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山西一所军区的军械库中,一位独臂老人在看守着军械库中的重要装备时,突然接到了北京周恩来的命令,周总理希望老人能到北京参加中南海授衔仪式,老人不好推脱,只好启程前往,只是没想到,一到北京,老人就被授予了开国少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老人名叫苏鲁,虽然表面上只是一位看管军械库的仓管员,但实际上,苏鲁曾任山西省军区长治军分区司令员,在战争年代苏鲁立下过累累战功,只是战争结束后,苏鲁“降级”成了团级干部,这才在军械库当了仓管员。

那么,苏鲁为什么会被“降级”?被“降级”后,苏鲁又为何能“越级”被授予上将军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鲁将军

1902年苏鲁出生于湖南浏阳,和大多数开国将领一样,苏鲁也是贫农家庭出身,苏鲁出生时正值晚清时期,当时社会动荡,百姓生活艰难,所以苏鲁从小就吃尽了生活的苦,但越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苏鲁就越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15岁那年,苏鲁背井离乡到长沙寻找谋生的手段,刚开始苏鲁梦想着用双手改善生活,用汗水致富,所以他就和老乡王震一起租了辆黄包车,两人一个白天拉车,一个晚上拉车,当时谁也没料到,几十年后他们二人都成了开国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震

拉黄包车的日子非常辛苦,而且也挣不到什么钱,两人没日没夜的跑了几年,却始终也跑不出贫穷的生活,就在苏鲁苦熬人生的艰难时光时,长沙街头一位身着长衫、身形高大的书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就是毛主席。

1926年,毛主席在长沙考察期间,发表了题为《工农商学联合的问题》的演讲,演讲中毛主席指出:“国民革命是各阶级联合革命,但有一个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一切都要靠农民问题的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毛主席的演讲字字珠玑,虽然声音并没有那么洪亮,但每一个字都仿佛能穿透心肺一般烙印在苏鲁脑海中,听完毛主席的演讲之后,年幼的苏鲁终于意识到,想要对抗贫穷的命运,就要凝聚起劳苦大众的力量,要勇于斗争,从那时起,苏鲁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革命之路。

参加革命的那些年,苏鲁一边积极参与战斗,一边认真汲取新的知识,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苏鲁很快脱颖而出,不仅成了长沙工人运动的先进人物,还组建了湘东游击队,在老家浏阳参与武装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民兵

1930年,苏鲁因在军中表现出色,升任营长,后来又一路升至团长,由于屡立战功,苏鲁在军中建立了非常高的威望,而更让苏鲁觉得欣喜的是,他的上级就是曾经和他一起拉黄包车的王震。

1935年长征开始后,苏鲁亲率队伍踏上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得益于从小的苦难生活,面对一路上的生死难关,苏鲁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等到顺利抵达陕北以后,苏鲁又马不停蹄的进入抗大学习,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就这样,苏鲁很快成长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苏鲁不仅在战场上勇猛无双,屡立战功,对待部下也是呵护有加,只要听到自己的队伍中出现了不公平的事情,苏鲁总会第一时间提起驳壳枪,然后对身边的人说:“让我看看去!”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后,位于抗日前线的阎锡山主动向我党投来橄榄枝,希望让晋绥军和我军共同组成“山西新军”抵御外敌,我党出于国家危亡的局面考虑,同意了阎锡山的建议,并派遣苏鲁率队前往山西,与晋绥军合力抗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阎锡山

只不过新军组建之后,内部却出现了很多不可调和的问题,我军向来治军严明,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宗旨,不管何时何地都以群众的利益为首要任务,因此我军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

但晋绥军并不是如此,晋绥军内部混乱不堪,很多军官还带头欺压百姓,旧军阀的军官排挤我军更是常有之事,因此我军来到山西后处处受制,一些晋绥军军官还常常联合起来给我军制造“下马威”,对此,苏鲁怒不可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绥军

一次,“新军”准备上前线迎敌时,我军三名政工人员因为要去墙上写抗日宣言没有跟上队伍,等到三人一路小跑好不容易跟上队伍时,不想却被几名国民党军官当场抓住,然后以所谓的“触犯军规”为由宣布将三人就地处决。

面对这种情况,向来嫉恶如仇的苏鲁再也忍不住了,他立刻站了出来据理力争,质问这些国民党军官,他们三人为抗日做宣传何错之有?这么不分青红皂白,岂不是让广大军民寒了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宣传

