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代功勋,朱德不仅为人正直,教育子孙后代更是刚正不阿,在朱德去世之前,他曾经告诫自己的子孙后代一定要踏踏实实的做人。

其实不仅仅是朱德,任何一个长辈都是这么希望自己晚辈的,但是在朱德去世之后,他的妻子康克清每逢回忆起这件事情就会恼火。

所以在告知自己的子孙后代时,她也会格外的严厉,甚至当着孩子们说,他们出了问题并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在折腾他们去世的爷爷。毕竟朱德有言在先,如果孩子们不争气,做了违法的事情,他非但不允许自己的家人为孩子们求情,还要主动让康克清登报做声明,与他们断绝关系。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康克清这么生气?又是谁犯了错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克清与朱德的故事

其实康克清和朱德相爱的故事非常普通,只不过年龄差距这么大的爱情还是引发了很多人的好奇。

那是1929年3月,当时年仅18岁的康克清嫁给了已经43岁的朱德,在结婚那天喜气洋洋,张灯结彩,连毛主席都专门来庆祝他们的婚礼。

这天过后,两个人相濡以沫,一直到朱德去世。那么康克清是怎么能和朱德相识相爱的呢?这必须要提到康克清之前的故事,康克清出生在江西省万安县的一个小村庄。

虽然他们也算得上是渔米之乡,但是生活在那个时代依旧非常困苦。康克清的父亲康定辉是一个朴实的老农民,母亲叫黄年姑。

因为家里太过于贫穷,所以将家里的女孩儿寄养到别人家。毕竟那个时代非常流行童养媳,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吃饱穿暖,也可以分担家里面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克清就这样被送到了罗奇圭的家中,他家里条件不错,有一个儿子,但没有想到的是1915年他们的儿子患病去世,这时候康克清的身份就变得异常尴尬,她本来是作为童养媳存在的。

如今儿子去世了,他们也舍不得相处了好几年的康克清,于是将她收为亲生女儿,一直抚养长大。

最后夫妇俩也在再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康克清就成为他们唯一的孩子,因为家里条件不错,所以康桂秀当时接受了好的教育,也生活的相当富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本来想把康克清培养成大家闺秀,但是康克清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1925年,年仅14岁的康克清有一颗想要报国的心,虽然是女孩儿,但她仍然报名参加了农民运动,并且在革命活动当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随后她加入青年团。

只不过在那个年代,大部分都是男孩儿外出闹革命,为了不引起偏见,康克清故意将自己的女性化特征隐藏,她剪短了自己的长发,故意模仿男生大手大脚的为人处事方式,这才成功的混进了只有男性的革命队伍当中去。

没有想到他这么一混就混了几年的时间,也成功的让她了解到了更多革命真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边,朱德早已经投入革命多年并且结婚生下的孩子。朱德1886年出生于四川,不仅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武装起义,还曾经被派到苏联进行学习。

因为比康克清大25岁,所以他不仅经验丰富,在当时也是相当有名的一位大人物。康克清也从没想过居然有朝一日能和大名鼎鼎的朱德认识。

两人的缘分还要从1929年开始说起。

当时朱德的原配妻子伍若兰去世,朱德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当中。他茶不思饭不想,经常一个人待着回不过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他状态这么差,周围的亲戚朋友也相当担心他的身体状况。

当时的朱德已经43岁了,本来他以为能和妻子白头到老,但没有想到妻子却先他一步离开,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孩子们。

恰好有一天红军干部曾志邀请朱德去女兵队伍视察查现在的宣传工作。这就是朱德和康克清相识的第一面。

在人群当中,康克清很快引起朱德注意很大的原因在于她当时不同于其他的女生娇羞,反而表现的是大大方方的。

康克清长得个子比较高,为人积极。但是生活相当的节俭,所以在第一次见面时候朱德就记住了她脚上已经烂掉的草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克清无疑也是佩服朱德的。毕竟她早就听说了朱德军长的各种事迹,在第一次见到朱德本人后,康克清发现朱德果然如传说中那样身材高大,体格健壮,长得忠厚老实,而且没有距离感。

