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冰粉、水果这类冷饮尤其受欢迎,水果捞店都会比较贵,夏季也是出游高峰期,冷饮备受青睐主要是在年轻群体,游客居多,近日有游客爆料,在景区买到了水果冰粉刺客引发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名游客爆料,事发2024年5月16日到江苏省昆山市周庄古镇旅游,在景区买了两份冰粉,花费150元,女子心甘情愿买的,为什么质疑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当事人视频讲述,开始没有注意看,标注是19.9元多少刻,粗心大意误以为是斤,结果做好了一称重179元,不要吧人家加工好了,最后讨价还价之后150元成交,买下还是感觉被宰了,两个盒子里面就是哈密瓜跟西瓜、等于是把水果给你切一下添加一点冰块、牛奶、葡萄、翻啦10倍价钱卖给你,你要是花150元卖哈密瓜、西瓜吃到你撑,游客视频一经曝光,两份冰粉卖150元的情况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对当地旅游口碑影响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昆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核实,该店冰粉、水果统一明码标价为19.5元/250克,计量器具在检定有效期内并符合要求。消费者一行于5月16日17时许在该店自行选购2桶冰粉(桶的容量为1500毫升)合计150元,另加1杯烟雨乌龙奶茶29元,共计179元,优惠后实际支付15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明码标价两份冰粉卖150元就是合理吗?当地应该结合消费水平正常冰粉冷饮店大众价格来定价,而不是明码标价就成为欺客宰客的挡箭牌,当地市场监管应该出台冰粉价格定位价格标注,如果一份冰粉卖150元只要我价格上标了也合理,下次一份卖一千块钱,明码标价也是合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大家举四个例子:

1、景区里面东西我们一般都知道任何东西比市场价高几倍,一碗油泼面市面上正常价10元至20元卖上30元一碗就有人喊贵啦,而景区就不一样,只要我明码标价,卖50元一碗也没有问题,这个事情发生在海南某景区。

2、游客在武汉雪花酥按克卖,5块卖680元,也是按克卖,误导消费者,最后店铺遭遇顶格处罚,谈起景区物价就是心寒。

3、一瓶矿泉水外面买1块钱景区可以卖3块到5块,只要挂上景区就意味着贵物质吗?如果你说像什么泰山,华山一些用人工背上山东西成本较大,卖的贵可以理解,但是一些景区大平路没有任何人工成本,物品全是交通运输,价格同样比外面市场贵几倍,这个难道市场监管不应该规范一下吗,毕竟大家都要旅游,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花钱要合理,一分价钱一分货。

4、2023年山西太原水果捞卖给两位学生太贵,想放弃购买,店铺辱骂游客遭遇网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一位朋友,之前讲述他环球旅行经历,在国外有好几次旅行,他说刚开始出国旅行那会,还是爬山,在习惯性思维里,景区物价比较高,他就提前买好了水、干粮,水果,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结果爬山他发现这外国景区跟咱国内景区不一样,他说尽管山上人家物价跟外面市场差不多,贵也稍微贵一点,根本不像咱国内景区就是天价,最后他说后悔准备啦那么多食物,还累得精疲力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再回到冰粉事情,首先周庄这个景区商家卖19.9元250克,看着一个数字很大,其实就是一种文字游戏,这个事情商家应该是提前告诉消费者,如果没有告知,就涉嫌一种误导消费,按克卖的只有黄金没听说过水果,饮料按照克卖,这不是什么名贵水果,就是有些简单水果加工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对这个事情有何看法?你认为冰粉按照克卖合理吗?你在旅游时候遇到那些天价东西,出门旅游消费陷阱多,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发生欺客宰客一定要勇敢曝光出来,不要碍于面子吃哑巴亏,欢迎留言讨论,关注我,每天分享不同的旅行世界。 #两份水果冰粉售价150元#

备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