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在人大第四届会议上,当时经过周总理的提名,一名叫孙健的同志成功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在众多同事之中,孙健年纪最小,可以说在壮年时期就进入到了政治生涯的巅峰时期。

但是从现在来看,孙健的人生经历称得上是跌宕起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车间到中南海

刚开始工作的孙健是一名翻砂工,虽然革命工作不分贵贱,都是为国家做奉献。但是在众多岗位中,翻砂工可以说是最辛苦最劳累的活了。当时的孙健只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没有想到自己后来会成为副总理。

成为翻砂工的孙健,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开始,凭借着自己出色的业务能力和奉献精神,成为了生产组长、班长,再到车间主任。为了工作,他几乎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更不要说回家探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赶上时代热潮,孙健凭借着一篇发言稿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篇稿子的名字叫《朝着共产主义大目标,两步并做一步跑》,而后孙健的人生似乎也在映射着这篇稿子,开始了“两步并做一步跑”的路程。

在讲完这篇发言稿后,领导们看到了孙健身上的能力和智慧,于是任命他为当时天津机械局里负责抓生产的革委会副主任。

孙健的职位水涨船高,但是他的家里人却依旧维持着过去清贫普通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孙健的升职,单位派人到他家里去调查他的具体情况,调查的工作人员到了他的老家才知道。

虽然那个时候孙健的职位已经不低了,但是孙健家里的状况依旧很困难。长久以来,孙健一家都依靠着他的工资来生活。

孙健的妻子和孩子一直跟着孙健的父亲在老家生活,调查人员去的时候家里住着的还是原来土改时候分到的房子,与其他人有了钱升了职就回老家盖房子不同,孙健家里的房子可以说是破败不堪,漏风都不挡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那个时候孙健的父亲身体也不好,孙健长期在外,只能依靠妻子操持全家。孙健升职后也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给妻子接到身边,甚至也没顾上给妻子找份正经的工作。

于是孙健的妻子只能一边照顾家里,一边下地挣工分,一家人的生活其实很困难。

在看到这种情况后,连前来调查的工作人员都动容了,回到单位后连忙向领导汇报,跟领导说了这样一句话“再不解决就要给社会主义抹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孙健家里的情况才得到改善,他的家属不仅能够来到天津陪伴在他的身边,他的妻子也有了一份正常的工作,成为了一名工人。解决完家庭问题后,孙健没有了后顾之忧,工作起来也更加卖力。

随着不断的晋升,孙健从市委书记一路又走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即便身居高位,孙健依旧坚持着原来的作风。

当时周总理在给副总理们安排工作的时候,得知孙健比较年轻,于是对孙健说:“孙健最年轻,多到下面跑跑,花3年时间掌握情况,便于今后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始终不忘人生本色

听到周总理这句话,孙健工作起来更加认真,也是因为他当选副总理的时候太过年轻,所以他总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当时孙健为了更快掌握工作,在很短的时间里接连跑遍了全国很多地方。

再加上他负责的工作是全国的工业和交通,所以更需要他去了解更多的基层情况。后来孙健在回忆的时候表示“我必须老老实实干事,夹着尾巴做人。像什么钓鱼、打猎、游山玩水的事从不沾边。无论到哪儿从来不要警车开道,安排了也要撤掉,没有这个必要。我自知是小马拉大车,水平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段时间里,孙健不仅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还要时刻应对突变的局势和各种事件。

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文化活动相对比较贫乏,一些高级官员会私下去调来内部的电影来观看,身边的很多工作人员也因此沾上了光。

但是孙健是个老实人,对比一些同事,他没有什么根基也没有什么资源,只有自己的一腔热血,更不要说为周围的工作人员找到什么“福利”了。但是孙健也很会消遣,只不过他消遣的方式很特别,那就是种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孙健带着周围的工作人员一起种菜,在种菜的时候不断向他们科普一些农业知识,这也丰富了大家的生活,除此之外,孙健还特别警惕因为家属的原因遭到别人的非议。

有一次同为副总理的谷牧询问他,为什么没有没有将自己的家属接来。孙健以开玩笑的方式解释了这个问题,他表示:“你这当师傅的还不知道这样一条规矩吗?学徒期间是不许带家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孙健如此谨慎,但是后来还是从副总理的位置上离开了。

其实成为副总理之后,孙健时常因为自己的根基薄弱而感到忧虑,而且在成为副总理之后,他的失眠症变得更为严重了。但是再次成为普通工人之后,他的各种病症竟然都随之消失了。

后来经过特殊时期之后,孙健在副总理的位置上又干了几年,到了1978年的时候,他得到了通知让他停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健对这个结果接受得很快,其实这么多年来,他对自己的命运有一个心理预期。

从这个位置上下来之后,孙健反而更加轻松了,后来有朋友询问他怎么成为副总理的时候,他还开玩笑地说着对他来说也是个谜。

可能对比起来,孙健所谓的“政治智慧”还是不够,不能让他改变自己被停职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孙健却是相当明智的,在成为副总理的时候,他一直注重实干,所以他其实事后受到的影响也相当比较小,而且他在成为副总理的时候,也没有以权谋私,全家人还是过着跟之前差不多的时候,这反而保护了家人。

在他回到天津以后,家里人的生活没有因为他被停职而受到多少影响,一如往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回一线,继续奉献

对于孙健来说,能够再次成为工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他又重新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他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后,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节奏,仿佛自己就应该是生活在厂里一样。而且他惊奇的发现,自己再也不失眠了。

有的时候睡眠质量还出奇的好,当工友们在休息时间打牌说话的时候,声音再大,旁边睡着的孙健都不会惊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同事们的相处也变得相当融洽。刚开始的时候,工人们还在背后讲小话,不停讨论孙健原来当做副总理。

但是当他们发现孙健不仅能吃苦,而且没有架子,人缘还特别好之后,就再也不在意他原来的身份。

之前还有同事在背后讨论别看孙健之前是副总理,但是他却跟普通工人一样去工人的厕所,不去办公楼的厕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越干越踏实,后来在1987年还成为了厂级先进,当时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其实有很大的心理负担。

当时他担忧自己成为先进又上台领奖是不是太过张扬,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看到同事们的热情后,他还是劝说了自己,不管过去是什么身份,自己现在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既然是个普通老百姓还有什么心理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孙健上台之后发现,工友们不仅对他获奖十分支持,还为他鼓了好久的掌。这一刻,孙健才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心中的包袱都是多余的,这一刻他才真正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虽然孙健后来从机械厂又调到了其他岗位,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工人出身,时刻用过去的经历来提点自己。

但是因为长期劳累,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最终在1997年因为肺癌逝世了。

39岁的孙健走进了中南海,42岁的孙健回到了他牵挂的工厂,61岁的孙健走完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的一生真的是起起落落,但是又乐得其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在他逝世后,只有曾经作为他的“师傅”的谷牧给他发来了唁电和花圈,还有他之前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还是以私人的名义,但是这些关注也印证着孙健曾经工作过的痕迹。

正如前面所说,革命工作不分贵贱高低,对于孙健来说,一生经历的太多,所以当他能够回到基层重新成为一名工人的时候,他才会如此珍惜和放松。

因为他知道基层的工作是最累最辛苦的也最考验人的,他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的工业事业,成为扎根在一线的一颗螺丝钉,无私无畏,热情奉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