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风光,一直是自驾游中的圣地一般的存在。苍茫、辽阔、雄壮以及震撼,都不足以概括在北疆目光所及的一切风光。

《我的阿勒泰》这部电视剧一上线,我就抱着好奇心去看了。不得不说,电视剧拍得真不错,几乎是一比一地还原了北疆的风貌。而比起自然风光,剧中的人物更加给我带来震撼。

尤其是张凤侠这样的女性角色。她的存在,如同《红高粱》中的九儿一般,朴素、原始、简单,但又有蓬勃的生命力。带入她的视角去体验人生,会格外松弛与疗愈。

而她作为母亲的智慧与态度,是我今天格外想要去聊一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妈,不妨侠义为怀

张凤侠这个名字取得非常有金庸小说的韵味。在大部分地区,给女孩取名最常用的一个字,就是凤这个字。可在女性身上,我们极少看到“侠”这样的字眼。

可张凤侠不仅冠以“侠”名,还一股“侠气”,完全活成了琼瑶剧版本的补集:她不细腻、不精致、不忧愁、不敏感,你所期待的女性身上会有的细致与操心,她全都没有,甚至有的时候,她并不靠谱——

搬家了,也不告诉女儿搬去哪里了,女儿电话联络不上她,只能一路打听自己家的地址慢慢找。不说地址也就算了,女儿出现在面前她竟然也没认出来,还磕着瓜子问:这是谁家的丫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妈心大成这样,也就张凤侠了:女儿在外做什么,她不知道;女儿睡觉的床塌了满地找妈,她说这不重要;女儿帮妈要账,她明知女儿会碰壁还是放手让她去体验痛苦,还不忘补刀一句:“要不回来别哭啊”。

她的养育原则糙得令人发指,总结起来八个字:无事勿扰,活着就好。可恰恰是她这种态度,也给女儿的精神世界松绑——

文秀问妈妈“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

张凤侠说:“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秀不小心把奶奶弄丢了,对妈妈说“对不起”,妈妈轻描淡写地说:“对不起啥嘛,我也经常把她弄丢,弄丢了再捡回来就行了。”

我们常常被教育要情绪稳定,但为什么做起来这么难?因为对于人格层面边界不清的个体而言,他人与自己的界线是模糊不清的,别人的坏情绪、坏状态很容易扩散到自己身上,因为在边界不清者的潜意识风景中,他者与我者是混在一起而存在的,别人的快乐、悲伤都与自己是一体的。

这种“未分化”的心理状态,让我们尤其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张凤侠在细节上的“漠不关心”与“不靠谱”,实际上是在传递一种感觉与态度,这种感觉叫做:我是我,你是你。既然我可以安顿好我自己,你也可以安顿好你自己。

“无事勿扰,活着就好”的态度,会让子女与妈妈足够分化。当我们在与养育者相处的人际关系经验中体验到了何为分化,也就能够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贯彻这种“你是你、我是我”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化充分的一个最好的礼物就是,我们不太容易被他者影响,从而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进而更好地活在当下。

张凤侠给子女分化之外的另外一个礼物,是精神分析常常提到的一个概念:恰到好处的挫折。

不少养育者可能会纳闷,作为父母,不是应该保护好孩子,不让其体验到困难、挫折才对,为什么需要让他们经历痛苦呢?

莫言有句话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作为养育者,舐犊情深是一种本能,但需要明白的是,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磨难也好、痛苦也罢,那都是暂时的,它们绝不会永远地困住孩子。

那些看似“痛苦”的挫折,只不过是孩子长大过程中必须要走的一段路而已。夸大苦难甚至是剥夺体验苦难的可能性,是在阻止孩子成长。

养育者需要做的是,向孩子传递一个极为重要的信念:困难与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快乐、喜悦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确会让人难受、内耗,但并非所有的挫折都会导致灭顶之灾。

文秀把奶奶弄丢了,张凤侠没有责备、挖苦,轻描淡写的那句“弄丢再捡回来就行了”,就让这次挫折维持在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范围内。

从张凤侠应对挫折的态度中,文秀会吸取一种经验:困难发生了,并不会让我有灭顶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有限的困难停留在有限的范围内,不夸大、不忽视,就是让挫折维持在“恰到好处”的关键。张凤侠不仅没有夸大,还轻轻地鼓励了女儿。这种被支持的经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极为宝贵。

这也让我想到了某一次直播时,曾老师聊某个孩子因为抑郁症而休学时父母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时,曾老师是这么说的:有的时候,父母要讲点江湖义气。

什么是江湖义气?义这个字的繁体,是羔羊的下面一个我。也就是说,兄弟生死存亡之际,我可以代替他被狼叼走作为食物。当兄弟带着一身伤来找我,我绝不会再去计较细节的对错。既然你是我兄弟,错就一起错,死也一起死。

在对待精神极度内耗与痛苦的孩子时,在法律允许层面,父母其实也可以学一学这种江湖义气,绕过细节的正确,不再去计较孩子是不是休学、成绩是不是第一名、言行举止是不是得体,只传递出一种简单而坚定的态度就好:别怕,大不了老爸养你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高级别的教育,是尊重

侠气之外,张凤侠身上的另一个特点:她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

小到邻里之间,她对周围的邻居、朋友、女儿这些个体充满了尊重,大到这片土地,她对风俗、道德标准也发自内心地尊重。

她教导女儿,“你可以不赞成他们,但你不能居高临下地改变他们”。

很多女性之所以活得很累,因为她们太纠结于改变他人,从改造伴侣,到改变孩子,当她们将目光过多地投注在他人身上时,失望与愤怒的感觉就会变成精神世界的常客,持续性地带来痛苦的体验。

如张凤侠一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改变他人的欲望自然就会减少,改变的欲望减少了,因此产生的内耗也就减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博主崔庆龙有个观点:抚养者需要将孩子视作一个心理性的存在。

什么叫将孩子视作一个心理性的存在?尊重青春期的孩子恋爱大过天的价值观、尊重孩子穿着一双你觉得丑但他觉得很好看的球鞋、尊重孩子因为某个挫折处在“一蹶不振”的状态中,这些都是将孩子视作一个心理性存在的证明。

只有当孩子从养育者那里确认了自己的感受是被允许、被尊重的时候,他才能确定自己的精神是有容身之所的,自己是真实地存在的。

张凤侠发自内心地将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她不会像很多父母一样,在很多场合去要求并且让孩子向自己、向他人证明自己是“有用的”。

孩子能出人头地,那是他自己的本事;孩子不能出人头地,就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草原上,那也挺好。

张凤侠的松弛感,源于她对女儿的尊重。她尊重女儿有她自己的情绪、想法、体验以及人生阶段,她不会强求二十多的女孩活出五十多女人的智慧,她也不会期待女儿理解自己,因为李文秀是李文秀,张凤侠是张凤侠。

当尊重成为关系的底色,改变他人的想法、欲望也就自然就不在了。

写到这里,也再度想起曾老师的某句话:好好活着,真的不必事事通透。我们再了解肝脏的运转规则,也无法让肝脏完全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去工作。

我想,如张凤侠这样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应该还有很多。她们说不出什么太大的道理,但她们足够简单、自洽。

而恰恰是这种简单、自洽,就是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

编辑 | Nem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