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25日,周总理决定亲身深入险境,乘车从延安出发前往南京,与蒋介石商议国共两党合作事宜。

这天早饭过后,毛主席与周总理握手作别,之后一直站在土窑洞的坡地上,目送周总理一行渐渐远去。不料,周总理的车队刚行至劳山,山脊上骤然响起了爆豆般的枪声。有人埋伏在此,要刺杀周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收到周总理遇刺的消息,大为震惊,究竟是谁这么大胆敢刺杀周总理?他最后又是怎样逃生的呢?

1936年,西安事件爆发,蒋介石打消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做法,转而开始与我党共同合作,周总理为了红军的未来,不顾自身的危险多次的进出重庆,正是因为他的付出,导致国共之间的关系缓和不少。

1937年,周总理收到毛主席的命令,准备从延安前往西安,再转到南京,与蒋介石商议红军改编的相关事宜。

为了周总理等人的人身安全,中央特意安排了一个加强排进行护送。

原定的计划是分作三辆军用卡车进行护送,可是到了出发的日子,周总理手头的政务没有忙完,又怕迟则生变,便决定让加强排提早动身,让其中的两辆随行卡车先行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日,周总理将手头的政务处理完,坐上了最后一辆卡车出行,而身边的警卫员也只剩下了十五六人。

为了能够处理突发事件,这些随行人员都是部队中的精英,为了能更快到达,司机选择了较劲的山路。

此举倒不是对周总理的安危不在乎,而是在当时的情况,国共合作已经步入正轨,从延安到西安这段路线基本都是安全的,所以大家都认为这次出行无所顾忌,纷纷放松了警惕,谁也没有想到前方有一个巨大危险正在悄悄靠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午吃过午饭,卡车开进了山区,地形崎岖,坑坑洼洼,众人在车里摇头晃脑,倒有些摇篮的味道。

正当战士们变得昏昏沉沉之际,突然出现的一声巨响,马上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警卫排长陈国桥听到声音后,立刻警觉起来,他开始向外张望,并询问这是什么声音。有一名小战士表示可能是牧羊人鞭子的声音,陈国桥摇了摇头,随口道:

“不对,这荒山野岭,渺无人烟的,根本就没有放羊的人,怎么可能有鞭子的声音?”

哪成想,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无数的子弹便朝着卡车倾泻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车的司机临危不乱,猛地一踩油门,希望可以快速地通过山区,前方就是哨所,完全可以抵挡敌人的攻势。

然而,还没有开出多远,司机左胸就中弹了,卡车失去了掌控,一下子撞到了山壁上。

坐在副驾驶上的周总理一看情况不对,立马跳下车来,并大声呼喊警卫下车,找地方隐蔽。

警卫陈有才在跳车的过程中不小心腿部中弹,一时间鲜血染红了整条裤子,但是他顾不得自己的疼痛,跌跌撞撞地跑到周总理的身边,将其护在了身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短暂的交火后,双方进入了对峙阶段,周总理发现敌人在暗,又有地理优势,而我方在明,配备的武器也不适合久战,便决定安排人手从东边的原始丛林突围。

刚准备动身突围,敌人就好像发现我方的意图,一窝蜂地下山进行了冲锋。

陈有才知道自己腿受伤了,跑不远,便决定留下来给周总理突围争取时间。

为了可以迷惑敌人,陈有才将自己的军装跟周总理礼服进行了调换,并借助地形,成功拖延了敌人进攻的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敌人顺着山坡冲到了山脚下,迎面就看到了穿着礼服的陈有才,看到与其他的警卫人员穿着不同,敌人以为这是一名高官,便一股脑地朝陈有才射击。

而陈有才和几名警卫准备不足,子弹很快打空,纷纷倒在了血泊之中。

看到所有的解放军倒地死亡,敌人这才上来进行搜身,在李有才身上搜到了周总理的名片,可惜不认识字,便随手扔在了一边。

因为悔恨李有才的负隅顽抗,敌人又在陈有才的遗体上捅了20多刀,这才洋洋自得地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陈有才

