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宝宝的你是不是经常怕风怕冷,头痛乏力?气色差,容易出虚汗?
当气血不足时,再贵的大牌也掩盖不住身体的疲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产后气血不足的调理顺序,帮助宝妈们找回身体的平衡健康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产后气血不足的表现

气血是人体之根本。气和血相互依存,共同滋养着人体的脏腑器官,血盛则神清气爽、思维敏捷,反之则会精神恍惚、心悸不安。而女性怀孕生产会消耗大量的气血,事无巨细地照顾宝宝,更会加剧身体的损耗,出现气血不足。具体表现为:

恶露

长时间不干净。

脸色

苍白无光没有什么气色,肤色暗沉粗糙唇色发白。

头发

容易脱发、发丝也会枯燥分叉,甚至还有些发黄。

奶水

不够孩子的奶量,或者尽管量够但孩子体重增长缓慢,容易结奶块。

脾胃

湿气大、腹胀、腹痛、易拉肚子,手足浮肿。

睡眠

不易入睡、频繁醒来、夜间盗汗、多梦。

全身

手脚麻木冰凉,浑身乏力,易疲倦,遍身疼痛腰酸背痛,容易出虚汗,头晕气短,怕冷。

补气血的顺序

想要更好地养气血,需要从日常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内调+外养,循序渐进地滋养气血,才能为我们提供持续的健康保障。

"第1步-先化瘀"

气血不足的宝妈,很多是因为身上的寒气过多。女性体质本就偏阴寒,加之孕产期身体骨骼大开,若未注意及时添衣、合理膳食,身体很容易被寒气入侵。寒则凝,凝瘀,瘀则堵。当经络被堵住了,气血自然运行不畅。

✓生活建议

平时多吃点活血化瘀的食物,像桃仁、黑木耳、黑糖之类的,大家平时可以多做“拍八虚”,“早敲胆经,晚推肝经”来通中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2步-健脾胃"

气血不足的宝妈,往往伴随着脾虚。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们身体是从食物获得能量的,经过脾胃的运化转化成我们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生活建议

坚持吃早餐,上午9点到11点是脾经运化时间,长时间不吃早饭,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容易脾胃虚,建议多吃小米、山药、南瓜等食物。

睡前揉腹,平躺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点,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按揉肚子,帮助脾胃进行消化吸收和排泄。

"第3步-去湿气"

脾胃调理好了,就要排出身体内积聚的湿气了,湿气多的宝妈容易犯困、脸上出油多经常浑身无力,阻碍气血的运行。

✓生活建议

别吃太多水果和喝牛奶,大部分水果性寒,吃太多脾胃消化不了,容易滋生湿气,牛奶也一样,可以把水果蒸熟去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睡前用艾叶或者花椒煮水去泡脚,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和寒气,泡到额头微微出汗即可。

"第4步-补气血"

前3步做好后,这个时候再去补气血,吃进去的食物就很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生活建议

煮五红汤:将红豆、红皮花生、红枣、红糖、枸杞食材清洗干净,打成豆浆或者煮成粥喝,每周1-2次。
气血不仅需要补还需要通,在养气血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或进行科学的体质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