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川智能创始人、CEO 王小川

成立408天,王小川团队加速推进 AI 超级大模型和超级应用成果。

5月22日下午,王小川创立的 AI 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在北京发布全新Baichuan 4系列模型,以及百川首款懂搜索的 AI 助手“百小应”。

其中,Baichuan 4模型相较Baichuan 3 在各项能力上均有极大提升,其中通用能力提升超过10%,数学和代码能力分别提升14%和9%,基准评测中,模型能力位列国内第一。同时,Baichun 4还具备多模态能力;而首款AI应用“百小应”不仅支持多步搜索、智能定向搜索等能力,而且希望让 AI 从工具变为伙伴,逐步具备完整能力。

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表示,当前百川模型技术发展很快,新的Baichuan 4模型处于中国领先位置,尤其中文全球最好的位置。“如果有新的产品的话,我们今天发布的Baichuan 4就能把第一位置给夺回来”。

谈及近期大模型价格战,王小川对钛媒体App表示,价格免费是优势,但不一定是竞争力。To C是建立影响力的一部分,既有超级模型又有超级应用是做商业化成功失败的重要条件。而在市场规模和覆盖层面,中国的市场C(消费)端就比B(企业端)端大10倍,美国做ToB是特别好的生意。

“在互联网时代,C端体现的是广告模式,那么现在,我们认为是看你干什么事,如果你还是做成“导流”的话,你是可以有这样一个商业模式,然后付费的话比较不好,其实就看你怎么能够走出原来只是工具这样一个属性。大家对工具买单确实是不够的。所以我认为,C端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C端还是互联网原来模式里面,但可能由于像搜索、信息流太耀眼了。而从健康上的话,直接付费是最终、最健康的一个模式。超级模型+超级应用的‘双轮驱动’是一个正确的商业化理念。”王小川表示。

王小川认为,免费之后,整个To B市场会繁荣的更快,因为大家更愿意尝试使用这个模型,价值空间是有的,但尾部公司会退出这个赛道。“涨潮退潮最后才会有珍珠,但一定有它的一种泡沫在这里,会加速泡沫周期,也让它变得更加繁荣,这是商业里面必然出现的一个事情。”

王小川强调,“我觉得这件事情对我们而言,就是别掺和进去”。

400多天发布13个模型,王小川团队发布其首款AI应用“百小应”

据悉,百川智能创立于2023年4月10日,由搜狗公司创始人、前CEO王小川创立,旨在打造中国版的OpenAI,构建中国最好的大模型底座,帮助大众轻松、普惠地获取世界知识和专业服务,并在医疗、互联网等领域应用落地。

人才方面,其核心团队由搜狗、谷歌、腾讯、百度、微软、字节等科技公司的 AI 顶尖人才组成。目前百川智能的团队规模已经超过24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8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司成立400多天里,百川智能以月度为单位相继共推出12款大模型,包括Baichuan-7B/13B、Baichuan2-7B/13B、Baichuan3系列、Baichuan-53B、Baichuan2-53B、Baichuan2-192K、Baichuan2-Turbo、Baichuan-NPC等,涵盖开源、闭源、学术科研、国产算力等多个维度。

融资方面,截至目前,百川智能已公布首轮和A1轮战略融资,融资总额已超过3.5亿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阿里、腾讯、小米、深创投、基石资本等机构。

百川智能赞未透露当前具体估值,仅表示融资后公司跻身于科技独角兽行列。根据一般定义,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约合72.66亿元)。

此次发布Baichuan 4大模型,是一款多模态千亿级大模型,而且在各项能力上均有极大提升,领先Gemini Pro、Claude3-sonnet等其他多模态模型。

而且,百川智能还宣布开放Baichuan 4、Baichuan3-Turbo、Baichuan3-Turbo-128k、Assistant API四款API。

与此同时,百川智能还发布了首款AI应用“百小应”,很好地融合了Baichan 4行业领先的通用能力与百川智能前沿的搜索技术,具备多步搜索、智能定向搜索等能力,将百小应打造成一款懂搜索、会提问的AI助手。

百川智能认为,不同于信息时代工具属性的产品,大模型创造的是新物种,让AI从工具变为伙伴。虽然受限于模型能力,当下的AI应用还无法完全做到如同人一样,能够使用工具、会思考、有情感等,但随着模型能力的持续提升,相关应用一定会逐步具备完整能力。

除了强大的搜索和提问功能以外,用户还能在百小应中上传PDF、word文档,或者直接输入网页链接(URL),阅读并分析书籍、报告、学术论文等长篇内容,仅用一分钟便能读完上市公司财报。在Baichuan 4多模态能力的支持下,用户在提问的同时还可以同步上传图片,对图片内容进行解读,或者将图片作为补充材料,获取更精准的回答;并且它还支持用户通过语音的方式进行交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王小川认为,目前百小应的实际效果没有达到他想要的“超级应用”状态。但是,今天发布应用不晚,而且是太早了,所以需要不断打磨,预计年底之前有一个产品效果。

“百小应和我要的形象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我还是希望通过双轮驱动,使得信息、经验都融汇在一起,使得应用生态能够健康发展。”王小川表示。

另外,百川智能还推出全新的MaaS+AaaS服务。MaaS版块由基座模型组成,分为旗舰版和专业版。旗舰版将全量开放Baichuan 4的各项能力,Baichuan 4不仅拥有国内第一的中文能力,并且具备行业领先的金融知识和问答能力。而且,百川智能在Baichuan 4基础上针对Agent构建推出的API接口Assitants API,目前,Assitants API现已正式开启公测。

