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里,却藏着4000多年前的彩陶,两千多年的“船木”,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按照平常的惯例,这些珍贵的文物一定是在省级博物馆中珍藏,这种等级的文物出现在县级博物馆中实在是难得。那么这些文物又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些文物又来自哪里?今天我将用镜头带您走近霞浦博物馆,聊聊这里文物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霞浦,大多数人都是从网上一张张绚丽的照片认识的,尤其是渔民在海边晾晒渔网,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异常夺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在4000多年前霞浦就有人居住,并创造了灿烂的黄瓜山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历朝历代霞浦更是一处文人墨客的“度假胜地”,如同现在我们很多人来此打卡一样,在古代,这里也是当时著名的“旅游胜地”,宋代教育家朱熹、江南才子唐伯虎、民族英雄文天祥、诗仙李白、陆游,甚至是两位皇帝等等都在这里或游览或居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要想了解当地历史,当地的博物馆无疑是一处最具权威,文化历史脉络最浓缩的地方。霞浦博物馆位于霞浦县城松港街道福宁大道九大馆,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在博物馆中珍藏着903件(套),其中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187件(套),一般文物711件。藏品主要来自于考古发掘,其次为征集、收购、捐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霞浦博物馆的最著名,也是年代最悠久的展品,那一定是被称作史前彩陶文化绝唱的黄瓜山遗址文物了。早在4300年到3500年前,新石器时代末期,在福建沿海就有人类活动了,并在黄瓜山创造了“黄瓜山”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瓜山文化最早发现于50年代,当时的考古工作者在黄瓜山一带,发现了众多的以几何形黑彩纹饰为主要特征的彩陶遗存,直到1989年对霞浦县黄瓜山遗址进行第一次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后,才基本理清这种彩陶遗存所属古文化的面貌,并以黄瓜山遗址正式命名了这个考古学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黄瓜山文化最耀眼的文物,那就要数彩陶了。那为什么要称黄瓜山彩陶是史前文化的绝唱呢?福建沿海一带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前,在马祖亮岛和闽侯大坪顶第一期遗存的部分陶片中也出现了施加红色陶衣的陶器,后来在距今6500年的壳丘头文化的部分陶器上,也出现了在口沿或器表施加红色陶衣的现象,但总体呈现一色或少有斑点状花纹,直到黄瓜山文化的兴起,那时的陶器出现了规则的花纹,这是在以前史前出土文物没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出土数量来说,黄瓜山文化的陶器出土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以此看来,当时的黄瓜山文化极其繁荣。但不知何种原因,黄瓜山文化逐渐没落,直至消失。又历经多年后,进入了商州时期,黄瓜山文化的代表作彩陶也销声匿迹了,也正因如此,才称黄瓜山文化是史前彩陶文化的绝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博物馆中的一层还藏着一个巨大的宝贝,这就是“船木”。说到临海的福建造船史,可以说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宋元时期,福建的造船业就已非常发达,在海上丝绸之路时期,福建的“福船”更是海上运输的中流砥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福建造“大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在霞浦博物馆中就珍藏着一艘未完工的“大船”。与其说这是一艘船,倒不如说它是一个粗壮的木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珍贵的文物出土于2012年古县村,木干长10米,宽3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树干内部留有人工锯痕,轴痕,由此可见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造船技术,成为之一地区造船历史渊源的有力证据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霞浦博物馆中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文物,比如古代陶瓷、书画、畲族文化、古代兵器等等,每一件文物都向我们无声的展示霞浦曾经的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在博物馆中,端详着一件件文物,让我仿佛跨越千年,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关注我,用原创图文打动您,用镜头带您领略中国的美,看尽世界风貌,职业摄影师刘杰,带你看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