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这词现在很多人都应该非常熟悉了,常常用来形容在装备技术方面受到的限制,只不过现在更多的是用来反衬我们在装备技术上取得的飞速发展!但你可能不知道,在东大空军的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款老旧的苏联装备整整拿捏了我们几十年····

不是夸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拿捏:你不仅做不出,也买不到,连替代的都没有,就只能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自个空军战斗力这么死死的被限制住,这就是伊尔76运输机!

我一直认为,真正集苏联航空技术之精华与大成的并不是很多军迷津津乐道的苏27,而应该是伊尔76,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由伊留申设计局主刀,也是公认的未来三十年依然能活跃于世界舞台的苏联经典装备之一!

即使放在现在来说,除了货舱稍微有点局促之外,伊尔76的设计也堪称完美:我们最新锐的运20在本质上就是一架现代大改后的伊尔76,修改原始设计必须慎之又慎的理念算是深深扎根进各位航空专家的脑海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空军来说,这也算得上是最让他们又爱又恨的装备了:爱是因为这家伙太好用了,能带40吨货飞几千公里,这对之前习惯了运5运7运8那种小家子气的部队来说,妥妥的降维打击啊····

恨就更简单了,太难得了呗,90年代后期采购了十来架,慢慢用顺手之后正准备大规模采购上量了,合同都签好了,大毛毁约了:不卖了,要买就得加钱····

望着本来就因为被调走4架去做预警机而所剩无几的伊尔76机队,空军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欲哭无泪,急眼了,连独联体多年没飞了的二手伊尔76都要···

这才有了现在军迷圈盛行的,西飞仅凭一个运20就吃得脑满肠肥的说法:20家族中技术含量最低的运输机反而是最赚钱的买卖,无他,立志建立进攻型全球体系的东大空军太需要这种大型运输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