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一顿火锅》墙倒众人推全过程,真的好惨一部电影!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已经下映半个多月了,退出票房之争后,围绕着这部电影的舆论风暴也终于慢慢开始消散。

倘若我在半个月前为这部电影说好话,那肯定会被打成“水军”、“收钱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事到如今,电影已经上线,我也终于可以说一句公道话:这部电影真的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甚至是一部还算不错的商业片,它的崩塌更多是因为“破窗效应”,是墙倒众人推的结果。

01、《火锅》是一部亮点频出的悬疑喜剧!

我还记得影片在正式上映前进行过点映,当时的首波口碑出炉,是以好评居多的,很多观众都提到了电影“笑点密、反转多、有惊喜”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看了这些评价后,让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影片上映后的第一时间我就买票去看了,个人的感受和看点映的那批观众的评价是高度一致的,这部电影确实把“喜剧+悬疑”结合得很不错,是近年来比较能给人惊喜的一部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电影里的那些暗喻和伏笔。

比如杨幂的黑蜘蛛耳坠预示着她会像雌性黑蜘蛛最后吃掉公蜘蛛一样对情人付主任进行反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电影开头七万不小心摔了一个玻璃杯,其实也不是无用的情节,他通过这个玻璃杯发现了幺鸡对付主任家特别的熟悉,从而推断出了前一天在付主任家吃火锅的女人正是幺鸡。

屡次闯进后台的川剧演员一开始让人以为只是为了加强喜剧效果,但是最后真实身份揭晓,才发现原来时迁、关公、包拯这些扮相和说的词都另有深意,让人忍不住为导演的巧思拍手叫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只是细节,影片的反转也是一大亮点。

幺鸡、七万、发财等人一开始的身份是劫匪,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的真实身份也逐渐浮出水面,每一个人的身份都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正是因为这样的身份才让故事逻辑变得完善和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细节和反转让我认可了这部电影,作为一个资深影迷,我自认对电影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所以我原本以为这样的质量,不说大爆特爆,但是小火一把是没有问题的。

但万万没想到,电影上映后事情的走向却朝着我意料之外的方向发展了。

02、各种被攻击的主演和导演,让《火锅》无法翻身

撬动电影根基的第一把力,来源于网上的负评。

电影上映前夕,由杨幂主演的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开播,因为是杨幂的转型之作,所以很多人都在盯着她的表现,而且要求比以往更加严格,眼光也更为挑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就是,杨幂在剧中的每一个表情、动作甚至是发型、衣服都要被有心人拿出来审判。

在说风就是雨的互联网,很快就掀起了一场审判杨幂演技的风潮,不管看没看过这部剧,大家都要出来讽刺两句好显得自己见解独到。

这股批判之风也延续到了电影上,很多人开始以杨幂为由给电影打低分,同时还借舆论之势捂住了正常发声的观众的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刚上映时,只要说一句电影还可以,就会被打成水军、粉丝、没品的标签,这也让很多普通观众不敢发声。

而后便是对电影全方位的否定,明明是一部首尾呼应,渐入佳境,越到后面越精彩的电影,但是在有心人口中就成了一部连开头都看不下去的烂片,直接劝退了很多观众,让电影精彩的中后半段无人问津。

但其实开头缓慢的节奏都是为了铺垫,是为了电影后面的反转发力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里,这种前期节奏慢,后期封神的作品并不少,《庆余年》《甄嬛传》都曾被诟病前面几集的内容不够吸引人,后面有多爆不用说了吧。《火锅》可惜就可惜在,因为负面舆论太多,阻绝了很多观众看到后面的机会。

最可怕的是,对电影的攻击最后还上升到了演员和幕后团队。除了杨幂被审判外,电影的导演也成了被审判的对象。

导演每一次采访的言论都被刻意地扭曲放大,导演说什么都是错,做什么都是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演的处境正是《一顿火锅》整部电影的缩影,这部电影打从首波口碑出炉后就一直处在被防爆的状态,而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抹黑它,把它喷得一无是处。

03、下映上网自证清白 观众还《火锅》好口碑!

最后,电影为了证明自己,选择了从院线撤下,改网络上映,这样就降低了观影门槛,可以让一些真心对电影感兴趣又因为负面言论犹豫观望的观众更方便地看到电影真实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证明,当没有那些黑水军刻意引导,电影的真实口碑真的还不错。有网友就感慨,网上的评价果然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信。

目睹了电影上映、撤档、网播的全过程,我只想说:《一顿火锅》真的是好惨一部电影,也给自己敲响了一个警钟,在人云亦云的互联网时代,还是要有格物致知、实事求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