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之上,一直都存在着这样一个疑问:即为何是毛主席,最终领导全党全军获得了民主革命胜利,而非其他人?

难道党内其他人都没有对革命产生独到的想法?难道其他人不想作为领导者完成最终胜利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是历史最终选择了毛主席,选择了最为正确的中国革命领袖!

其他领导人们究竟是怎样看待中国革命的?为何偏偏是毛主席能够最终领导全国人民走向胜利呢?

点个关注,一起走进中国革命的历程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右倾保守,工农结合

为何是毛主席带领人民走向胜利?不是没人尝试过,只是历史最终做出了选择!

在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毛主席并非中央的核心领导。在毛主席上任党内最高领袖之前,我党也涌现了一大批领导干部,针对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少尝试。

他们都试图带领中国走向革命的胜利,可最终都归于失败,成就了未来的毛主席!

中国共产党,始建于1921年7月。在早期党组织和马列主义思想导师们的引导下,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代表,召开了我党历史上的首次全国代表会议。就此,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来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大会议之上,党组织确立了未来的革命目标,同时也选举出了以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为代表的中央局。作为中央局的书记,陈独秀这位早期的马列思想传播者、革命导师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党的第一位正式领袖。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首任领袖,陈独秀这位成长于大变局之下的知识分子,深深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浅薄。因此,在中国革命发展问题上,陈独秀始终主张效法西方国家。

在其未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其革命思想主张学习法美。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其便转而推崇学习俄国革命经验,极度推崇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毫无疑问,俄国十月革命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可以说,正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才有了世界各地先后出现的马列主义思想潮流,才催生了当地共产党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对俄国革命路线的推崇,是无法避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独秀

虽然没有出席一大会议,但陈独秀在会后很快便提出我党党员的首要任务是信仰马克思主义,随后发动工人组织,通过工人武装暴动的方式,来推翻中国的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专权。

但陈独秀显然没有考虑到中俄两国国情之不同!

俄国在工人阶级革命之前,乃是二流帝国主义,国内的工业发展基础远不是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比。

且俄国地广人稀,因为工业化缘故,大量的人口都聚集于城市地区。只要工人阶级暴动成功,占据了城市,那便能够轻易获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可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城市人口占总比重比例稀少,根本无法形成决定性影响。反动势力们即便丢失了重要城镇,也不会造成严重损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工人阶级本身力量便不足以支持我党完成民主革命,无论是其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对比还是其数量,都毫无疑问的彰显了这一点。

因此,单纯发动工人阶级的力量,显然在中国是走不通的。这也是党组织早期工人运动,虽然在某些如上海一般的城市小有成效,却始终无法形成大气候的原因。

虽然,毛主席与彭湃等人,在革命早期也提出了发展农民运动的理念,并开始付诸行动。但在陈独秀领导的中央眼里,这样的行为仍旧并非正途。大革命过程中,我党手中武装力量除却在国民革命军中的官兵外,最重要的仍是工人武装纠察队。

在老蒋公然发起发动政变之时,陈独秀这位领导人再次犯了右倾错误,主动将手中武装交了出去。此次错误的决定,最终导致了早期党组织,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遭到国民党右派的单方面屠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瞿秋白

作为我党组织的上级,共产国际也十分不满陈独秀的错误,因此主持改组中国共产党,陈就此离开了中央最高领导岗位。

在共产国际的干涉之下,我党早期重要成员瞿秋白临时主持中央工作。瞿秋白同志作为亲历者,认识到了国民革命的本质,乃是异常土地革命战争。他认识到了要实现中国革命,必须要通过发动我国无产阶级,并领导广大农民,通过工农联盟的方式,来实现最终的革命目标。实际上,瞿秋白此时便已经意识到,马列斗争思想虽然可贵,但也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的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

瞿秋白思想认识充分,为何最终未能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激进冒险,教条刻板

为何是毛主席带领人民走向胜利?不是没人尝试过,只是历史最终做出了选择!

瞿秋白作为陈独秀这位“右倾分子”的继任者,对中国革命问题上的右倾思想认识得相当到位,因此,瞿的思想主张都更为“左倾”,更贴近中国革命现实。但彼时的中国共产党,仍旧只是共产国际的一个分部,组织内部深受共产国际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瞿秋白虽有先进独到之处,仍不免为共产国际的“城市革命理论”所累。他虽然强调了农村、农民的重要性,但我党的工作重心仍旧是放在工人和城市领域。此外,他看到民族资产阶级,其软弱性和两面性,但却没有意识到这同样是可以团结起来的革命力量。

但总体而言,瞿秋白的革命主张,相较于陈独秀更为激进,也更为贴近中国实情。虽然其中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但从总体而言,已经是相当优秀了。

可惜的是,因为被调往莫斯科任职,瞿秋白只在短时间内掌控了我党最高领导权。其前往莫斯科后,国内的组织最高权力,实际上便在李立三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立三

