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优化支付服务。

今年以来,一系列便利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不断畅通外籍人员来华渠道、便利外籍人员在华工作生活。一起来看——

关于签证

放宽来华外籍人员申办口岸签证条件

对急需来华从事商贸合作、访问交流、投资创业、探望亲属以及处理私人事务等非外交、公务活动的外籍人员,来不及在境外办妥签证的,可凭邀请函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向口岸签证机关申办口岸签证后入境

外籍人员在北京首都机场等枢纽空港口岸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查验手续

在9个国际机场推行24小时直接过境旅客免办边检手续。对于持24小时内国际联程机票,经上述任一机场过境前往第三国或地区的出入境旅客,可免办边检手续,直接免签过境。

在华外籍人员可就近办理签证延期换发补发

短期来华从事商贸合作、访问交流、投资创业、探望亲属、观光旅游以及处理私人事务等非外交、公务活动的外籍人员,有正当合理事由需继续在华停留的,可就近就便向停留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签证延期换发补发

在华外籍人员需多次出入境可申办再入境签证

在华外籍人员因正当合理事由需多次出入境的,可凭邀请函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换发多次入境有效签证

简化在华外籍人员签证证件申办材料

外籍人员申办签证证件时,对于通过信息共享可查询到本人住宿登记记录、企业营业执照等信息的,可免予查验相关纸质证明材料;在华外籍人员办理亲属短期探亲团聚类签证的,可以邀请人亲属关系声明代替亲属关系证明

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签证入境有效期放宽至2年

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其随行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签证入境有效期放宽至2年

免签政策

●中方决定延长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12个国家免签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根据相关协定,持有效的格鲁吉亚普通护照或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免办签证。

●2024年2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正式生效,双方持普通护照人员可免签入境对方国家停留不超过30日。入境对方国家从事工作、新闻报道等须事先批准的活动以及拟在对方国家停留超过30日的,须在入境对方国家前办妥相应签证。

●中国与泰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该协定自2024年3月1日起生效。

●自2024年5月15日起,乘坐邮轮并经由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可从13个城市的邮轮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旅游团须随同一邮轮前往下一港,直至本次邮轮出境,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15天,活动范围为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北京市。

阶段性减免来华签证费

中国驻外使领馆自2023年12月1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按收费标准的75%收取来华签证费。

关于工作和生活

在华工作生活有指引、支付有指南

●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汇编了《外国商务人士在华工作生活指引》(2024年版),分为注意事项、日常生活服务、在华停居留服务、在华工作相关服务四部分,涵盖办理住宿、通信卡、银行卡、居留许可证、工作许可证、社会保险、开通移动支付、乘坐交通工具、缴纳个人所得税等事项,供外国商务人士在华工作生活参考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了《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介绍了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5种支付服务的获取方式和使用流程。

优化外国人在华工作和居留许可管理

●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办理流程,采取“一口受理、并联审批”的方式,形成更加快捷高效的审批机制。加强部门协同,为引进的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停居留、永久居留提供便利。

●为在华任职已连续两次办理一年以上工作类居留许可的外籍人员,以及在知名企业、科研机构任职工作的外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可为其办理5年以内的居留许可,符合相关条件的可批准在华永久居留

●准许在华任职工作的外籍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在所属的企事业单位跨区域调整工作岗位,或者在国内高校攻读学位、接受继续教育,免予重新办理居留许可手续

更好满足外籍来华人员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

●银行、支付机构要按照重点商户名录,加快推进境外银行卡受理设备软硬件改造,统筹考虑推动非接触式支付发展。

●坚持现金兜底定位,督促经营主体依法依规保障现金支付。持续开展ATM银行卡受理改造,支持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使用境内外银行卡支取人民币现金

●指导外籍来华人员入境较集中的机场、港口等口岸地区和入住较多的酒店等增设外币兑换机构和设施,增加可兑换的外币币种,加强外币兑换服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

●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要加强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持续完善移动支付服务,优化业务流程,丰富产品功能,扩大受理范围,充分考虑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需求,做好适老化、国际化等服务安排,提升移动支付各环节的友好度和便利性。

●鼓励银行优化账户服务,在银行网点建立“绿色通道”,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银行账户服务体验

向外籍人员开放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经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研究决定,向在境内合法工作和居留的外籍人员开放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境内考生实行统一的考试制度。符合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外籍人员,按照就近方便原则报名。该政策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延续实施外籍个人有关津补贴个人所得税政策

外籍个人符合居民个人条件的,可以选择享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也可以选择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住房补贴、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津补贴免税优惠政策,但不得同时享受。外籍个人一经选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该政策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