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夏天,秦基伟告别了征战3年的朝鲜战场,回国准备到昆明军区担任副司令员。但在去云南之前,秦基伟要拜访一位他从未见过的英雄人物,而这位英雄人物正是当时在北京接见秦基伟的毛主席。

毛主席在接见了秦基伟,相互寒暄一阵后,忽然向秦基伟问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上甘岭的美国佬,究竟好不好打?”而秦基伟的回答,既真实地反映了上甘岭战斗的激烈状况,也让每一个中国人在当时都感到振奋不已。那么,面对伟人的问题,秦基伟的回答究竟又是什么?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基伟)

虽然秦基伟在1927年就参加了红军,但是直到1953年的夏天,他还是未曾和毛主席会面。第一次和伟人见面,让他既感到兴奋,又感到紧张。在沙发上等了一会儿后,他便看见伟人从屋内走出,秦基伟立马站了起来,向伟人敬礼:“主席,我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向您做出汇报!”

主席微笑着秦基伟向秦基伟挥了挥手,示意他不必太过拘谨:“你们第十五军入朝作战这么久,又打了大胜仗,实在是辛苦你们啦!”在主席口中,所说的“大胜仗”,正是1952年10月,由秦基伟指挥的第十五军参与的上甘岭战役,这一场战役不仅让6万联合国军损兵折将,而且让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时间也大大提前。秦基伟回国接受主席召见的时间是在1953年的6月16日,而距离后来朝鲜战争的正式停战,只有41天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甘岭英雄阵地)

而秦基伟却对主席的夸奖感到十分不好意思,谦虚地对毛主席说:“我们志愿军保家卫国,哪敢说什么辛苦,能打了胜仗,还是主席您和军委指挥得好!主席您定下的零敲牛皮糖战术,确实是帮我们真的打了大胜仗!”

那么,在秦基伟口中帮助志愿军打了大胜仗的“零敲牛皮糖战术”,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战术呢?原来,在1951年的五次大规模战役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在朝鲜战场上进入了相持不下的阶段。在那个时候,也刚好快到朝鲜战争爆发一整年的时间。为了让志愿军在后来的战争中能打更多的胜仗,身在国内的毛主席时常听取入朝作战将领们的阶段性报告,在1951年5月,解方、陈赓就向毛主席做出了朝鲜战场上的报告总结,在报告中指明了虽然我军在五次大规模战役中屡战屡胜,但美军那边却装备、后勤占优等一系列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听取了解方、陈赓的报告后,毛主席弹了弹手指间的烟灰,说:“既然美军现在在装备、后勤上占优,那么我们志愿军就更心急不得。志愿军现在每个军,能够彻底消灭美军一个营就可以。如果有必要,那就可以一次再多调动三、四个军,这样轮番作战,不断削弱美军有生力量,等到1952年,我们就可以发动大规模攻势。”

为了让将领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战法,毛主席把自己的这个建议比喻作“零敲牛皮糖”。牛皮糖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小吃,是用糯米和麦芽精做成的糖块,吃起来非常粘牙,一口咬下去吃不动。但如果用勺子一下子一下子敲着吃,那么一大块牛皮糖就能慢慢被啃得动了。解放、陈赓纷纷被毛主席的智慧所折服,于是便把这个战法带到了朝鲜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民间美食“牛皮糖”)

而在上甘岭战役中,秦基伟正是运用了毛主席“零敲牛皮糖”的办法,让在上甘岭作战的12军和15军,在美军防守的薄弱地点进行轮番反击,既保障了这两支部队的作战士气,也让美军在两支部队的轮番进攻中伤亡惨重。

再回到毛主席和秦基伟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在听了秦基伟对“零敲牛皮糖”的战法连连夸赞后,主席接下来便询问道:“你觉得,上甘岭的美军好打吗?”

对于这个问题,秦基伟的回答是:“美军在上甘岭上,有两个优势和三大劣势。优势是装备好,有制空权;劣势是一怕夜战,二怕近战,三怕死。”从上甘岭战役的实际情况来看,秦基伟的这一番回答,可以说是对美军最客观、最中肯的评价,而这个评价也是秦基伟入朝作战3年的经验积累出来的,更是志愿军15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打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甘岭战役)

在进行1950年到1951年的五次大规模战役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入到了相持的阶段,美军在这个时候知道已经不可能彻底战胜中国人民志愿军,因此便在1951年和志愿军开展了第一次停战谈判。但是,谈判却因战俘交换、阵地划分等原因宣告破裂,于是美军决定将再次发动一场大规模战役,来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的筹码,最终美军把扭转战争局势的地点划在了上甘岭。

在美军最初的作战计划中,攻打上甘岭仅需要付出200人伤亡的代价,并且只花费6天的时间。但是,志愿军在阵地上防守的顽强程度,却大大超出了美军的预料:在争夺上甘岭597.9高地的过程中,志愿军需要爆破高地东侧的一个地堡。但是,这个地堡的火力非常猛烈,当时负责爆破地堡的八连战士两次爆破均未成功,负责掩护爆破战士的机枪手赖发均也是因为火力身负重伤。然而,顺利爆破地堡是志愿军当时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危急时刻,机枪手赖发均奋不顾身地冒着敌军凶猛的火力,自己身上带着一颗手雷,最终和美军的地堡同归于尽!地堡爆炸的战火模糊了战士们的双眼,也让地堡内外的美军感到震撼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甘岭英雄机枪手赖发均)

