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中国产能过剩”荒谬论调,前不久拜登政府不顾国内外反对之声,宣布在特朗普时期对华301关税基础上,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等涉及约18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进一步加征关税,意图挑起与中国的“关税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耶伦

与此同时,美国也没有打算在经济遏华领域与中国“单打独斗”,美财长耶伦于本周二访问德国工业重镇法兰克福,其发表讲话时再度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调,喊话欧盟共同应对,说美国与盟友必须以团结的方式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制造业实力,否则自身产业将陷入危险。

不出意料的是,耶伦对中国输出了一番暴论之后,转而又开始为自己的言论辩护,声称“美国无意执行反华政策,但中国‘产能过剩’可能会威胁世界各地工厂的生存,美国调整关税是一种战略性和有针对性的举措”。

然而耶伦如此卖力的拉拢盟友共同应对“中国产能过剩”,欧盟方面却对此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就连一向立场极端亲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都在一场会上强调欧盟不会依照美国的做法加征对华关税,还暗示就算对华加征关税,欧盟也不会超过美国的加征税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德莱恩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都知道欧盟面对美国一直是一副亦步亦趋的姿态,冯德莱恩上台以及俄乌冲突爆发进一步冲击欧盟的安全观之后,这种依赖趋势变得更加严重,欧盟基本上失掉了作为世界一极的重要性,几乎与美国“穿着一条裤子”。

现在耶伦亲自跑到德国,拉拢欧洲盟友参与经济上围堵中国的政策,结果欧盟非但不乐意买账,而且还从素有“美国驻欧总督”之称的冯德莱恩口中,说出“不会跟随美国”的话,简直超出了所有人预料,难道说欧盟意识到了自己应该是世界一极,不应该是美国附庸的问题?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欧盟想摆脱美国附庸的地位,就会事事都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可冯德莱恩只是说不会追随美国的做法,但并没有说不会对华加征关税,这在本质上还是顺应美国意愿的做法,只不过碍于德国坚持与中国合作,以及法国抵触美国干涉欧盟内政的态度,稍微有所收敛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克龙和朔尔茨

要知道冯德莱恩正在追求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一职,必须要争取德国和法国两大欧盟巨头的支持,但德国总理朔尔茨两度访华寻求合作,肯定反对欧盟与中国发生经济冲突,冯德莱恩倘若赤裸裸地说要配合美国经济围堵中国,势必得不到德国的支持。

法国总统马克龙则非常看不顺眼冯德莱恩,早就动了将之换掉的心思,目前马克龙已基本上将两人的矛盾公开化了,就差指名道姓指责冯德莱恩是“欧盟内鬼”,这种情况下,自然冯德莱恩要表现的“看重欧洲利益”一些,以尝试挽回马克龙的支持。

其实从现实角度考虑,如果冯德莱恩真的考虑到了欧盟的利益,压根就不会考虑对华加征关税的问题,因为中欧贸易庞大且产业互补,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对双方没有任何好处,更何况中方也不会对美国乃至欧盟损害中国企业利益的做法放任不管,势必会做出相应的反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欧关系

中国欧盟商会日前在其社交账号上宣称,从内部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可能考虑对配有大排量发动机的进口汽车提高临时关税税率,这一潜在的举措一旦落地实施,将对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产生重大影响。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中国欧盟商会所说的“潜在措施”,大概率就是中国对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回应,同时正如中国欧盟商会的担忧也并不是渲染紧张氛围,如果有关消息变为现实,美国汽车工业必定会面临严重冲击。

对于美欧来说,大排量汽车和摩托车是其汽车工业的现金奶牛,而中国市场又是最重要的现金池,如果产品竞争力遭到严重削弱,想在中国市场上继续赚钱就很难了,用句不太略显夸张却贴近事实的话说,就是中国这一举措一旦落地实施,等同于直接切到了美欧的大动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汽车工厂

现在拜登政府已经对中国商品实施了加征关税政策,中方一旦开始推进反制,美国必然是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那一个,而欧盟暂时还对中美“关税战”保持着观望态度,但也有跃跃欲试的迹象,倘若欧盟不珍惜“回头是岸”的机会,非要配合美国经济围堵中国,可以很确定的说必然会被中方拉“清单”予以反制,到时候就会面临得不偿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