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来说,是不能摘的。

比如最近很多西安的朋友经过北二环,看到绿化带满树的枇杷之后都在问,这能不能摘?这个问题问的很结实,结实的沉甸甸的,挂在心里,像挂在枝头的枇杷那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在网上刷到了,这个问题就算是抛给你了。你也会想,到底能不能摘?

吃枇杷,我的经验是这玩意儿有坏处,坏处就是吃完枇杷手指头会变黑,很难洗干净。你带着一双黑手去跟客户谈生意,客户看到了,这单生意指不定就跟枇杷一样黄了。

另外你再仔细踅摸一下,这些枇杷树天天在二环站岗,不分寒暑昼夜,看无数的车从身前经过,吸收的尽是灰尘跟尾气,从树叶到果子往往附着重金属,你又不玩重金属乐队,吃这个有什么用?而且新闻上还说,工作人员会定期给树喷洒农药。看着满树的枇杷,怎么能相信这就是自然的馈赠呢?怎么能确定这不会是毒杀自己健康的砒霜呢。

可见,这种果子实在不能随意采摘,吃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一些朋友就显得不在乎,看见枇杷就要伸手去摘。

你跟他讲枇杷吸收了太多尾气,他就说,没关系,年轻的时候我总以为自己是二环上不羁的风,现在我才明白,大家都只不过是二环上无关紧要的尾气罢了,风吹到树梢上,我们就附着在树梢。风落到枇杷上,那我们就附着在枇杷上。所以吃这种枇杷等于是品鉴一次自己或者他人的往事。

还有一些朋友可能打小学的是珠算。比方说,他在网上看到有人发了北二环枇杷的视频,他明明也想摘一些,但他不会直接说。他会留言讲自己的身世,他讲自己五岁时跟家人走丢,现在只隐约记得这几颗枇杷树。希望作者能把定位发一下,好让他与家人团聚。算盘声响的我在黄渠头都听得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这些人你拦不住,就像你拦不住横冲直撞的生活一样。

摘了枇杷就拿回家,简单冲洗一下,拍点照片发到网上,然后就打开电视,一边看着新闻一遍开始品鉴枇杷。

你问他味道如何,他就说,感受很深刻,那些枇杷,有几颗吃起来就像往事一样酸涩,我以为我忘记了,没想到它们翻山越岭,穿过时光又找到了我。还有几颗虽然看着饱满,但剥开之后,就发现核很大,果肉很少,就像我们怀恋的往事一样,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只是加了一层名为岁月的滤镜使它看起来美好罢了。只有极个别枇杷吃起来很甜,短暂的像一场幻梦。

没办法,为了验证这场幻梦到底是不是真实,说不得又得去路边摘点枇杷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朋友其实也不容易,你想想,能在路上看到行道树是果树其实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现在几乎满大街都是梧桐树,学名叫二球悬铃木。这种树,你在网上看大家拍的照片,跟实际上走在树下面的差别很大,大到像考虑以后的事和考虑后事之间的差别。

有些朋友一看到别人拍的梧桐树树荫就开始拍手叫好,实际上在这样的树下走路,照我看简直就是在遭罪,像是走路上莫名其妙挨了一顿打。

梧桐树的飞絮像时代的痛点一样,密集的攒射到你身上。让你流下眼泪的,不只是昨夜的酒,还有撞入眼睛里的飞絮。吸一口气,嗓子里又像是灌进去了几克沙尘,五脏六腑都要跟着吵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人栽树,后人过敏,一些朋友看到杨树柳树绽出绿芽,就会讲有种浪漫叫西安的春天,但没告诉你,在西安,杨树柳树的花语是“额贼”。因为无论是谁,看到漫天的杨絮柳絮,第一反应都是“额贼”。

它是一场迟到的雪,不一定浪漫,但一定很痒。

像是我朋友就说,之前自己有次出门,路过科技四路的时候,他见到前面一个老哥在表演Bbox,走近一看,发现是柳絮飘进了老哥的嘴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西安还有一些路段,种的大叶女贞,这个树按说是没有问题的,在西安也很常见。但一些开车的朋友往往就被这个树搞到心态爆炸。上一天班,受一肚子气。好不容易挺到下班,打算开车回家,走到树下一看就感觉眼前一黑,觉得日子没法过了。因为这树结黑果子,鸟一吃就库库窜稀,全拉到停在树下的车上。

你能怎么办,想要说那么多的话,憋了半天,最后也只憋出一句,希望西安的行道树都换成果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一些地方也明白这个道理,干脆就把果树当成行道树。

