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3月的一天,王泉媛刚干完农活回家,却发现家中来了客人。

她定睛一看,不由得心潮澎湃,来人竟然是开国元帅朱老总和夫人康克清。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如同放电影般,在王泉媛的脑海里闪过。

她紧紧握住康克清大姐的手,动情说道:“你们终于来了。”

得知王泉媛生活困难,朱老总特地找地委,让他们给她安排份工作。对此,地委的同志不理解,这老妇是何人,竟能惊动朱老总?

朱老总见众人一脸不情愿,再想到王泉媛的处境,当场拍桌: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三过草地的老红军,提什么要求都不过分。

王泉媛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又为何甘于做一名普通农村妇女?这中间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童养媳到红军女战士

1913年,王泉媛出生于江西吉安的一个贫穷家庭。11岁那年,她被父亲以两担谷子的价格,卖给了隔壁村王姓长工家做童养媳。

1930年春天的一天,王泉媛像往常一样去街上卖鸡蛋。

当时,万年台附近聚集着大批百姓,王泉媛以为在唱戏,就凑过去看热闹,谁知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改变了她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实景,仅用于文章叙述

台上是共产党在动员穷苦百姓参加革命。王泉媛永远都记得台上那个男人讲得话:“穷人要站起来,要跟着共产党,翻身当家做主人。”

台上的人讲得慷慨激昂,台下的人听得心潮澎湃,一颗革命的种子悄悄地埋在王泉媛的心底。

回家当晚,她就把脚上的裹脚布给扔了。

知道王泉媛想要参加革命的想法后,家里人都吓了一跳,婆家赶紧张罗着要给她和丈夫举行婚礼。

可是,革命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一纸婚姻怎能困住那颗追求自由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岁的王泉媛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参加了红军,还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党的妇女干部,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和群众工作经验。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王泉媛参加了长征,成为参加长征的30名女红军之一。

长征途中,女同志要比男同志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

特别是过草地的时候,一天要过五六次河,有的时候水都到胸口了,身上就没有干的时候。

来了月经,一没有东西垫,二没有裤子换,只能在污水里随便搓一搓,然后就穿着湿裤子跟着大部队长途跋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她们的革命斗志。

一路上,她们不仅要忙着照顾伤员,抬担架,搞后勤,做宣传工作,还要跟敌人战斗,她们提出了“不掉队、不带花、不当俘虏”的口号。

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王泉媛的乐观开朗鼓舞着战士们,也让当时任军委第一野战纵队政治部主任的王首道对她刮目相看,让她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

在蔡畅、李坚真和金维映等人的关怀下,王泉媛和王首道在小城遵义结婚。他们的结合,是众望所归,也是长征路上唯一被组织批准的婚姻。

可惜,幸福的时刻总是短暂的。他们结婚那天,正好是部队休整待命的最后一天。

这对新婚夫妇便各自归队,继续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的几年间,夫妻俩因忙于工作,只见过两次面。当部队翻越夹金山后,他们才再度重逢。

带着对爱妻浓浓的思念,王首道让通讯员给爱妻送信,叫她到自己住的木楼过夜。

第二天,王首道亲自将爱妻送到卫生部驻地,然后随毛主席带领的中央红军继续北上。

谁知,这一别,竟是漫长的半个世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陷马家军

1935年6月,王泉媛被派到红四方面军,任中共川西省委妇女部长。

同年8月,我军组建了西路军,王泉媛调到西路军,任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由于某些人的错误领导,西路军孤军深入,在河西走廊与臭名昭著的西北军阀马家军狭路相逢。

1937年3月,部队决定从梨园口向祁连山方向突围,但是留谁掩护呢?

这时,王泉媛挺身而出,带领500多名女战士剪掉长发,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激战8个多小时,为大部队突围赢得了机会。

主力部队安全了,可这群女战士却陷入绝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实景,仅用于文章叙述

马家军发现,跟他们打仗的竟然是一群女兵,于是就停止了开枪,高喊着抓活的,还说谁抓到了就分给谁做小老婆。

妇女独立团都是些平均年龄不超过20岁的小姑娘,在体能上处于绝对劣势。她们甚至五六个才能与一个匪兵对抗,尽管她们英勇无比,但仍未逃脱全军覆灭的命运。

最后,王泉媛带领李开芬等5名女战士退至祁连山腹地开展游击战,与敌人周旋了一个多月,最终被俘。

敌人把王泉媛关进监狱里,连续三天三夜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王泉媛多次昏死过去,浑身上下没一块儿好地,但是她却始终一言不发,没有向敌人透露一个字。

见王泉媛容貌清秀,师长马步青企图强占她,让她做自己的小老婆。王泉媛抵死不从,马步青恼羞成怒,把她赐给属下团长马进昌做小老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性刚烈的王泉媛怎么可能委身一个残暴的军阀头子?

