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看完《新生》大结局,只看到了一个恶男的洗白。

穷困潦倒的骗子,在偶然的窥视中,迷上了奢靡的生活,从此想方设法窃取财富,步步登天。

井柏然的新剧《新生》,原本是最诱人的“雷普利”故事。他或许工于心计、满嘴谎言、不择手段,但一个无限追求物质名利的人,背后一定也藏着摸不透的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

徘徊在明暗交界处的黑色故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成为了无数悬疑电影的灵魂香料,这被称为“雷普利”风味。

看这类犯罪剧,观众迷恋的并非黑白分明的谜底,而是试图以反派的视角,探究隐藏在罪恶背后的动机和缘由,进而反观内心。

《新生》算是近期最贴近“雷普利”影子的剧了。可惜看到后头,不断冒出的扁平恶女,以及最终为了救人强行牺牲自己性命的男主,都硬生生地把一部有味的悬疑片,化作了被女人逼疯的无辜男叙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

这部剧的剧本改编自热门的悬疑小说《费可的晚宴》,开局自然是有魅力的。

从第一集开始,井柏然饰演的费可出场时,5个“受害人”的陈述就勾勒出了他的立体性。在煤矿老板陈树发的眼中,他是盗用官二代身份、骗财骗婚、导致女儿自杀的凶手;在已婚女高层苏倩心中,他又摇身一变,成为魅力四射的高智商情人,为她专门定制花言巧语,勾引她盗窃公司千万财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

初恋为了留住他,不断借钱整容,还被他当作礼物送给金融圈大佬,名牌大学的舞蹈生沦落风尘。就连身居高位的金融界成功人士,似乎都难以抵挡费可的迷人陷阱,财产清空也无可奈何。

可事实上,费可只是个从底层走出来的穷小子,靠着精巧的手段与好看的皮囊逆天改命。

费可狡猾、聪明,擅长利用人心,对成功有着扭曲的欲望。这本是一部男版《安娜》,在里头谁都不干净,谁都有着心底残留的邪恶,如果扎扎实实地继续挖掘他的雷普利基因,很可能又将立住一个迷人的反派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费可不同的诈骗面孔。

可惜的是,编剧对于展现男主角的恶,似乎缺少了讽刺的勇气。

在最后一集,费可的罪,被完全颠覆了——怪爸爸出轨,怪继母的恶毒与虐待。解构一个人从善到恶的犯罪动机没有错,可戏里的情节实在古老又离谱得很。

继母可以坏,可坏人不意味着蠢。继母光明正大地对并非自己所生的孩子区别对待,“恶毒”两个字就像是她给自己贴在脸上的标签,看着多少有点工具人的性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

费可的经历太惨,于是编剧把他的人生悲剧心安理得地归咎于原生家庭,原以为的复杂人性剧,最后只剩一通乱洗。而且洗白的手法,还是一如既往地塑造拜金女、绿茶女、顶级恋爱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

剧本和小说的内核完全不同。在剧版中,初恋张萱的故事经历了一波反转,她不是被费可PUA的纯情女生,而是主动想攀附权贵资源的心机女。她绿了男朋友,还想借钱整容,让一开始想为她出气的观众,又转而为费可心疼。

但在原著里,反转前的故事才是真相。费可始终把张萱当作进入金融圈的垫脚石,完全无法共情对方的痛苦。她害怕被费可抛弃,用了不少手段,最后只能从大学退学。

剧版中的费可,失去了狡猾的基因,变成了纯情无辜的少年,观众看不到原著所投射的复杂与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

整部剧拆解人物的路子,依然是传统的。找不到新的落脚点,就把罪名重新放在女人身上,企图用女性的疯,来推动男人的无奈。这似乎是许多悬疑剧中,主创为了制造悬疑惯用的伎俩,是最偷懒的手法了。

近几年流行底色灰暗的、敢于倾诉自我欲望的女人。黑暗因子是迷人的,但它们常常模糊了“恶女”的概念。要展现恶女的魅力,不是把她们塑造得多么“恶”,而是要像塑造男性的复杂一样,展现她们在被环境挤压的过程中无奈转变时落下的眼泪。

但在《新生》中,只能看到女性的拜金,看不到“拜金”背后,舞蹈生只能用美貌获取生存空间的困境,以及促使她们陷入容貌疯狂的资本局。

反转的背后,与其说是编剧在塑造她们的复杂,不如说是在用她们的人性的灰暗面给男主角的堕落脱罪,最终制造的依然是戏中男主的纯真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