但苏鲁的质问并没有让几名国民党军官有所收敛,为首的徐继章甚至命令身边的亲信不必理会苏鲁,赶紧开枪执行命令,对此苏鲁没有半分犹豫,当即大喝一声,然后掏出枪对准了徐继章,随着苏鲁的一声怒吼,队伍中有近半数的士兵跟着抬起了枪口,对准了徐继章。

这件事让徐继章在军中的威信降至冰点,很快徐继章便离开了“新军”,而苏鲁则因为敢为战士们说话得到了战士们的普遍拥戴,后来苏鲁带领“新军”在抗日前线屡建奇功,期间阎锡山多次增派军官到“新军”中,想要夺回“新军”的控制权,但战士们早已认定了苏鲁,阎锡山所派之人均未翻起浪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在山西前线对抗日军三年,苏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军事能力,三年之后,苏鲁一跃成为山西新军第25团团长,从一名普通的黄包车夫,到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虎胆将军,苏鲁在军中的威信达到了巅峰。

1940年百团大战爆发后,苏鲁又亲率三营参加围歼关家垴号称精锐的日军冈崎大队,在这场战斗中,苏鲁以前所未有的战斗姿态在战场上十五次出击,十五次获胜!这样的战绩即便在我军之中也非常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苏鲁已经成为第18兵团第62军184师副师长,阎锡山从太原逃走之后,留下了6个军共17个师,约7.2万余人的守备军在太原,想要解放太原,就要先解决这些遗留的守备军,很快苏鲁就受到了向太原进军的命令。

阎锡山在太原经营了几十年,虽然晋绥军的战斗力一般,但城内的各种防御工事却异常牢固,很多地方都是易守难攻,尤其是红房子据点,由于该据点前面是一片空地,没有任何遮挡,敌人还修筑了很多碉堡,我军战士进攻时无处躲藏,一时间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太原

见此情况,苏鲁当即从指挥所走了出来,然后提起驳壳枪就奔向了战斗前线带头冲锋,但敌人提前在地上埋了很多地雷,苏鲁带队冲锋的时候,不少战士踩到了地雷壮烈牺牲,就连跟着苏鲁一起冲锋的政委也未能幸免。

苏鲁也同样身受重伤,在冲锋的过程中,苏鲁右边的胳膊不慎被地雷炸断,但当时战事吃紧,苏鲁也顾不上右臂的伤,直接扯了一块布裹住胳膊之后,苏鲁就又站起来带队冲锋,就这样经过几次冲锋之后,敌人终于支撑不住放弃了抵抗,红房子据点被成功拔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战斗结束后,支前民兵赶到了现场,准备将重伤的苏鲁抬到战地医院救治,但苏鲁却拒绝了,因为前面有更多比他还需要救治的同志,在苏鲁的坚持下,支前民兵只好奔向前方营救其他的战士,而苏鲁则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从此成了独臂将军。

建国之后,苏鲁因为功勋卓著被派往长治军分区担任司令员,但当时军队体制尚不完善,有很多事情需要苏鲁处理,工作繁重耗费精力,再加上苏鲁经常熬夜处理军中事务,导致他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955年年初,领导考虑到苏鲁身上有旧伤,年纪也逐渐大了,不适合在军中继续劳累,因此建议苏鲁离职休养,好好享受晚年生活,防止旧伤恶化。

听到这个消息,苏鲁的内心是很难过的,毕竟在部队待了几十年,突然要离开了,他的心中难免有不舍,不过苏鲁也知道领导是为了他的健康着想,因此接到命令后,苏鲁也答应服从领导安排。

但苏鲁却不想就这样离开部队,他还想继续服务于军队建设,为了不让领导们担心,苏鲁主动提出去看管仓库,活不累,还能继续留在部队,一举两得。

对于苏鲁的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我党备受感动,所以领导们经过讨论之后决定,让苏鲁到军械部495仓库担任仓管员,平时就维护一下军械即可,不会太劳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械库

就这样,苏鲁成了一名仓管员,虽然军械库不大,但苏鲁却非常忙碌,因为担心武器的稳定性,苏鲁每天都要检查好几遍,确保战士们在使用时不会出现问题,看到已经五十多岁的苏鲁还这么努力的工作,其他同志也深受感染,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军队的建设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而就在苏鲁忙碌于军械库中时,北京的命令突然发了过来,让他即刻启程前往北京,到北京之后苏鲁才知道原来让他参加中南海授衔仪式,那一天,周总理挽着苏鲁那轻飘飘右边衣袖,郑重的对苏鲁说:“我代表人民感谢你,授予你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