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30日上午,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盛大认亲活动在江西南昌滨江招待所三号楼举行。九时左右,会客厅已经有一群人在此静候,其中《江西画报》社的记者也闻讯赶到,大家都迫切想见证这个历史性时刻。

当时老父亲抵达现场后,在看到女儿的那一刻,脸上原本刀刻般的皱纹立即舒展而开,一切阴霾一扫而空,他一步步迎上去,用颤抖的手紧紧握住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女儿看到眼前面容和蔼的父亲,也同样变得极为激动,她仿佛有些难以相信眼前的事实,反复问道:“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在迟疑片刻后,她终于冷静下来,深情地喊了一声:“爸爸!”

听到这句陌生的呼唤,老父亲瞬时变得抖擞起来,他动容地抚摸着女儿同样花白的头发,再拍了拍她那消瘦的肩膀,老泪纵横,叹息道:“孩子,53年前,我把你扔啦......扔啦,现在现又捡回来了,到底是捡回来了!”

曾几何时,父亲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而女儿则尚在襁褓;如今再次相见,两人都已经老了。不过好在上天眷顾,虽经历了长达53年的骨肉分离,双方都经历了无数苦难,但现在终于亲人团聚,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见到这一幕后,现场观众也无一都落泪,他们为这对父女历经艰辛后的再次重聚而触动,更为老父亲能在余生了却毕生心愿感到欣慰。

这位老父亲名叫陆定一,曾在建国后历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要职,是我党宣传战线上的代表人物。他曾为革命、为国家倾其所有,但付出的代价却是与骨肉分离的苦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骨肉分离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开始进行战略转移。

当时陆定一跟随中央第二纵队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而担任中革军委总卫生部药材厂厂长的妻子唐义贞则由于怀孕在身,行动不便被组织留在了苏区。

在分离前夕,陆定一的心情极为沉重......

因为他清楚:红军一走,国军便会毫无顾忌地血洗苏区,到那刻留下来的人都将没有保障,先不说妻子即将再次面临分娩,就说他们如今那个三周岁的女儿叶坪,这个孩子该如何安置呢?

一想到这,陆定一便满面愁容,不知如何是好。但面对困境,唐义贞却表现得极为乐观,她安慰丈夫,并告诉他自己早安排妥当了一切。

即:把叶坪托付给药材厂的管理员张德万。

此人忠厚老实,为人可靠,并且一直与叶坪相处颇好,此前便经常照顾有加,女儿常叫他“好妈妈”,因此让其将孩子带到雩都老家(今天的于都)是最佳选择。

而对于即将出生的孩子,唐义贞也表示:会想尽一切办法好好安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她如此坚定,陆定一也有了些许慰藉,最终听从妻子的嘱咐,安心跟随主力部队转移。他期待着长征胜利后能尽快与妻儿团聚。

但没想到的是,这次分离却彻底成了诀别,甚至还让他差点失去一双儿女。

当时唐义贞在匆匆告别丈夫后,立即赶回厂里,为女儿亲手赶制了一些不同年龄段穿的衣物。随后,她将叶坪与这些衣物连同“传家宝”象牙筷子全部托付给张德万,嘱咐其可以找个可靠的人家收养。

在处理完女儿事宜后,她便火速与福建省委秘书长毛泽覃和贺怡夫妇前往长汀工作。随着临产期来临,唐义贞不能再继续工作了,于是在组织安排下,她被人送到附近的圭田乡,住在原汀西县保卫局区队长范其标家中。

当年11月20日,她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孩,并取名为“小定”,意为思念父亲。

但刚生下爱子,她便被通知立即归队并再次转移,因为国军第三十六师已经向这逼近。考虑到携带孩子不方便,加上范其标夫妇一直无子,于是她便打算将儿子交给老红军范其标抚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开前,唐义贞把一条地毯和一个铜脸盆当作分别的礼物,还用中文写下了湖北武昌老家的地址,然后强忍着悲痛对二人说道:“哥哥嫂嫂,等革命胜利了,如果我没来,就说明我不在人世了,但你们也要告诉孩子,我是为革命而死的。”

在交代完毕后,她便再次踏上了革命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