经过志愿军一系列的英勇战斗,美军在夺取上甘岭表面阵地的战斗过程中并没有取得任何便宜。秦基伟在评价上甘岭的第一阶段战斗时,感慨过:“我军在第一阶段的伤亡很大,但敌军的伤亡更大!”而另一边的美军指挥官克拉克、范特里特在总结第一阶段的战斗时,也曾作出过这样的评估:“事实证明,用200人伤亡的代价,花6天时间取得上甘岭阵地的计划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果第一阶段进攻的美军没有穿防弹衣,那么我们的伤亡将不可估量。”

但是,在夺取表面阵地中吃了亏的美军并没有打算放弃拿下上甘岭阵地,而是采取了对志愿军阵地进行大规模轰炸的战术,也就是美军的“范特里特弹药量”。为了拿下上甘岭阵地,美军甚至不惜“少爷兵”航空兵的性命,让P-51战斗机进行低空俯冲轰炸。但即便美军使出了吃奶的劲,我军却依然固守着坑道阵地,并且在美军的火力轰炸结束后立即一边应对涌上来的敌军,一边用工兵铲对坑道阵地进行修补。但是,我军在美军的火力轰炸中并不是一直静静等待着美军的进攻,而是时刻把握战争的主动权,趁着美军麻痹大意,对美军进行反攻。比如2号坑道里的四连指导员赵毛臣,就在美军的火力轰炸结束以后对美军部队进行了前后十一次夜间突袭,这让一直害怕夜里打仗的美军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甘岭优秀指导员赵毛臣)

志愿军除了经常用美军害怕打的夜战来袭扰美军外,更经常在战斗的危急关头与敌军开展白刃战搏斗,用尽最后一丝力量也要守住阵地,威慑敌军。在争夺上甘岭537.7高地的过程中,志愿军以一个连的兵力就拖住了韩军一个营兵力的三路围攻,并且还把人数上更多的韩国军队打得节节败退。韩国军队见自己不能取胜,就只好呼叫美军空中支援,用20多架B-26轰炸机对我军阵地投放凝固汽油弹。在一片如地狱般的火海中,志愿军依然坚定不向阵地后撤半步。在韩国军队趁着美军的火力优势打上来的时候,志愿军更是和韩国军队开展了长达20分钟的白刃战,让韩国军队落荒而逃。更有一名叫孙子明的战场伤员,在战场上倒下后,发现自己被二十多名美军包围,就耗尽了身上的最后一丝力气,点燃3颗手雷和美军同归于尽。

正是因为上甘岭战场上一个又一个的英雄故事,才让我军最终夺取了这场艰苦战斗的胜利。毛主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向秦基伟感慨道:“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下的奇迹!”

在听说了秦基伟对上甘岭战场的报告后,毛主席说道:“美军装备好,制空权好,在外人看来,是一头钢老虎。但是在上了朝鲜战场上,也不过就是一只纸老虎嘛!”秦基伟点点头,说:“您曾经说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主席应答道:“依我看,美军是钢多气少,中国是钢少气多。”

毛主席是究竟怎么得出“美国看起来是钢老虎,实际上是纸老虎”的论断呢,其实在抗美援朝之前,也就是解放战争的时候毛主席就已经做出过这样的论断了。当时,蒋介石依赖着美国的援助,不仅占据着全国76%的面积,有着3.39亿的人口统治区,而且更有美国支援的现代化海军、陆军、空军等武器装备。一面是坦克、装甲车和飞机、大炮组建的钢铁之师,一面是小米加步枪的人民军队,这怎么能打赢呢?当时美国记者斯安娜·斯特朗也抱着这样好奇的心态,采访过毛主席,却发现毛主席是格外地自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决定能不能打赢胜仗的,不是武器和装备,而是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与美国女记者斯特朗)

而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更加论证了毛主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点,靠着飞机、大炮等先进武器,进行非正义战争的美国军队,最终没能战胜靠着炒面加步枪的人民志愿军。血肉之躯,以御钢铁,这听起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我们的人民志愿军,确实创造了这样的神话。

后来,毛主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被国内外的翻译官用英语翻译过来,让“纸老虎”一词传遍的大江南北。一开始,在英文的词典中并没有“纸老虎”这个称谓,当时负责翻译毛主席语录的余光生等人想要用英文中已有的“稻草人”一词取代纸老虎,毛主席得知后严肃地说:“这样翻译可不行,我们就是要让世界人民看到,美帝国主义虽然看上去是张牙舞爪的一头老虎,但它就是纸糊的,翻译成稻草人,反而没有了灵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秦基伟回国的41天后,朝鲜战争正式结束,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最终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破。而在朝鲜战争结束的3年后,毛主席再次写下《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一文,纪念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时至今日,这段语录依然振聋发聩:

“我们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是从战略上来说的。从整体上来说,要轻视它。从每一局部来说,要重视它。它有爪有牙。要解决它,就要一个一个地来。比如它有十个牙齿,第一次敲掉一个,它还有九个,再敲掉一个,它还有八个。牙齿敲完了,它还有爪子。一步一步地认真做,最后总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