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下架山镇葵岭村是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去年以来,该村内强党建,外优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今走进该村,可以看到该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走进葵岭村文化公园可以看到一棵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老榕树,旁边的乡村大舞台刚建成投入使用不久,它是每周六潮剧票友开展活动的黄金阵地。曲径通幽处,绿树成荫的是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红色文化宣传栏立于花丛中间,倚着景观池塘而建的长廊里,午间休闲的人们坐在这里打开手机听着歌曲,老人带着孙子在长廊游玩,各得其乐,一派祥和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阶段来,葵岭村筹资对原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打造,现在党建活动、教育培训、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以及各种便民服务全部集中在这里。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各种服务活动,发挥村中有事,党员先行的模范带头作用。此外,该村还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目前,该村志愿服务队针对各类不文明乱象的清理整顿行动,已开展38场,共300多人次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葵岭村还投入541万元对村路灯、古山溪水尾段石篱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村道路提升及配套工程、村内景观等项目进行提升建设;实施铺设沥青层面、三线下地和道路划线等工程,对村内主要道路、巷道进行清理,整治“乱搭、乱建”;对村内原有篮球场地坪进行翻新,为村敬老院配套消防设施,对人行步道、四小园、口袋公园等进行提升建设等。如今,葵岭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谈及村里的变化,村民张汉林高兴地说:“葵岭村的变化很大,无论是村庄环境,还是村民的精神面貌,其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特别是村‘两委’团结一致,合理解决了村里无房户的住房问题,让村民们感到幸福感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举措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葵岭村是普宁市“华侨文化名村”,外出乡贤人数众多,他们长期以来热心家乡建设,成为推动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文焕介绍,从2009年开始,全村村民的城乡居民医疗医保费用都是由旅居澳洲的乡贤周楚龙赞助缴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文焕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自身要有造血功能。为此,该村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投入资金整修农田水利设施,积极动员村民承包村内农田,注册成立了普宁市农悦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普宁大道南、北两侧共130多亩农田进行垦荒复耕,搭建大棚和铺设灌溉设施,种植反季节西瓜;同时,引进广东臻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以西瓜、草莓、番茄为主题的产业观光、人才培训、产业链延伸基地。

今年以来,葵岭村还着力盘活本村资源,谋划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方筹措资金,对村集体水厂进行设备提升改造建设;同时,依托普宁大道贯穿葵岭村的区位优势,计划在普宁大道边利用边角地开发建设加油站,多途径壮大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