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9月的一天,一个5岁的小男孩正和往常一样,在上海一条弄堂里玩耍。突然,他发现一个熟人出现在自己眼前……

这位熟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小男孩虽然年龄小,但之前已经多次见过这位长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小男孩十分高兴地对周恩来喊道:“周伯伯”。可出乎他意料的是,平日里和蔼可亲的周恩来,此时却仿佛没听到一般,快速朝另一边走去……

小男孩顿时非常疑惑,以为是对方没有听到,便跟在周恩来身后,又大声喊着周伯伯。终于,周恩来转过了身,朝小男孩走了过来,并摸了摸他的头,然后一言不发匆匆离开了……

这个小男孩回到家里后,将自己偶遇周伯伯的事告诉了父亲。可又一次出乎他意料的是,父亲听了自己的话,不仅没有任何欣喜之情,反而神情严肃起来……

不仅如此,就在此事发生后的第二天,父亲便带着小男孩和其他家人,迅速从这里搬了出去。当时的小男孩不解其意,直到后来,有一次父亲提到了这件事,才对其进行了解释,让儿子恍然大悟……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年轻革命者被周恩来看中

时间回到十几年前。1929年底,一位身在上海的革命者被赋予一个重要任务——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进行掩护。他,便是时年29岁的吴克坚。

那时的上海时局动荡,中共中央想要开展活动很不方便。吴克坚的主要任务,便是当政治局在楼上开会时,他和自己的家人守在楼下放风。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便迅速上楼报信,使参加会议的政治局成员绝对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承担这样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吴克坚必定有其过人之处。事实上,此时的他,已经被同在上海的周恩来看中了。

1900年11月,吴克坚出生在湖南平乡县的一个工人家庭。当时,他的名字还是吴黑撑。

吴克坚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华大地风起云涌的动荡年代。和很多人一样,受到进步思潮影响的他,逐渐确立起投身革命事业的远大理想,并于1924年冬天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入党的第一天起,吴黑撑便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吴克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新名字,来表达对党的忠贞不渝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

三年之后,湖南长沙发生了马日事变,中共湖南党组织遭受严重打击。关键时刻,吴克坚当机立断,在平江县委瘫痪的紧急关头保存了一千多人的农民武装。后来,这支队伍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成为了井冈山工农武装的其中一部分。

这之后,吴克坚又辗转来到了上海。刚开始的时候,他主要做工人运动有关的工作。而在给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第一次送情报时,对方立即看上了这个小伙,并将吴克坚吸纳进了中央特科。从此,他正式走上了隐蔽战线的工作。

进入1930年后,中共中央决定办一个无线电集训班,为党培养无线电人才。出于隐蔽的需要,他们将集训班地点装作私营企业,由吴克坚负责组织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年10月,党组织又在慕尔鸣路兴庆里租下房屋,建立起自己的电台。吴克坚以“二房东”的身份住在楼下,别人都叫他“账房先生”。后来,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即以此进行取材。

然而,到了1931年4月,由于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之一的顾顺章被捕后叛变,导致党中央在上海的很多秘密机关和特工人员遭到暴露。

幸好,在共产党打入对方内部特工的通风报信下,吴克坚等中央特科工作人员得以迅速转移,最终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