这种洗白的手法,本质上与要求女性自证的逻辑是相同的。

如今的社交平台,一旦碰上有关两性关系的议题,女性群体往往要承受一些刻板、有偏向性的指责。要是在一件事里,女性的错处更大,那么她的错便很容易成为被挑剔、发泄不顺的借口。而如果是男性的错误更大,女人则常被要求自身清白、道德无瑕。

如果说勾勒男主的恶,尚且有一条心酸成长史;那么女性在剧版中的人物弧度,几乎是直线条的、僵硬的。

煤矿千金陈佳佳的人设,太过脸谱化了。她单纯、天真,迷信浪漫和爱,是一个“高级恋爱脑”。富家女与穷小子的爱情演变,简直像在强行制造爱情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

令人迷惑的点无处不在。陈佳佳是一位有钱的成年女人,与父亲吵架、拒绝相亲后,她为什么不寻找好友的陪伴,又或是到酒店美美放松一晚,反而要委身到单身男司机的家中寄宿、玩暧昧?就算这位久居国外的学霸,不懂人心的叵测,那她至少有对安全的警惕,有上下属的界限感。

谈到费可的悲惨,剧中有一段戏讲到,他替考被举报出狱后,潦倒到只能吃别人吃剩的牛扒。井柏然演出了少年的落魄、不甘、怨恨、生动,他与女主角何珊曾经彼此相惜的少年时光,赚足了眼泪。可惜一路看到后头,原来这又是为了让男女主角占据道德高点所做的铺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

小说原名《费可的晚宴》,是指在小说的最后,患癌的富豪费可,用一场鸿门宴,揭开了人性的心怀鬼胎。

被他骗钱骗情的几人,费可都加倍奉还了价值不菲的财产。失去女儿的煤矿老板看到高达2亿的财产赠与,兴奋比遗憾更多;让丈夫为自己替罪入狱的苏倩,拒绝了费可为她救出丈夫的好意,打算拿着钱去体验美好人生。

他们都知道自己错了,可依然躲不开自私的欲念。这才是悬疑片最好看的地方。

对于费可来说,导致他走歪路的原因中,虚荣的影响更大。在原著中,压根没有爸爸出轨、后母恶毒的戏份。费可不是天才,也没有考上大学,只是自恃天资聪颖,却在第一次高考落榜时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费可的父母是农民,不能理解他对高等学府的执念,也无力供他复读。于是费可选择逃离了家乡,用谎言获得他想要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费可伪造学生卡。

剧版的何珊,就像个顶着圣经的机器人。她看不惯费可替考,于是选择了坦诚告发,哪怕费可是她的暧昧对象,也不见一点挣扎。她用超高的道德审判着剧中人的好坏,编剧不舍得展现她的瑕疵,带来的结果就是“爹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

原著中的何珊,是一个“与魔鬼交易灵魂”的大BOSS。她不是正义的化身,也不是倾心费可的好人,而是和费可一样,不甘于自己的出身平庸,但又想得到更多,为了名利可以不择手段的蛇蝎女人。

从大学时期开始,何珊就想当记者。她一直知道费可的骗子身份,但她从不揭发,甚至在暗处默许着一切恶行的发生。她制止过张萱想报警揭发费可的念头,劝过想逃婚的陈佳佳,放弃了对金融大佬揭露费可身份真相的机会。看见苏倩与费可约会时,她选择了默默擦肩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

她不关注善恶,只是好奇费可的骗子之路可以走到哪里,而她又是否可以借此机会挖到“大料”,一战成名?为此,她可以抛弃朋友,甚至能昧着良心向费可告发,收下他赠与的别墅。费可当然也了然于心。这两位的心理较量才算是好看。

小说中,这种黑色桥段,展现的既是人性的复杂,也有关于阶层的问题:穷孩子想向上爬有多难?人的野心可以畸变到什么程度?它无关男女,有关贪欲与人心的博弈。可惜剧版并没有拍出这些层次。而剧版的费可,也在一路的渣女、渣男故事衬托下,在最后落水救人的结局里,完成了一个恶男的洗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

前后矛盾的人设、皆大欢喜的结局,消解的是人性,也抹掉了现实意义。《新生》的成功,更像是完成了一个套着悬疑壳的穷小子逆袭故事,悬疑、爱情两不靠边,要想从它的结局里挖出一点雷普利的复杂风韵,还真有点难。

内容:丰白卡
编辑:Felicia
排版:杨盼盼
题图:《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