作为我党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着,李立三毫无疑问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是坚定站在城市和工人一方的。加之彼时的共产国际内部,也对国际革命形势出现误判,开始大肆吹嘘资产阶级危机到来,无产阶级革命即将迎来爆发时刻。

李立三因此开始在中国大肆鼓吹革命高潮论调,开始大批量的出版发行相关激进文章。在斯大林于国内展开“反右倾”斗争的同时,李立三也开始在中国大搞激进主义,对任何规劝之声打上“右倾”标签。例如早期领导人之一的蔡和森,便因为反对李立三贸然发动工人进攻大城市,遭到撤销职务处理。

在我党力量明显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李立三竟然提出了推翻国民党,建立苏维埃的斗争路线。随后李立三便致力于推动联合工人阶级暴动和农村武装斗争,向中国的各大城市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罔顾事实的“冒险主义”,显然不可能取得成功。

因为李立三的冒进,党组织力量再次遭到严重损失。共产国际方面抓住此机会,对李立三。瞿秋白等人展开了打压。在苏联人的支持下,王明顺利接过中央领导人的职位,成为了中央的第三人领导。因为王本人在俄语方面的过人能力,因此其上任之后不久,也前往莫斯科任职,将国内领导权交给了博古。

王明作为共产国际一手扶持起来的中央领导,其在理论研究上确实有些水平。但多年对理论的研究,却使得王明、博古等人对书本产生了一种迷信。在王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之中的言论便是真理,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变动更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实际问题的执行过程中,王明更是将马列主义理论原理和共产国际方面的指示,作为我党的圣旨。在革命问题上,他根本不考虑我党、我国的现状,只是生搬硬套书本理论和共产国际指令。

这样极为教条的革命路线,显然是不可能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自王明、博古掌权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便陷入停滞,甚至很快进入到衰落之中。

尤其是在中央机关转移至苏区之后,红军这一重要的军事力量便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在王明、博古等人的指挥下,全国各地的苏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中央苏区更是直接丢失,10万红军被迫转移,最终抵达遵义已经不满3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一时间来到至暗时刻,同时也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毛主席为何是领导人最独特的一位?他是怎样带领党和人民走向最终胜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选择,人民归心

为何是毛主席带领人民走向胜利?不是没人尝试过,只是历史最终做出了选择!

1935年1月15日,我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一次决定红军和党组织生死存亡的重要会议。在周恩来,张闻天等人的鼎力支持下,会议最终确立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虽然彼时的毛主席还未正式获得领导地位,但作为最高指挥的周恩来实际上是听从毛主席指示的。主席实际上,已经获得了中央的最高领导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后,红军四渡赤水,千里跃进川西高原。面对野心勃勃的张国焘,毛主席应对得当,最终率军会师陕北,建立了一块可靠的根据地。8年全面抗战,4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从衰弱中逐渐走向强盛,最终以横扫之势夺得了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为何毛主席上台后,我党便有如此之气象?他与此前的领导人们究竟有怎样的不同呢?

首先一点,毛主席与此前多位中央领导人不同的便是其求是性,也就是实事求是。毛主席虽然在中国共产党的早起发展过程中,始终未能占据主导。但主席很早便觉醒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对待革命问题上更是如此。

在早年民主人士纷纷出国留学,学习先进马列主义,以图救国革命之时。毛主席却选择留在国内,真正深入了解国内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使得毛主席深刻意识到中国革命与俄国之不同。在往后的革命时光里,毛主席针对我国革命现状,最终才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念。

在革命过程中,毛主席也时刻不忘结合我国的革命现状,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在抵达陕北后,我党选择联合国民党,共同抵御日寇,实际上是不被党内一部分战士接受的。他们无法理解为何在此前相互厮杀的敌人,竟然一下子成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

但毛主席却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国情,如果全民族不合力投入到抗战之中,那我党的民主革命大业便也只是为日寇徒做嫁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毛主席相较于此前的领导人们最大的不同,便是其人民性。在党组织的七大会议之中,毛主席强调:“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从不将革命的功劳归功于自己或是党组织的某一人,而是将强调功劳都是人民所创造的。

他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人民的作用,能够合理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动人民投入到民主革命战争之中。同时,他也终生都在为中国人民所战斗。他参与革命的初衷,是为了人民;在革命中奋勇战斗,一家数口亲人牺牲,也是为了人民;建立新中国,推动工业发展,更是为了人民。

除此之外,毛主席本身个人所具有的独到能力,也是其最终能够率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原因之一。毛主席无论是在思想理论、军事指挥、政治手腕、知识文化、个人修养、文艺能力等等方面,都是领先时代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单方面的能力,放到同一时代已经是难得的人才。但主席偏偏却能将如此多的才华集于一身,这如何不造就出一个世所罕见的领袖。正是主席本身的出色才能,才帮助他在各个阶段做出了最有利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各项决定,带领我们走向了最终的胜利。

“乱世英豪,力挽天倾”,毛主席的成功是历史的最终选择,也是最佳选择,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