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学专业与畜牧养殖毫无关联,打拼8年后却成为能给羊听诊、看病的专家,他就是宝鸡市陇县有着“山羊卫士”之称的“90后”李博。5月22日上午,2024全国农民报全媒体调研采访团一行,来到陇县东风镇夏家湾村的秦羊奶山羊养殖场,听李博讲述了他的创业和致富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博介绍他的山羊养殖经历。

2015年大学毕业后,李博曾做过一段时间销售工作。一次偶然机会,他听说陇县把奶山羊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首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在政策启发下,李博萌生了返乡养羊的念头。

“一开始心里也没底,毕竟我学的是财务管理,对养殖基本上一窍不通。”李博告诉记者,尽管专业不符,但无论是县里的政策导向,还是巨大的市场前景,都让他确认“养羊是一条可以发家致富的路子。”

随后,李博开始建设羊场、钻研山羊养殖技术,并与省、市畜牧部门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关专家取得联系。

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被一个一个攻克,李博养殖的山羊,从300只扩大到400只、600只……数量扩充的同时,产奶效率也得到提升,单只母羊从每天产奶2公斤,逐渐提升到3公斤,效益越来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博养殖场的山羊。

养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几年前,养殖场一次补栏了1600只羔羊,如此大规模集中补栏,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李博说,如果按照一般方法养殖,羔羊的成活率会低于70%,这意味着大批羔羊可能会死亡。如何提高成活率,成了摆在李博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那些天每天找专家和技术部门,自己也做了各种尝试。”李博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熬,终于找到了办法:建起一座“保育室”,调节好室内温度,将羔羊分批次进行人工哺育。“就像医院养早产婴儿一样,不过我们是批量化管理。”最终,大部分羔羊“安全”度过危险期并顺利成长。事后,李博认真总结经验并上报,这项人工哺育技术也在全县得到推广,“使用这项技术,羔羊的成活率能提高到90%以上。”

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善于总结学习的李博,已经熟练掌握了山羊的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以及科学化饲养管理等技术,给羊听诊看病“不在话下”,这与他所学专业也“渐行渐远”。“不能说财务管理一点用没有,毕竟做企业也需要财务知识。”李博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殖场环境优美。

李博的秦羊奶山羊养殖场占地120亩,羊舍14栋,秦山羊800只,另有4000平方米的精料库、干草棚、青贮等配套设施,以及挤奶机、TMR饲喂机、贮奶罐等各类生产、饲喂、储运设备等。日产1吨左右的鲜奶,被统一送往该县最大的乳企——和氏乳业公司进行深加工,加上羊种培育和羊粪等收入,2023年养殖场营收超过150万元。

不仅自己致富,李博的养殖场还成为当地山羊养殖培训基地,目前已累计培训400多人,其中有20人像李博一样,建立了养殖场,走上致富路。李博告诉记者,他的养殖场原本设计存栏量是5000只,但目前只有800只,“很多人在这里学了技术,觉得我们这里养殖的山羊品质好,培训结束后,就直接把羊羔买走了。”

现在,李博还参与创建了陇县山羊协会,协会为养殖户统一收购羊奶、供应草料,提供山羊的疾病防控、疫苗接种、人员培训等服务。很多养殖户遇到技术难题尤其是山羊的健康难题,也会给李博打电话求助,李博总会尽力帮忙解决,由此李博得到了“山羊卫士”的昵称。

“希望自己的养殖场能够顺利办下去,也希望能带动、帮助更多养殖户走上致富路。”谈及山羊养殖和未来发展,李博满怀期望。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志浩 发自陕西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