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3月到6月是猫头鹰的繁殖期,猫头鹰幼崽在学习飞行时,很容易落单迷路。5月22日,重庆黔江区的民警成功救助一只掉队的"猫头鹰",并将其放归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重庆市黔江区公安局濯水派出所看到,这只猫头鹰幼崽浑身长满灰褐色的绒毛,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十分呆萌可爱。据民警介绍,这只猫头鹰幼崽是当地中学的师生发现的,经过检查,小家伙身上没有明显外伤,因为受到过惊吓,只要四周稍有动静,它就会格外紧张。经林业部门辨认,确认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林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这只灰林鸮因为受到惊吓,身体有点发抖,感觉有些怕人。"黔江区公安局濯水派出所民警谢志说,"我们把它放进笼子里,给它找来食物和水,很快它就开始正常吃东西了,不害怕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警喂食灰林鸮。

民警咨询林业部门得知,灰林鸮通常在夜间活动。之所以会迷路,是因为幼崽在学习飞行时,翅膀还没有完全发育。在民警悉心照料下,小家伙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进食和活动能力。按照林业专家建议,民警在发现这只灰林鸮的林区将其放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飞前再次检查。

"经过我们的观察,它的精神状态还是比较好,基本上具备了放飞的一些条件,而且身上也没有受伤。因为它目前还是处于幼鸟阶段,所以我们决定选择一片生态环境较好的林区来放飞,帮助它尽快回归大自然。"黔江区公安局濯水派出所民警谢志这样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灰林鸮放归自然。

据了解,灰林鸮是鸱鸮科、林鸮属鸟类,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阔叶林、河岸和沟谷森林地带,平时以啮齿类动物、小型兽类和昆虫为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民警提醒,市民如遇到受伤或迷路的野生动物,不要私自捕捉和驱赶,应当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向林业部门求助。

上游新闻特约摄影 张瑜洋 邹勇 摄影报道

投稿邮箱:syxw@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