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讯(实习记者 王雨尧)5月2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解读《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规划》于2024年1月31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在编制过程中,着力做到‘四个坚持’,是陕西第一部‘多规合一’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陕西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陕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成果。”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天雄说。

深入基础 划定“三区三线”

《规划》深入分析规划基础,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全省资源环境特点,评估开发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厘准开发保护方向。以明确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整体思路。坚持五个基本原则,明确五个战略定位。

根据《规划》,到2035年,全省将达成农业空间特色现代、多彩多姿,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稳固,城镇空间魅力和谐、宜居宜业,文化空间特色鲜明、绚丽璀璨,基础设施安全顺畅、智慧共享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

《规划 》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提出构建“一群两屏三轴四区五带”的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强化空间分类管控方面。《规划》提出建设特色现代的农业空间,构建“四区三带多园多点”的农业空间格局。构筑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构建“两屏一带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打造魅力和谐的城镇空间,构建“一群一圈四极六城多镇”的城镇发展格局。保护底蕴深厚的文化空间,构建“一河一脉、三区四带、两核七片、多点多线”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总体格局,凸显陕西历史文化独特价值。

《规划》涵盖四大要素支撑体系: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实施自然资源利用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治理。建设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和科教资源优势,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规划》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的作用,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出“陕西特色” 规划“一张图”

据悉,《规划》是对陕西省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省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具有五个方面特点。

《规划》积极贯彻共建“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战略部署,充分衔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对接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规划》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坚持底线思维,明确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指标,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基础。

突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划定和落实秦岭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

落实建设文化强省要求,设置文化空间专章,彰显三秦厚重文化特色。《规划》健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强化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和系统活化利用,以空间规划彰显文化特色、增强文化自信。

提升治理效能和水平方面,此次规划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建立了全省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统一共享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系统。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