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所有人都在往成都挤。

据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数据,成都全年接待游客量2.8亿人次,平均下来,每天有约80万人次涌向这里。

如果遇到小长假,这个数据更是直接爆炸——比如今年五一,成都每天接待游客量接近300万人次

一个字:成都真的太挤了。

你以前掌握的那些旅游技巧,可能已经早就追不上现在的“钮祜禄·成都”。

想来成都,你得有过五关斩六将的硬实力。

第一关:抢车票

抢车票是对网速的极致考验,也是对人品的极致筛选。

在节假日抢到票的人,上扬的嘴角比AK47还难压:“你怎么知道我抢到了去成都的高铁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即便不是节假日,如果不提前抢票,也大概率沦为候票大军的一员。比如上周五下午重庆到成都的动车票,我提前两天去看,所有车次均无余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铺天盖地的抢票攻略会告诉你,抢票没有捷径,除了运气,还需要几十年单身练就的手速

所谓“加速包”,也并不意味着能真的“快人一步”。毕竟最大的变量,来自于临时有人退票或改签。

第二关:抢门票

即便你坐上了开往成都的列车,想要完成旅游景点打卡,也同样需要“抢”——抢门票

尤其是那些计划用3-5天时间玩遍成都热门景点的特种兵们,除非你运气爆棚,否则根本不可能。

相关统计显示,今年五一,就有超过32.3万游客抢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门票,只为看一眼顶流女明星花花。

而成都熊猫谷同样连续多日预约客满,为了抢票,很多人把闹钟调到深夜或者凌晨,甚至差点用上筋膜枪,然而依旧没什么卵用。

三星堆同样是抢票“重灾区”,为了恰进去,这位湖南网友4月28日就开始抢票,但系统依然无情地将之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关:抢饭票

今年五一,成都荣获“全国异地游客堂食订单量TOP1”“夜间玩乐订单量TOP1”(数据来源于美团)两顶桂冠。

获奖的氛围是欢快的,线下的排队是认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某火锅店排队现场,明知要排队,但游客们却依然痴痴等候,简直比对待初恋还认真。

@不甜:我下午13点就早早取号,上面写着顺延三桌,结果迟到五分钟过号,顺延50桌,苦苦排大队两小时。

第四关:抢“床票”

订酒店,房也要靠抢,尤其是你钟意的酒店更需要提前抢。

朋友,你听说过成都每天都有各种会吗,比如什么糖酒会、世园会、二次元大聚会……有的会,甚至成都人自己都没听说。

这些开会的人会挤占你的房间,霸占你的床,惩罚每一个不做攻略、不提前抢房的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关:抢“茶票”

别以为你只打算成都周末两日游,轻轻松松来一次Citywalk,就可以掉以轻心。

朋友,你错了,成都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当你兴冲冲地恰进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可能会惊恐地发现,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而你就像是四十岁的刘玄德,上无片瓦盖顶下无立锥之地,只能“下次请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有网友在社交网络上苦苦哀求:

这周末准备去成都,可以给外地人让个位置吗?

他不知道,成都人早就应让尽让了。风很大的打卡地,成都人都会绕道走。

尽管如此,依然没什么卵用。

以最近一次小长假数据为证:

青城山-都江堰、宽窄巷子、武侯祠博物馆、洛带古镇、街子古镇等旅游景区,分别接待游客181.61万人次、73.4万人次、45万人次、41.9万人次、36.2万人次。三星堆博物馆,五天假期门票都是秒光,央视播报其热度排名居全国文博场馆第5位。

这些是外地人看到的成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图片均为各大景区的节假日实拍

图片来源于@yellow@顾大山@XiaoNian110119

@云烟成雨@安琪看世界@Yummy雅米美好生活)

在成都,根本没有什么“错峰旅游”,随时都是高峰。

但依然有无数人向往这里,他们中的很多人,开始逐渐学会了成都人闲闲散散生活的心态。

网友@微微锤几天前第二次来成都,不再是两年前那种特种兵之旅,却意外收获满满。

两天时间,微微锤吃了路边摊火锅、5元一碗的蛋炒饭、酒店楼下的苍蝇馆子,逛了成都潮人爱逛的cosmo和“成斯卡纳”麓镇。

逃离了各种“必逛”“必吃”“必打卡”的地方后,成都向她慷慨地展示了自己最松弛的一面。

“这里仿佛有一种拯救每一个因旅行规划不够完满的J人的魅力,不按照既定剧本前来,有紧张,有犹豫,有幸运,有变化,或许才是来成都旅行的最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