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用这种筷子,你想进医院吗?”

“我家一直用的这种筷子,用了这么多年了,这不挺好的吗?”

就在刚刚,老吴和前来串门的邻居争执了起来。邻居觉得老吴家用的木筷子不安全,会导致肝癌,劝老吴赶紧把筷子换了,老吴却不以为然,觉得邻居这是在故弄玄虚。

好端端的筷子,怎么和癌症扯上了关系?木筷子难道真的不安全吗?还有哪些筷子要少用?

发霉的木筷子,潜藏黄曲霉素,可能导致肝癌?

有不少人家里的筷子一用就是好几年,只要还没断,就会一直用。

殊不知筷子也是有保质期的,长期使用和变质的筷子上可能潜藏着各类有害病菌,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黄曲霉素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黄曲霉素属于一类致癌物,也就是说“对人体有着明确的致癌性”,长期摄入会破坏人体的肝脏组织,严重时甚至会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虽说有些家庭在清洗筷子时,会用开水烫筷子给筷子消毒。但殊不知黄曲霉素很耐高温,需要在280℃以上才会被分解。

当然,并不是说长期使用的木筷子就一定有黄曲霉素,一般只有满足木筷子洗完后没有沥干、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经常用木筷子吃玉米花生等粮油类食物,并且已经发黑长霉了,才有可能产生黄曲霉素。

而且不是所有发霉的木筷子都滋生了黄曲霉素,还有其他霉菌的可能,并且黄曲霉素只有达到一定标准量才会致癌。但为了安全和健康起见,木筷子最好3-6个月换一次,如果发霉了一定要及时更换。

这4种筷子,尽量别用,可能会慢性中毒!

①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现在很常见,不管是点外卖,还是在餐馆里吃饭,几乎都会提供一次性筷子。在不少人看来,一次性筷子很干净,殊不知由于价格低廉,一些小企业在生产一次性筷子时,为了在更大程度上节约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会加入双氧水和硫酸钠等进行浸泡漂白。

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对口腔和食道甚至是肠胃造成腐蚀。另外,打磨一次性筷子所用到的滑石粉,一旦消除不干净,可能在人体内蓄积,进而造成结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②塑料筷子

塑料筷子外形好看,而且不容易断,尤其是小孩子很喜欢用塑料筷子。事实上,这种筷子的材质多标注为密胺,是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所制造的。

因此在遇到高温时,就很容易分解出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尤其是在塑料筷子出现掉色、发白、开裂和颜色变浅的情况时,有害物质会更容易析出,一定不能再用了。

③有刮痕、磨损的筷子

不管什么筷子,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厂家基本上都会在筷子表面刷一层可食用漆,以便让筷子的表面不易被细菌所附着。

因此,当筷子表面出现了划痕、裂痕或者磨损等痕迹,往往更容易生长繁殖细菌等有害微生物,最好不要用了。

④有异味的筷子

有没有异味同样是判断筷子卫生的一个标准,如果筷子闻起来有股异味,或者有明显的酸味,说明筷子已经受到了污染或者超过了使用年限。这时的筷子上往往会附着大量细菌,如果继续使用,细菌很可能和食物一起进入口中,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该如何选择筷子?

最推荐的是竹筷子,这种筷子取材是天然的竹木,一般无毒无害,安全环保,经久耐用,而且还经济实惠。

在竹筷子中,又可以细分为碳化竹筷和不碳化竹筷,这里更加建议选择碳化竹筷。因为碳化竹筷是由普通竹筷经过高温碳化制作而成,有着高稳定性的特点,遇到热不容易变形,不容发霉变质,适合长期使用。

陶瓷筷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陶瓷筷子外观比较好看,手感也比较好,并且不容易滋生细菌,但陶瓷筷子有个缺点,就是很容易摔坏,并且在选购陶瓷筷子时要注意了,千万不要买到了“假陶瓷”,因为市面上有些商家会用仿瓷冒充陶瓷。

不锈钢筷子也可以使用,这种筷子不容易摔坏,清洗起来比较方便,并且平时很难滋生细菌。但不锈钢筷子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比较重并且很滑,夹食物时容易不稳。另外,购买不锈钢筷子时,一定不要选择201规格的,因为这种不锈钢含镍比例低,耐腐蚀性不好,甚至有可能重金属超标。

如何正确地清洗筷子?

数据显示,我国近50%的人体内存在幽门螺旋杆菌,筷子则是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很多人家庭在清洗筷子时十分随便,在水龙头下面冲洗一下,就完事了,把筷子直接插在筷子筒上,下次直接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确清洗筷子,首先应该用清水将筷子打湿,蘸上清洁剂或洗洁精,搓洗一遍后用流动水将食物残渣、油渍和洗洁精冲洗干净。

清洗过后放入筷子筒存放,但筷子筒一定要是干燥的,并且下面要有出水孔,筷子头朝上。筷子筒要放在通风且阳光较好的地方,并且要定期清洗。

最后,筷子最好做到专人专用,防止细菌和疾病交叉感染,最好每三个月更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