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战机的名字只要提起,每一次都会引发热议,因为这款轰炸机的问世,中国空军将会迎来崭新的战力全盛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期待轰20正式问世,是国人一直都在翘首以盼的心愿,现在很多网络上的信息都在讨论,认为轰20很可能采用了全新的技术,使用射流飞控,这个消息曝光后,再次让轰20成为争论的话题,有军迷认为这次轰20的超音速续航能力肯定是稳了。

西方因为我国的轰20战略轰炸机迟迟不现身,编造出很多谣言来攻击和诋毁,甚至抹黑我国的研发水平,说出很多贬低的言论。

随着很多军迷讨论的观点逐渐展开,射流飞控应用在轰20上的观点开始曝光,如果这个技术真的在轰20上呈现一定的支持,会为轰20带来强大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射流控制技术并不是我国原创的,它是英国的一个MAGMA研究机构在几年公开提出的一个世纪理念。

我国虽然没有宣扬过,但是显然投入这项技术研发绝不会一蹴而就,也是积累一段时间才能完成阶段性进展。

射流飞控是什么技术?这是我国近年来在专注研发的一种航空新型技术,是我国西北某地已经进行成功测飞的无尾飞翼的技术呈现,不用常规的襟翼,副翼等布局,就能实现启动控制翼面实现自如转换的飞行姿态,这个技术说出来让很多网友感到新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无动翼布局的射流技术,外观更加科幻,同时速度更快,实现飞行器的高超音速巡航能力更为突出,也就是说在测试中,把可动翼面都用系统锁定,不需要这些翼面来辅助飞行,实现射流控制飞行姿态的方式,这是一种和以往的常规飞行姿态不同的技术。

也是一种全新的控制系统,射流系统装机后,能够为飞行器实现更为整体的控制表现,实现更为高速的巡航能力,在整体的射流控制下,机身对于升力和气流中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效和精准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翼对于飞行器在空中变换飞行机位时的控制有不同的控制作用,但是如果使用锁定状态,把可动机翼都不使用,能够避免因为可动翼面在高速飞行时,缝隙的气动和机构出现一些细微变化,从而影响气动整体的平整,避免形成不必要的阻力,同时也是降低隐身能力的隐患。

使用射流飞控,就是在最大限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可动翼面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都降到最低,实现飞行效率的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实现这个技术,需要攻克和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而且有的科学家观点表示,这个设计也涉及物理学的悖论边缘,突破这个研发瓶颈,是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追求的,但是真正实现应用的国家,并不多。

射流控制,是通过流体力学原理,解决高速飞行中遇到的气流变化问题,同时用这个力学原理在飞行过程中,改变气流向着需要的方向流动,不用可动翼面的配合就能实现这个目的,这是高效隐身的一个有力保障,追求实现高隐身的状态下,同时无尾飞翼对于射流控制的支持效率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轰20如果想要实现在高隐身效果下的快速巡航飞行,就需要解决这个射流飞控技术支持的难题,因为又快又隐身,就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相悖的技术呈现,速度越快噪声很可能越大,同时带来的气流阻力也越大,这种情况下还要追求高度隐身,需要更好的技术支持,轰20之所以迟迟不露面,猜得出来,在解决核心战力和巡航能力方面,会有惊人的表现,也是后发优势打造的领先实力。

相信我国的轰20之所以选择默默完成后期的测试和建造,不急于向外界公开,是因为在隐身技术呈现,高速巡航等方面,都在逐渐完善和打造更加精湛的技术体现,此外在携带战力系统方面,也会有着非常显著的表现,外界猜测轰20的载弹量不少于45吨,这甚至比美国的幽灵轰炸机装载的弹药还要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轰20很可能采用了这个最为先进的射流飞控构造,实现了最为先进的飞行控制,能够在高超音速状态下实现稳定巡航,这个突破将会为轰20带来更为迅猛的空中表现,也将会为轰20处于隐身状态下的快速突袭和攻击,为这架重达200吨,续航里程达到8500公里以上的大型轰炸机,提供更为静音和更为精准的航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