所以就有了曲江的樱桃,北二环的枇杷,梨园路的梨,北池头二路的柿子,杏园路上全是杏,凤城九路的山楂,朱宏路的石榴,东三环的李子……

这些行道树当然不是为了方便大家采摘才种的。

但一些西安朋友看到了路边的果树,看到树上的果子,就会挪不动脚步。是啊,这些行道树是多么的迷人呵。绿的杏子,红的樱桃,黄的枇杷,紫的李子,沉甸甸挂在枝头,浑身散发出一股丰收的喜悦。

普通人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是电视剧里于和伟醉眼蒙眬站在桌前,说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西安朋友看到了,就一定感同身受,平日里吃梧桐杨柳树飞絮的苦,受大叶女贞树的气。现在走街上,突然看到挂满果实的行道树,像是来报恩的一般,当然会忍不住盯着果子驻足沉思。

换个说法,这好比是你在闲暇时阅览短视频,看三天饿九顿的荒野生存,看遇事不决嘉午台,看电影解说,看到昏昏欲睡之际,大数据忽然推了一个跳辣舞的主播,视频简单,背景音乐简单,主播穿的也很简单,但又处处都透露着不简单。

风景正好,花开的很艳,你能忍住不多看两眼?你不看,倒显得你有些不解风情。一些朋友在看的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这一生光明磊落,积德行善,刷到这样的视频是自己应得的。

照我看,绿化带里的果树便是如此,拥有同样的曼妙,像是一场注定的不期而遇。因此上,为长满果子的行道树多驻足一阵,进而想摘几颗尝尝,也在情理之中。

再说了,果树结的果子本来就是摘来吃的,别人不摘,你摘,那这份免费的快乐就属于你。你不摘,别人不摘,那快乐就会落在别的幸运儿嘴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就接受不了这种行为,总想着要批判一番。看到公园的杏被摘,满地的落叶与树枝了就要摇头,说一声素质不高。在路上看到有人在绿化带上树摘樱桃,难免就又会发出一声世风日下的感慨。

但是朋友,道德只是用来约束自己的,我们并不能以此要求别人。你对他们这种做法嗤之以鼻,觉得不能接受,不过是你用自己为人标准去要求他人,这是不对的,得改。

更何况,见到行道树上的果子就伸手去摘的人,也未必全都是道德败坏,要辩证的去看。

根据我的观察,一些朋友只是出于好奇,他也看新闻,看新闻上讲行道树经常喷洒农药,也知道果子上重金属超标,但走路上看到了,就会挪不动脚,果子挂在树上,他在树下盯着果子,仿佛不摘几颗下来,下一刻好奇心就立即会变成喷发的火山,将他燃烧殆尽。

人啊,都是这样,好奇心重得很,看到最后,能怎么办,只能像是无视网页风险那样,在忐忑中伸手摘几颗尝尝到底是什么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那个社会学专业肄业的朋友,平时就很喜欢观察。他就说,观察人类社会活动,有时候只需要一棵免费的果树就足够了。

他说,你看那些站在树杈上摘果子的人,大都是动作灵活。从最初的猴子进化成人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从人退化成猴,一颗长满樱桃或者枇杷的行道树就行了。所以说,人类有时候是在退化,就像有时候你看到在网上一些讨论,会生出清朝的坟信号真好,僵尸都能用WiFi上网的感觉。

但进化又是大趋势,亿万人同做的一件事,就是向前。就像除了爬树之外,还有带着工具去摘行道树果子的,这恰恰又说明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学会使用工具开始的。

他又说,总体而言人类的进化方向却注定是复杂多样的,比如有些人随着时间推移或者别的原因可能就进化成了杠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些朋友,那种人你肯定也见过,出门不捡钱,就算白出门一趟,能为了一盘便宜点的鸡蛋,坐二十站公交车。是那种粪车从他家门口经过,都恨不得㧟两勺尝尝咸淡的狠角色。

这种狠角色,别说行道树种果树了,西安的绿化带但凡敢改种点蔬菜之类的,他能吃两公里绿化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上经常就讲,很多人只能做到看山是山。就好比你看到西安的行道树开的正好,你也只看到了花开,但狠角色们看到的不只是花开,还是一份免费的收获,免费的快乐。你去是为了游玩打卡,他去是为了踩点。

大家出发点不同。

要我说,这种人你最好别劝,你劝他,他不以为然,说不定还要反过来骂你,骂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摘点没人要的果子怎么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种狠角色终究只是一小部分。

就像是网上虽然很多人都问,北二环的枇杷到底能不能摘,但本意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答案,而是对于西安的行道树是枇杷树或者其它果树而感到高兴。

但是朋友,即使有人说能摘能吃。我劝你还是不要摘,如果真的不听劝,忍不住摘了服用,身体一旦出现不适,请立即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