比起军长,他更像是一个憨厚老实的农民。

就这么一面,让同行的贺子珍注意到了两个人之间的缘分,她曾私下找过康克清询问她对朱德军长的看法。

原来贺子珍想将康克清介绍给朱德,帮助他度过难关,顺便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其实朱德也对康克清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在周围人的撮合下,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并且举办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婚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礼之后的两人生活的相当和谐,只不过从长征时期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康克清一直没有和朱德生孩子,朱德和前妻有孩子,但也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夫妻感情,康克清反而将这些孩子都当做自己亲生的。

在康克清的中老年时期,她是看着朱德的孙子一步一步长大成人的,他们之间也有属于他们特别的隔辈亲,在别人看来非常严厉的康克清面对着可爱的小孙子时总是忍不住换上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只不过在面对孙子错误时,康克清也毫不留情秉公办事,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孙子朱国华被判处死

1983年全国实行非常严厉的打击犯罪活动,使得当时全国的风气有了很明显的好转。其中有很多黑恶势力和不法分子均在这场活动当中接受了惩罚,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案件就是朱国华的案子。

当时的朱国华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来到天津铁路部门进行工作,而之所以他受到惩罚被大家所关注是因为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

因为他是十大元帅之首,朱德元帅的亲孙子。正因为这样特殊的身份,使得他在从小的生活过程当中就受到了很多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认为作为伟人的孙子应该在爷爷的影响下,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民服务。

但是他却在1983年的9月24日被天津高级法院判处了死刑,理由是他犯了流氓罪。

当时的朱国华只有25岁而已,而从小因为在爷爷身边长大,他就深得朱德总司令的喜爱,而且他可是朱的最小的孙子,他在别人眼中都是彬彬有礼,谦虚好学的。

但是他享受着这样特殊的待遇的同时,也做了很多有背于他身份的事情。

到了80年代初期,他的爷爷去世后,朱国华好像也没有了顾忌,当时上了大学的朱国华就犹如脱缰的野马,性格也产生了剧烈的变化。

尤其在周围的同学、老师知道他是朱德元帅的亲孙子之后,对他经常有特殊的照顾,允许他各种无理的需求,就算他不遵守校内纪律,不归校住宿,不上课也没有人敢指责他,只因他是朱德的孙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时候朱国华性格也变得越发放肆和张扬起来,毕业之后他分配到天津铁路部门。

在单位的领导得知他的身份证也对他多加关照,并不约束他日常的行为,导致他越发的放肆,甚至做出了出格的行为。

再加上他外形比较帅气,深受单位女孩子的习惯。所以当时他在男女关系方面也比较混乱,毕业几年的时间当中,朱国华先后换了多任女朋友,甚至还和自己的朋友用极其恶劣的手段进行了流氓犯罪活动。

当他回心转意想要和其中一个女孩儿步入婚姻的殿堂时,东窗事发直接被警察带走。

经过警方将近一年的搜证之后发现了朱国华犯罪的证据,最后将他被判处了死刑。

结果被宣布之后,很多人都在观望着朱德一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以为朱德的遗孀康克清会利用自己的身份去求情,去阻拦,但没有想到他们得到的却是康克清波澜不惊的反应。

康克清曾在一次家族团聚的餐桌上发表了对此事的看法,对其他的子孙后代进行了深刻的教育,康克清表示他们的行为举止不仅仅关乎个人,更影响他们的爷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曾经告诫过康克清,如果子孙后代当中有人不务正,甚至触犯了法律,你都要毫不犹豫的公开发表声明,立刻与他们断绝关系。

因此,朱国华的事情康克清不会去求情,也永远不会容忍,所以这件事情也要求朱德的其他后辈引以为戒,不能为所欲为,更要严于律己,身为朱德的后辈更应该加强自身约束,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对于康克清来说,她的亲孙子犯罪判了死刑她是何等的难过,但是她又知道法不容情,就算她再悲痛也是孙子咎由自取,也怪他们没有教育好。

所以康克清从未有过想要去替子孙后代求情的想法。这是后人能敬佩朱德以及康克清的最重要的原因。

中央政务门户网站2008年10月28日《康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