展示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发展场景,分置两大板块。文化科技创新板块,设置“大模型产业应用厅”,精选8个大模型,展示广东以最新科技赋能提升新质生产力,催生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新成果,并以各应用大模型延展连接产业线新闻信息服务、数字创意、影视出版、先进文化制造、创意设计、文旅融合等产业板块,呈现未来文化科技细分领域新技术、新场景、新趋势。

在众多分会场,记者也感受到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深圳特色与优势。如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雅昌精心推出了两大数字艺术展,充分展示了雅昌通过数字赋能文旅行业的实力与决心。其中,“红楼梦数字展”以清代孙氏全本《红楼梦》为蓝本,采用传统展陈与数字艺术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文学世界。“雪域回响——西藏文化艺术数字展”则通过沉浸式体验区、数字交互体验区等多种形式,让观众亲身感受西藏壁画艺术的魅力与西藏文化艺术交流的历程。在数字化浪潮下,雅昌以“数与美”为主题,将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拓数字之界,传艺术之美,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盛宴。

从近年的几届文博会上,观众都能感受到科技与数字浪潮的席卷。各式各样的数字人不仅活跃在展览现场,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地介入到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客。文博会正是各科文化新业态的实验场。

20年来,文博会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打造文化产品与项目的高端展示和交易平台。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通过线上线下同步举办的形式,进一步优化展会结构、提升展览质量、创新服务机制、丰富展会内容,突出展示新型企业、新型业态和新型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贸易”“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的展会特色,突出展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提升各专业展馆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鼓励市场潜力巨大、创意能力强、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和产品参展。同时,不断完善展会的准入制度,吸引优质文化产业资源注入文博会,加大对“国字号”“示范基地”“出口品牌”等核心层龙头企业组展力度。

20年来,各种“文化+”新业态,通过文博会这一平台,开启了文化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有力激发了文化产业市场活力,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成为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助推器。而“文化+”模式也逐渐被全国很多省市学习借鉴,并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深圳为例,通过“文化+科技”的融合,产生了华强文化科技集团;通过“文化+旅游”的融合,产生了全球最大的主题公园群华侨城;通过“文化+金融”的融合,产生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在深圳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深圳也充分发挥高科技城市、金融中心城市和滨海旅游城市特色,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制造”“文化+贸易”等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通过融合发展、联动发展,不断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既扩大了文化产业的覆盖面、开掘了内涵深度,又增加了产业附加值与竞争力。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