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悦 实习生 逄娜

如果说时隔4年《歌手2024》回归即火的场面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那么因为“直播+全开麦+零修音”的赛制模式,以及全网掀起的“乐坛保卫战”等话题热度如此空前,哪怕对于节目组来说,可能都些始料未及。从导演洪啸感慨邀约歌手遭遇的“婉拒”,到那英等身经百战的歌手们在现场表现出的紧张,以及与外国歌手同台竞技的压力,这场Live业务能力大考验,不仅给与了观众网友强烈的代入感,也唤起了人们对于长期习惯于“修音”“科技狠活”包装后的音乐环境的反思。《歌手2024》不仅呈现了国际化、多元化的舞台,也让音乐竞演回归初心,缩短了我们与真实的距离,赢得了观众的真诚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级直播”的超级魅力

在《歌手2024》的发布会上,洪啸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解释为什么网传的首发阵容很top,实际敲定的歌手排面缩水不止一个档,由此就出现了“婉拒”这么一个热爆话题。导演洪啸便直言,“因为直播要满足实力、胆量、歌手档期的三大要素,能来到舞台的歌手寥寥无几。”

时隔四年《歌手2024》回归,可能让各位歌手“婉拒”的原因之一就是“直播+全开麦+零修音”的赛制模式。在首发歌手名单出炉后,网友就调侃说,“看阵容就知道那英赢定了”。但这波话题很快随着首播而迎来反转,“超级直播”的模式,以及从唱功、舞台表现、松弛度等多维度考量,两位国外歌手的表现让国内歌手“压力山大”。节目当晚,“英子 全村的希望”等话题登上热搜,有网友调侃,“节目一下从《挑战那英季》变成了《那英历险记》,可以让韩红大魔王来救救场吗?英子太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播前,观众、网友的焦点往往在歌手阵容上,开播后,全新的赛制一下子拿捏住了观众的情绪价值,随之,各种话题引爆全网,第二期节目播后收视数据不仅断层领跑再创峰值,多项热榜指数刷新纪录,堪称“周五现象级之夜”。

一场直播竞演如此大规模地点燃观众的情绪,根源还在于“流量为王”的时代,不管是歌手还是观众,都已经习惯了用“科技与狠活”包装后的音乐。对很多歌手来说,不光录音室、综艺舞台修音已成平常,音乐节、演唱会等现场演出也大开垫音来混淆视听。习惯于用音乐“滤镜”包裹的歌手们,显然对于无修音直播而望而却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实现场背后的硬实力

《歌手2024》开播以来,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一个“真”字。全开麦、不修音,将“真唱”进行到底;实时直播,记录歌手们台前幕后的真实状态;启用世界最新的“沉浸式声音艺术”L-ISA音响系统,用国际顶尖设备还原演唱细节,将“沉迷”短视频的网友们重新带回“超长视频”的“春晚”节目中。回想上一档全程直播的音综节目,可能还要追溯到电视节目选秀时期。如今,《歌手2024》对“真”的回归反而成了节目新意,并成为实现脱颖而出的制胜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线下音乐节、演唱会上,歌手可以借助垫音或观众“替唱”偷点小懒,那么《歌手》便是一场全民、全方位的实力考验。每位嘉宾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歌手演唱紧张的话题更是频频登上热搜,还有每个歌手看别人精彩表现或自己刚唱主歌时的紧绷感,那种随时可能会出错的压力情绪,仿佛能实时打破大小屏传递给荧幕外的我们。而对于导演组而言,他们的操作也更是有了“孤注一掷”的准备,如此庞大的直播系统,就连一点小差错都不能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国产音综敢搞直播?除了为了节目效果和欣赏性,担心变成大型“翻车”现场之外,就是全国能具备软硬性条件搞音综直播的平台除了湖南卫视、芒果TV其实没有几家。当年“超女、快男”选秀时代,就是早前印证。在《歌手2024》里,我们看到了竞演舞台与歌手候场间反复切换顶尖的场面调度能力,我们看到了很多次何炅老师游刃有余地临时救场反应,这样的直播控盘能力实则是几十年电视制作经验才能达成的效果。同时,全新的直播手法也为音综直播打了样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跨文化传播的另一种可能

节目在带给我们视听盛宴之外,也让国内乐坛和观众们重新审视与真实的距离。歌手实力是可以包装的,演唱舞台是可以修音的,晚会直播是可以不开麦的,“假完美”越来越多,“真实”变得稀缺起来。《歌手2024》作为头部音综,为更多有实力的歌手搭建舞台,让更多高质量的音乐被大众听见,哪怕最终呈现可能会因为歌手状态起伏或设备限制而无法达到最完美的效果,但让观众感受到了live的魅力所在。把音综直接从修音时代向Live时代进化,是提高各个领域专业能力的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打造了一场“超级直播”之外节目还丰富了音乐的多元化、百花齐放。中外歌手的舞台竞争,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互鉴。歌手们用音乐架起沟通桥梁,让我们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碰撞与融合。让外国艺人在中国综艺上走红,从而吸引更多海外优秀艺人参与中国市场竞争,展现了一档综艺节目该有的国际视野与长线思维,《歌手2024》让我们看到了跨文化传播的另一种可能。在竞技与交流之中,我们也必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创作出更多好作品、培养出更多好声音。 正如节目组通过官微的回应一样,“在这里,音乐始终是交流的最大公约数。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

有人说为什么一档音综,能牵动社会大众的情绪?从舞美、选曲、音响配置再到每一句文案,每一位歌者的用心演绎,以及节目背后所传递的文化厚度,当你在《歌手2024》看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此极致与真挚时,大众怎会不被它的全情付出而震撼?《歌手2024》引起的全民聊音综的盛景,也是观众网友给与节目的真诚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