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盐城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射阳发布”公众号推出“红色印记”专栏,带您寻访烈士的革命事迹,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今天推出《红色印记丨四烈村:传承红色基因 激发奋进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烈村位于新坍镇东南首,黄沙港北岸,南靠黄沙港河,北与本镇新生、新合相接,东与长荡镇津西村隔河相望,西接卢公祠居委会。村东南角横穿黄沙港与长荡镇三中村平分黄沙港旧址,原名北黄沙、小涝洼、沙中村,后以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四位烈士”命名。全村辖区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40亩,主要以稻麦两季为主,农户800余户,常住人口2300人,下设5个党小组,全村党员73人。

红色沿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烈士”光荣伟大,声威震敌人,英名垂青史,是他(她)们用生命碧血换来的今天的幸福,可歌可泣。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辉煌胜利,国民党反动派又挑起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夺取民主革命政权。

1947年初,新坍区境内的反动地主、恶霸、土匪、流氓等坏分子逃亡潜伏上冈,投靠蒋介石国民党顽军郝鹏举残部,拼凑“还乡团”还乡“反水”。

1947年农历五月初四夜,还乡团匪兵近百人窜至新生乡还乡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抓捕共产党干部、民兵、民主革命人士及其家属,烈军属共13人。在反扫荡战斗中,全乡党员干部、民兵及群众在乡党支部的指挥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英勇与敌奋战,还乡团被击败返逃上冈。在反扫荡中,声威震敌,丹心向民。乡民兵副中队长王文俊、妇救会长黄秀芳、通信联络站长王玉干、民兵分队长陈正亚,在反扫荡斗争中英勇抵抗,无所畏惧,宁死不屈,惨遭敌人杀害,英雄事迹威震大地,人人为之动容,英名永存。

1947年7月,中共新坍区委为颂扬四位烈士以身许国,为民捐躯的英雄事迹和英勇战斗的崇高精神,功德昭后人,传承继远,决定将新生乡沙中村以四位烈士命名为“四烈村”,以示纪念。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一直延用至今,已达77年历史,仍为“四烈村”。

烈士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文俊烈士,男,1912年生于黄沙(今卢公祠居委会)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新生乡民兵副中队长,对敌斗争英勇机智,革命立场坚定。抗日民主政权一建立,王文俊领导民兵进行抗日。1947年2月上冈还乡团扫荡,他配合主力部队打阻击战,消灭了敌人。同年5月4日(农历)夜,得知上冈还乡团来新生乡扫荡的情报,他火速集中民兵投入反扫荡斗争,为掩护乡党员干部和群众,不幸中弹牺牲,牺牲时年仅35岁。

黄秀芳烈士,女,1928年8月生于北黄沙(今四烈村)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新生乡妇救会长。1942年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时,15岁的她加入儿童团,协助民兵站岗放哨;17岁加入民兵,参加抗日活动,积极支前,做军鞋磨军粮,支持前方部队打仗;在动员参军运动中,动员哥哥和弟弟都光荣参军。1947年农历五月初四夜,投靠国民党驻上冈顽军的奸细顽乡长孙士康,抓捕党员干部,向干部家扑去,黄秀芳和丈夫杨学仁未来得及转移,被敌人围困在屋里,有十几个还乡团兵匪堵在房屋的门口窗前,企图逼黄秀芳夫妇投降,夫妇俩坚贞不屈。敌人无奈用芦苇放火烧门,在紧急关头,黄秀芳想到的不是自己存亡,而是掩护丈夫、民兵联防大队长杨学仁突围。为保存革命力量,她猛冲拉开门,扔出一条大板凳,在敌人惧怕的一刹那,杨学仁冲出门外脱离敌人重围,敌人子弹如雨点般向屋内射击,黄秀芳姐姐黄秀花中弹牺牲。黄秀芳被捕,遭到敌人严刑拷打,要她交代新生乡党员干部埋伏地点,公粮存在哪里,黄秀芳坚贞不屈,回答三个字“不知道”。任凭敌人对她威逼利诱,全身伤痕累累,血迹斑斑,决不吐出情报。天色渐亮,敌人怕遭到区队和民兵追击,于返逃上冈途中大洋桥处将黄秀芳杀害,牺牲时年仅19岁,无人不赞扬她就是刘胡兰英雄传人。

王玉干烈士,男,1903年生于北黄沙(今四烈村)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新坍乡通信联络站站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他积极参加革命,承担通信联络站工作,不怕艰苦,不分白昼,不畏狂风骤雨,准时准人送达,工作责任感很强。1947年农历五月初四上冈还乡团来新生乡扫荡,3个还乡团兵匪扑门而入,王玉干临危不惧,两手空拳和敌人展开生死搏斗,僵持半个小时之久,一斗三难胜,被敌人捆绑,拖出门外上路,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嘴破牙掉,鲜血满面,一直不屈服敌人,在途中和敌人展开不断斗争,两腿被敌人用枪托捣得不能站立,敌人狠下毒手,王玉干于新生乡、三港交界的老堆根被杀害,牺牲时年仅44岁。

陈正亚烈士,男,1924年生于北黄沙(今四烈村)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原沙中村民兵分队长。陈正亚出身贫苦,对敌斗争立场坚定,带领民兵站岗放哨,支前做后勤,搜集敌情积极负责。1947年春天,家族哥哥陈廷仿是个地主分子,逃亡上冈敌据点做还乡团骨干分子,多次带口信给他去上冈当还乡团匪兵,他严词拒绝,而且反过来劝陈廷仿回头是岸,争取政府宽大处理。1947年农历五月初五凌晨在村放哨,侦察敌情,不幸被陈廷仿发觉当面逼他投降到上冈可免死,可陈正亚斩钉截铁地说,“我和你划清界限,你是我们共产党的敌人,要我去上冈你妄想,只有你放下屠刀,回头是岸,争取政府宽大。”陈廷仿凶恶指使他的同伙,将陈正亚杀害,牺牲时年仅2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烈士群体命名的四烈村,是当地人民的骄傲,其烈士纪念碑、亭和墓也是当地极具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并依靠群众支持,对原有泥土路进行硬化改造提升,完成村内11 公里硬化路,修建45座桥梁,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让全村户户通自来水。

红色的四烈村向来重视文化发展,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为群众提供丰富精神食粮,农家书屋长期开放供看书读报,还有设施齐全的棋牌室。此外,通过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挖掘丰富革命史实和党史资源,并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宣传烈士生平事迹等。红色文化在此不只是历史,更是精神和动力,激励人们为美好生活而努力。

来 源:新坍镇 县委党史办

编 校:邱 旭

责 编:尹 鑫 黄 燕

审 核:刘友华 樊 颖

声 明:凡“射阳发布”原创稿件,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部分稿件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射阳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15-89290569 0515-82486228

点个「在看 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