王小川:开源模型代表先进生产力,闭源、开源会长期存在

会后交流时,大家问的最多的都是关于价格战、营销战打法。

对于竞争对手在互联网的营销过猛话题,王小川回应称,有些企业为了获客一个用户花200块钱,这不包括获客之后提供服务的费用,有些人对今天大模型行业(这种增长模式)中间的部分厂商是“蛮有质疑”的。他理解这只是竞争过程中大家尽快拿下一轮融资的举动,但这并非健康状态。

“接下来百川也会公布我们融资的情况,我们手上有足够的资金,我不是通过立马发一个东西出去,不健康的状态,去拉下一轮的融资。因此我们会走得更健康一些,会把我们的精力在产品价值的体现,我们认为我们团队是足够多的历史经验的。什么是好的产品,好的产品出去之后一定会得到用户认可的,跟今天的同行是不一样的,这个产品发布之后,肉眼可见会进入后一个时期。”王小川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到超级应用范围,王小川透露,300万至2个亿的下载使用量可能是他理想当中的状态,但目前kimi、豆包、百度文心一言都没达到这种效果,文心一言没有解决用户对 AI 应用的需求。他还认为,ChatGPT也不是一个理想中的超级应用,而OpenAI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包括您刚才提到的文心一言,我觉得它还没有百度文库收入多,我写个东西卖给你这个收入会多很多。今天API收入和模型本身的收入,都不叫成功实践,不是我们要追赶和类比的情况,我们认为这两个东西今天不是最性感的商业模式。文心一言也好,ChatGPT也好,都不是。”王小川称,如果把对话框和复杂功能都往里面放“会作死”。

“什么都往里放,你不知道它是干嘛的。”王小川称。

问到阿里、字节、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价格战带来的压力,王小川认为,他们和百川情况不一样。这些企业降价大家太看好未来。而且这个模式确实很熟悉。跟之前的滴滴美团不一样,因为那个时期价格战或补贴背后带有网络效应,商业模式在改变生产关系,所以那个是建立双边网络效应,而这次降价是B端,更像“四小龙”(商汤、旷视、依图、云从)的降价方法。但百川属于C端玩法,因此这并不像C端,这次不是生产关系改变,而是直接做生产力供给,将AI直接供给生产力。

“我帮他们想一下,大家实在太看好这个时代的前景,不愿意失去任何机会,宁愿0价格也要进来入场,我觉得侧面反映了大家对这个时代AI能力有足够的憧憬。第二,降价我认为核心要看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如果你是做ToB服务的时候,你降价最后卖的不是模型本身,卖的是整套云服务,所以云厂商是比较偏传统的服务模式,进到一个新的战场。所以降价仅限于云服务厂商的动作。这个事情也挺熟的,像之前四小龙做ToB的时候大家也变成这样,有限场景打价格战,实际上对创业公司而言,已经走出他们的射程。今天大家为什么会特别重视降价,对这个比较敏感,在我们来看不是参与价格战,而是不把这样一种商业模式当成你的重点位置,如果商业模式建立的是API公开的服务理念,这样情况下,这不是一个创业公司本身该干的,也不在我们双轮驱动的理念里。”王小川称。

王小川坦言,“我也是吃瓜看热闹,我觉得跟大家其他人的心境是一样的。”

对于百川超级应用具体范围,王小川向钛媒体App指出,突破点应该有职业理念,并不是只有数据密度,所以今天报川其实先做一些基本功课,能够去访问、搜索,以及一些组件类型工作。但他没有透露未来具体的更新迭代方向。

王小川还认为,目前每一家大模型企业选择的路径是不太一样,有的是先把模型做起来,有些是应用,方向是不太一样的。上海有一家将模型跟应用做成两个公司,我觉得也可能会出问题。模型和应用平衡,这是每个公司最顶层战略要考虑的问题。

谈及开源,王小川认为“开源不是落后”,开源对大模型是很有帮助的,闭源、开源都会长期存在。

尤其像国内大厂的开源,像阿里开源、Meta开源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像有的老板讲的开源打破闭源。我认为开源对现在的大模型是非常有帮助的一件事情,闭源、开源都会长期存在。开源也跟刚才讲的云厂商是一个理念,只不过云厂商现在卷得比创业公司还厉害。”王小川称。

王小川认为,“在模型探索当中,从0到1的突破,美国从资金的储备也好,还有他们科学家的文化也好,是比国内会强很多。所以在探索的道路里确实成本会很高,可以简单讲,每一次重大的技术突破,都是美国引领的,因此在这里面他们做到了,我们再去跟,在模型上有GPT4、GPT4o的发明之后,我们再去跟,能使得我们能大大降低国内成本的投入,这样能把精力更多放到往下怎么能把用户端做好。所以在国内是要需要做平衡。我的基本判断,用同一代模型,百川更有机会把超级应用做出来,而且我们在应用端有这样一个储备,这是我认为跟在美国背后从应用上往前走的中国的做法。”

据透露,未来,百川智能将推出零代码Agent(代理)创建平台产品,让业务人员通过自然语言的方式,也能创建Agent,更好赋能企业智能化。

王小川强调,他相信,未来模型成本会降低特别多,也许今天亏钱,再过一年不亏钱,这种情况大厂也不是考虑短期亏损的问题,而是考虑未来预期有没有机会模型降到足够便宜,并不只是揽客。模型降价、推理成本降低是一种技术进步。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胡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