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这花真漂亮,在哪儿种的?”5月22日,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郫都分会场金品花卉展区,球形海棠花引来众多游客观赏。

花卉来自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泉水村的金品花卉种苗基地。借助成都世园会的东风,基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年预计各类花卉种苗销售量将有望突破2亿株。

“种苗很娇气,花卉智慧大棚控温、智能灌溉等环节都离不开电力的保障。断电一个小时,花苗就会全部枯萎。”金品花卉种苗公司总经理助理余桃娇介绍。走进金品花卉种苗公司及周边村社,探秘电力如何保障鲜花“美丽经济”做大做强。

小种苗做成大产业

走进金品花卉种苗公司花卉大棚内,色彩斑斓的花海里,各色的海棠花、南非万寿菊、玛格丽特、三色堇等品种竞相开放,令人心旷神怡。管护员马世群利用遥控器,开启灌溉喷淋系统,对大棚内的种苗进行灌溉。“这种方式,相比人工速度快,灌溉均匀。”

2016年,金品花卉种苗公司正式成立。余桃娇介绍,“我们建设了占地约30万平方米的种苗繁育基地。采用全自动化播种生产线及喷灌系统、温室智能控制与监测系统等,为高品质种苗的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种苗对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大棚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8℃至30℃之间,特别是在夏季,就需要调控好循环风机和大棚顶端的智能卷帘,以及灌溉喷淋系统。金品花卉种苗公司电力主管何启亮说:“而这些一刻都离不开电。不仅不能停电,还得有充足的电来确保温控装备安全稳定运行。”

为保障金品花卉种苗公司的用电需求,国网成都市郫都供电公司深入了解该公司用电特性,在对主供10千伏线路进行停电升级改造时,主动避开6至9月该公司用电高峰期。与此同时,推出专属“电管家”服务模式,主动上门服务,护航“美丽经济”越做越大。

“记得去年9月份的时候,大棚内的风机不知道什么原因停了下来,棚内有数千株种苗,一旦不能及时降温,后果就很严重。”何启亮立即联系国网郫都供电公司专属电管家宇文刚,在半个小时内就找到故障,低压柜开关出现短路。宇文刚娴熟地进行更换后,风机再次转了起来,数千株种苗保住了。

“在供电服务的支持下,公司年产种苗量逐年上升,从最初的2000多万株,到如今的上亿株。”余桃娇对国网成都市郫都供电公司的感谢透露在话语间。

如今的金品花卉种苗公司与全球15家以上的国际知名花卉育种公司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供应各种花卉种苗超2000余种,成为成都乃至全国的花卉种苗龙头企业。

微服务呵护花经济

在金品花卉种苗公司驻地周边的泉水村、棋田村村民有30余人,在基地上班,每月收入在3000至6000元不等。同时,还带动周边其他村民加入花卉产业,用劳动创造价值,让村民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泉水村党支部书记程刚表示,在金品花卉种苗公司、供电公司、村委的相互联动下,这些年村里的花卉产业越做越大。同时,从去年开始向“精品花卉+乡村旅游”转型,效果初显。

金品花卉种苗公司对周边的花卉种植户不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就算不是我们的客户,只要上门找到我们,我们也会无私地进行技术支撑。”余桃娇说,一个行业不能单打独斗,只有加入的人越多,发展才能不断壮大。

国网郫都供电公司深化“村网共建”模式,属地供电所台区经理主动融入村社,入格入群,一方面宣传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等知识,发布线路检修信息等,另一方面通过微信群第一时间收集村民收集用电需求,并快速响应。同时,定期走村入户开展用电安全检查服务,进一步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助力当地花卉产业发展。

泉水村村民王兵是“村网共建”的受益者。他家使用大棚种植鲜花仙客来。“仙客来上市旺季一般在3、4月份左右。没想到在今年2月底的时候,大棚的喷淋设备出现故障,自己又找不到原因。”

王兵说,当时他不知道怎么办,就试着在村上的网格群发了一条求助消息,让他感动的是,很快国网郫都供电公司战旗供电所的台区经理黄刚就与他联系,主动上门帮助查找故障,最终历时1小时,发现喷淋设备的导线破损。黄刚及时帮助消除,喷淋设备又动起来了,保障仙客来的生长。

“我种植的是部分精品花卉,主供春天花乐园花市,并积极参与世界园艺博览会打造。”泉水村村民朱润说,“供电所的黄刚经常到我们村,了解我们的用电需求,热心地帮助我们解决花卉大棚内的电力故障,必须给他点一个‘赞’。”

自去年国网郫都供电公司在泉水村、棋田村实施“村网共建”以来,以微服务的方式,开展安全用电宣传30余次,主动帮助服务花卉大棚用电20余起。优质的供电服务,护航鲜花的“美丽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村民走上致富道路。(谢勇、高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