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张医生和朋友们聊一种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很多朋友都曾受到这种问题的困扰。所谓的消化不良指的是胃和十二指肠的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气,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及早饱,打嗝,恶心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化不良分为两种,如果存在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则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常见的病因有消化道溃疡,胃肠道肿瘤,胰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不良反应等。其余的,无法用疾病原因解释的,则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朋友们别看张医生有点胖,但是,也经常被消化不良的问题所困扰。您要问我是什么原因?无非是生活和工作压力太大导致的。

消化不良看上去似乎是个小问题,但是,如果不多加注意,任其发展,一样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大影响。他就如同您鞋里的一颗沙子,时时刻刻折磨着您,如果不及时解决,终有一天,会让您不堪重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咱们说过,涉及消化不良的疾病有很多,今天我们只聊一下慢性胰腺炎导致的消化不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患有慢性胰腺炎的病人在不断增加。它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胰腺实质进行性纤维化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胰腺会慢慢萎缩,而且,内部会出现多发的钙化,导管的形态也会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其功能发生障碍。临床上的表现主要为糖尿病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慢性胰腺炎的病人大多有消化不良,这类消化不良属于器质性的,主要症状就是腹胀、腹痛和脂肪泄,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及相关并发症。诊断和治疗主要围绕着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展开。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需要朋友们注意,少部分朋友虽然胰腺外分泌功能良好,也会出现明显的消化不良症状。其实,医学上有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它们往往处在灰色的地带,真正高明的医生即使在灰色地带,依然会游刃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这类朋友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慢性胰腺炎进展,胰腺的消化功能会持续下降,患病的朋友会逐渐出现典型脂肪腹泻的症状。在咱们中国,约1/5的特发性慢性胰腺炎病人,在发病后会出现脂肪泻,与之相比,酒精性胰腺炎出现脂肪泻的时间则更早,发生率更高。

聊到这里,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消化不良为何会出现脂肪性腹泻呢?这是由于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下降,导致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脂肪会直接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引发脂肪腹泻。

患病的朋友每日大便次数可由数次到10余次,粪便会表现为色浅、量多、不成形,带油花且有腥臭味,值得注意的是,脂肪泻、胀气、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的有无及严重程度,不一定与慢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匹配。患病朋友可能会通过控制饮食,减少高脂食物及易胀气食物的摄入,服用药物等办法,来改善自身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咱们聊完了,下面来重点说一下解决办法。这类朋友的治疗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首当其冲就是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这有助于改善胰腺外分泌功能,通过体外震波碎石,内镜治疗,外科手术等手段,清除胰管内的结石,改善胰腺引流,保护胰腺功能。同时,患病的朋友要戒烟戒酒,健康饮食,合理运动,避免胰腺炎的进展。

除此之外,胰酶替代治疗也是这类病人的一线治疗方式,其通过进食时,外源性补充胰酶来帮助消化吸收食物,可改善慢性胰腺炎朋友的消化不良症状,促进脂肪吸收,提升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替代治疗尽可能贴近于健康生理下的胰酶分泌,正常情况下,胰液从准备进食到进食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均有分泌,会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当食物的色香味刺激头部和口咽部的感受器时,即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液分泌消化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食物进入胃和肠道后,各种激素相继释放,进而持续刺激胰液分泌。因此,外源性补充胰酶的时候。一定要模仿胰腺的分泌,否则会影响它的疗效。之前有过一种研究,研究对象是在伴有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慢性胰腺炎病人。

比较的是餐前、随餐、餐后服用胰酶的疗效。结果表明,虽然三种服用时间均有助于脂肪消化,但在相同用量下,随餐服用是最佳选择,可以增加7.5%的脂肪消化能力。

而且,胰酶的摄入剂量也要因人而异,应从低剂量开始,根据自身饮食习惯,消化不良相关症状,营养状况等进行调节,长期规律的服用药物。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朋友会反映,他的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这可能与以下4点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饮食习惯不佳:例如暴饮暴食,进食过多的高脂食物。建议这类朋友,三餐规律,清淡饮食,尽量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用法不当:这会导致药物起效甚微。比较常见的有不随餐服用,药片或胶囊嚼碎服用等。对于这类朋友,应调至餐中服用,如果需要服用多粒,需要将其均匀分配在进餐时间内服用。

3、药物储存不当或开封太久,导致变质,朋友们在使用这类药物的时候,需注意胰酶的储存温度,开封后尽快服用。

4、胰酶服用剂量不足,指南给我们的建议是,对于这类朋友,可增加每餐胰酶剂量至二倍,甚至三倍,目前尚无胰酶服用最大剂量的相关要求。也就是说,上不封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上述4种情况都没有,消化不良症状仍然不缓解,我们还可以加用一点抑酸的药物,比如质子泵抑制剂,通过调节十二指肠的pH值,高效发挥胰酶的功效。除了上述治疗之外,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调整,也是慢性胰腺炎病人消化不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同时,慢性胰腺炎病人一经诊断,就应该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重慢性胰腺炎,胰腺钙化增加和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同时,吸烟本身也是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也有的朋友会问,这类病人到底应该吃点什么,但对慢性胰腺炎病人,目前尚无推荐的饮食模式。张医生的建议是,遵循正常均衡饮食即可,若无严重的脂肪泻症状,无需刻意减少脂肪摄入。此外,规律进餐时间,避免过多食用刺激胃肠道的食物,比如辣椒、咖啡,也不要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也要减少薯类及豆制品等产气的食物。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患病朋友出现了营养状态不佳,可以少吃多餐,增加高蛋白食物摄入,必要时口服营养制剂或进行肠内肠外营养,对于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的病人,可以通过增加膳食摄入,也可通过口服或注射剂进行补充。

在作品的前半部分,咱们曾经提到过,有一部分病人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是正常的,对于这类朋友,替代治疗可能无法明显改善症状,这时候可以服用其他针对性的药物,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胃酸过多和消化不良相关,但研究发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可以选用少量的抑酸药物和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来改善症状。

部分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能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对于这类朋友,根除性治疗可能会改善症状。此外,神经心理因素也会影响消化功能,张医生就属于这种类型。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做心理咨询,都能使部分朋友受益。但是,像张医生这样了解其中套路的人,可能心理咨询的效果会差一些,没办法,只能吃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吧,慢性胰腺炎病人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常出现腹胀、腹痛、脂肪泻、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甚至引起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大多数慢性胰腺炎病人为器质性消化不良,通过临床表现营养状况评估和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可以明确诊断,但少部分合并了功能性消化不良,无法发现明显的外分泌功能受损,为临床诊断带来了许多困难。

对于外分泌功能受损和器质性消化不良诊断明确的病人,替代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此外治疗慢性胰腺炎,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服用其他对症药物也有助于改善病人的消化不良症状和营养状况。

今天的内容就先聊到这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观点,欢迎您在讨论区留言,张医生会根据您的留言规划以后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打造一个干净、有担当,不断进步的健康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