她先后5次试图逃走,每次都被抓回去毒打。最后一次,她趁着上厕所的机会跳下城楼,结果摔昏在墙根下,又被抬了回去。

为防止她再次逃跑,马进昌派了12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寸步不离地看着她。

从此,王泉媛被困在马家大院里受尽煎熬,但是回到组织的信念始终没变。

王泉媛的赤诚之心感化了马进昌手下一位长官。3年之后,趁着部队换防,在那位长官的帮助下,女扮男装逃了出来。

她一口气跑了90多里,历经千难万险来到兰州,找到八路军办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却拒绝收留她,说是上级对归来的西路军有规定:1年归来收留,2年回来审查,3年归来不予接收。

不幸的是,王泉媛刚好过了3年之期。工作人员给了王泉媛5块银元,让她自己回家。

托着5块沉甸甸的银元,王泉媛忍不住泪如雨下。这个走过枪林弹雨、受尽酷刑都没有掉一滴眼泪的女团长,此刻却忍不住流下了委屈不甘的泪水。

政策就是政策,王泉媛知道再说下去也无济于事。

她擦干眼泪,沉痛地说:“你们执行组织的纪律,不收留我,我不怨你们。我只求你们替我向上级汇报,就说我王泉媛永远都是党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漫漫回家路

为了生计,王泉媛嫁给了一个名叫万铃的汽车司机,跟着他来到云南、贵州一带。

后来,王泉媛联系上了母亲,于1942年7月回到了老家江西吉安。

看着眼前的这个衣衫褴褛、全身溃烂的女叫花子,母亲不愿相信这就是她的女儿。

直到王泉媛准确地说出家里的详细信息,母女俩才抱头痛哭起来。

再后来,王泉媛听说万铃又结婚了,便嫁给了烈士后代刘高华。从此扎根农村,自食其力,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但是,王泉媛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党的人。她曾私下里打听过当地地下党的消息,可惜一无所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7月,吉安解放。王泉媛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跑了几十里路,到县城迎接自己的亲人。

看到红军的时候,王泉媛心潮澎湃、泪如雨下。她曾经也是这其中的一员呀!如今却只能在人群中仰望曾经的自己。

新中国成立后,她拿出当年与敌人斗争的热情来参与家乡建设,最终累进了医院。

后来,直到1962年,朱德委员长和康克清大姐回到了井冈山。在康大姐的过问下,她当选为政协委员,担任泰和县禾市乡敬老院院长。

这一年,她已经55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她却挑起了一个乡村敬老院的重担,全心全意为老人们工作,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母来照顾。

由于过草地时伤了身子,再加上遭受了敌人的酷刑,王泉媛一生没有生育,但是她却收养了6名孤儿,把他们全部培养成人。

1982年,王泉媛来到北京,请康大姐作证,要求恢复自己的党籍。

在那里,她见到了阔别半个世纪的丈夫王首道。

那个活在王泉媛记忆里风华正茂的青年,已经成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同时也是副国级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9年,王泉媛迎来了她的新生:江西省委做出批复,决定将王泉媛的党龄从1949年11月算起,工龄则从1930年4月算起。

这一天,王泉媛整整盼了半个世纪,从少年到古稀,盼得头发都白了。

看着这份薄薄的文件,王泉媛老泪纵横,她说:党啊,我亲爱的母亲,您没有忘记您的女儿!

1994年,王泉媛被全国妇联邀请重返河西走廊,参加长征胜利60周年记录片的拍摄。

站在这片曾将抛洒热血的土地上,她高举双枪,将对战友的思念射向天空。

2009年4月5日,96岁的王泉媛在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与世长辞,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在最后

有人用九个数字来形容王泉媛的一生:

一生坎坷,两袖清风,三过草地,四翻雪山,五次婚姻,六个孤儿,七次遇难,八陷暗算,九死一生,唯独没有十全十美。

她与千千万万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友一起,用生命谱写了一曲伟大的赞歌。

英雄归去,山河犹在。

让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在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上,砥砺前行,奋斗不息,走好新的长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看见人间百态#

参考资料:
学习强国平台:《我的红军岁月》
百度百科:王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