这场激烈的枪战,引起了附近红军的注意,他们迅速将消息传达到延安,又在团长黄霖的指挥下,迅速前往事发地点进行救援。

不幸中的万幸,周总理和四名警卫死里逃生,与出发的黄霖正好遇到,遂决定兵合一处,一同前往,进行善后与抢救伤员。

等赶到地点的时候,敌人已经消失,只剩下了满地的遗体。周总理看到战士们的死状泣不成声,他走到死去的陈有才旁边,紧紧地握着已经冰凉的手,悲怆道:

“有才同志是因我而死的,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中央的联合大计,周总理没有时间进行休整与感伤,而是第二天急匆匆地前往了南京,烈士们的遗体也被安葬在了延安。

延安对于周总理遇刺事件非常地关心,因为以周总理的身份,他的行程及路线都是全程保密,别人怎么会知晓?而如果是自己人告密,那他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为此,中央派保卫科科长谢兹群临时调查此案,在一番的取证后,谢兹群做出了两种假设:

第一种可能是日本特务或者国民党反动派下的黑手,目的是为了破坏谈判,挑起两党之争。

不过这种假设很快就被推翻了,因为敌人没有拿走任何的重要军事机密,这些文件里拥有我党的命脉,如果是军方人员做的,没有理由不拿走这些文件。

那就只剩下第二种可能了,即为无差别的谋财害命,单纯的是一群土匪做的事情!

图:谢滋群

为了可以印证这个说法,谢兹群安排了大量的侦察兵对事发地点的周围进行走访,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就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就在案发的当天,有一名附近的村民说自己上山砍柴听到了枪声,他好奇于是过去一看,正好目睹了枪战的全过程,并在其中认出了曾将村里洗劫一空的土匪头领李青伍。

这个信息给谢兹群打开了新的思路,确定了前来袭击的正是此地的一伙土匪。

为了可以将这伙土匪一网打尽,谢兹群安排刑侦人员张丕进行伪装,对外谎称为被解放军打散的游兵散勇,成功混入了土匪内部。

侦查员张丕在进入土匪内部后,由于任劳任怨,待人接客上面又八面玲珑,土匪头领李青伍很快对他产生了信任,很多情报也因此被套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他们这伙土匪在很早之前就一直存在,李青伍作为村里有名的地痞流氓,拉了两百多号人为祸一方,因为熟悉地形,所以一直没有被剿灭。

可是土匪的日子不是那么好过的,在面临国民党的招安,李青伍成功上船,成为了国民政府的特殊土匪。

为了可以完成国民政府下达的命令,更快地收集到红军的资料,李青伍还在延安的南门安排了一名叫冯长斗的探子。

冯长斗一直潜藏在城内的停车场,他观察到这几天有大卡车停在这里,并有警卫日夜监护,便料定有大人物出行,并将此消息告诉了李青伍。

李青伍在收到消息后,当即安排了几十名土匪守在汽车出行的必经之路上,一旦发现有卡车经过,便开枪示意,这才有了周总理的危险遭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兹群立即将所有的情报上交给中央,并要求立即消灭这伙土匪。中央得知消息后,很快就成立了剿匪小队,由局长吴台良担任剿匪司令。

吴台良先是派出了精锐部队从南边包围并切断了土匪的退路,后又与周围各县提前打好招呼,联合剿匪,仅仅用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土匪全部伏诛.

李青伍和冯长斗被五花大绑地扔到了军营之中,第二天清晨,他们便面向群众迎来了枪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凶手虽然全部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是死去的烈士们却无法再重活一次。

多年后,周总理重回故地,想要对陈有才等烈士进行祭拜,却被人告知,自1947年胡宗南攻占延安后,烈士们的墓地已经面临大肆的破坏,已经找不到他们的埋骨之地了。

周总理心里悲凉无比,一直到1976年逝世,对此事还耿耿于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人员在给周总理收拾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张发黄的照片,那是在遭遇刺杀事件后,周总理与幸存下来的警卫合影。

在照片的背面还有他亲手写的八个大字——“劳山遇险,仅存四人”。

由此可见周总理对此事的阴影,以及对已亡烈士们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