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5月23日下午,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开工,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投产,投产后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产量将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1吉瓦时=1000兆瓦时)。

据介绍,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也是特斯拉入华十年来,继上海超级工厂之后,在中国的又一大型投资项目。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临港实现“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本次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洽谈到签约仅用时1个月,再次刷新了“临港速度”。

公开信息显示,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总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4.5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4月9日,电动车生产商特斯拉在上海宣布加码投资,将在沪新建储能超级工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具备年产超过95万辆纯电动车的能力,是特斯拉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中心。临港新片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排上海第一,总量排上海第二,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与“发动机”。

朱晓彤亮相,曾主导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

据上海证券报,在活动现场,特斯拉还与临港集团完成了中国首批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的签约,标志着特斯拉储能在华业务正式开始新篇章,未来也将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低碳城市战略和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表示,临港新片区携手特斯拉一路走来,共同见证彼此成长。本次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洽谈到签约仅用时1个月,再次刷新了“临港速度”,期待特斯拉超级工厂发挥行业标杆作用,让临港成为更多世界级企业的聚集地,助力临港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和绿色低碳示范区。

特斯拉公司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朱晓彤表示,特斯拉致力于用颠覆性技术解决出行和能源领域的根本性问题,形成电动车、储能产品、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领域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创新技术综合体。特斯拉的储能业务正作为其多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领先的技术和创新的产品引领着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开工,无疑将进一步巩固特斯拉在储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推动全球绿色能源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据证券时报e公司5月8日消息,多家媒体报道称,特斯拉计划将朱晓彤从美国得州总部调回中国。朱晓彤于2023年4月升任特斯拉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驻美国得州奥斯汀,负责监督特斯拉的全球生产、销售、交付、服务以及公司工厂。他此前常驻中国,负责特斯拉的亚太业务。特斯拉近日宣布,由于电动汽车销售放缓,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以上。

朱晓彤曾主导了特斯拉在华超级充电站的布局以及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战略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聚焦生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

目前,特斯拉储能产品包括Powerwall、Powerpack和Megapack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则主要生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供给全球市场,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10吉瓦时(GWh)。“虽然数字惊人,但对比当前整个中国市场储能格局,还是相对较小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称。

具体来说,Megapack是特斯拉推出的一款面向大型工商业的储能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是一个电池,而是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的储能系统。每个Megapack单元能够存储超过3兆瓦时(MWh)的电能,足以满足3600户家庭一个小时的用电需求,且可以独立放置在户外,无须复杂的气候控制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此外,Megapack将电池、温控系统和电力转换设备集成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简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简化了安装和操作流程,同时降低了系统成本。同时,特斯拉的管理软件能够实时监控Megapack的状态,并通过智能算法优化充放电策略,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储能项目反哺汽车业务

特斯拉在去年3月份发布Master Plan 3(总体规划)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就表示:“特斯拉的总体规划是围绕可持续能源经济建立的。”而在2024年一季报里,特斯拉用了这样一句话来阐述整个生态体系——“More Than Just Vehicles”。

综合来看,特斯拉布局储能,是为了构建一个集新能源汽车、太阳能产品、储能设备于一体的综合性可持续能源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旨在通过无缝整合可再生能源的生成、存储和使用,推动全球向零碳排放迈进。

此次上海储能工厂将主要生产超大型储能电池(Megapack)。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Megapack不仅可以加强特斯拉在能源存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为其电动汽车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上海储能工厂的Megapack项目将有助于提升特斯拉在储能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提升,储能技术在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储能超级工厂将大幅提高储能产品的生产速度和规模,满足市场对储能产品的需求。”江瀚表示。

截至当地时间5月22日收盘,特斯拉报180.11美元,跌幅3.48%,市值5744.06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董天意 实习记者 刘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