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图、中图:姚健在打理店铺生意。  右图:姚文吉(中)在老店时的留影。  右图由姚健提供,其余为记者吴涛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记者 吴涛

在姑苏区凤凰街一个口袋公园旁,有一间不大的门面,里面摆放着坦克、飞机、军舰、汽车、摩托车等各种模型。对附近居民来说,柜台里展示的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模型店老板姚健,是位30多岁的小伙子,这家店是他从父亲手中接过,在开店的30多年里,店里卖出了数不清的模型,从坦克到战舰,从四驱车到高达,也见证了许多男孩的“模型梦”。“六一”儿童节要到了,说起自己的童年和店铺的故事,姚健打开了话匣,他觉得这家店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卖模型本身,而是成了模友们的“阵地”,更是大家回忆童年的地方。

没有电脑和手机游戏

用模型拼出童年记忆

20世纪80年代末,姚健的父亲姚文吉在东中市一带开了家杂货店,以卖儿童玩具为主。有一次,老姚到上海、广州等地旅行,闲逛时发现这些大城市的孩子都聚集在街头,围着桌子摆弄一堆塑料零件,经过几个小时的拼装,这些零件成了飞机、坦克、汽车……

姚文吉打听得知,这些塑料零件叫拼装模型,当时大部分产自日本、韩国等地,刚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而模型与儿童玩具不同,很多精细的零部件需要花精力去黏合、拼装才能完成。这些模型以军事装备为主,也有民用汽车、轮船、摩托车等,很受学生和年轻人欢迎。看过几次模型产品展销会后的老姚觅得商机,回到苏州就把自己的店改成了模型专卖店。

刚开店的时候,是模型行业的黄金时期,苏州的各家模型店都发展得不错。一些大型商场柜台里也有很多模型销售,就连学校周边的小卖部、杂货店里,都能看到各种模型的影子。年幼的姚健当年也时常帮父亲看店,“那时,很多中学生每天都会来,看一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模型。那是苏州模型市场最兴旺的时候。”

姚健说,那时没有电脑和手机游戏,很多年轻人更愿意花时间来玩模型。对军事装备很感兴趣的军迷会通过模型去了解这些武器的构造和历史,也由此开始接触到模型。“十几年前,模友大多会选择购买‘上海环球’‘正福德’‘福州福万’这几个国产的较便宜的品牌。”如今,国产品牌模型厂商越来越多,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好。随着中国国防实力的提升和市场的扩大,“辽宁号”“歼20”等纯中国元素的模型,不少国外厂家都抢着做。“但是那个年代的一些经典的模型,依旧是几代苏州孩子记忆中的闪光点。”

做模型有情怀

故事说不完

在姚健的印象中,他家的模型店从东中市搬到凤凰街后不久,就迎来了第一次快速发展的机会。

20世纪90年代,一部名为《四驱小子》的动画片风靡校园,随后,日本田宫模型公司推出了漫画中的多款四驱车,这种可自己动手拼装、改装,电池驱动,在轨道上快速行驶的四驱车模型,很快在国内流行起来。那时每到周末,许多商场里的四驱车轨道前总是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每天要进行几十场四驱车比赛。姚健家的模型店拿到了某四驱车玩具品牌在苏州的总代理,还租了几个场地供四驱车玩家比赛,在店里,销量最高的也是各种四驱车和改装件。

姚健说,那时不少男孩人手一辆四驱车,他们也是因此开始接触模型。因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姚健总能第一时间拿到最新款的四驱车模型。他手里的四驱车总能吸引许多男同学羡慕的目光,有同学问他,这新款车在哪里买的?姚健总是骄傲地告诉他:“我家就是开模型店的,不用买!”那段时间,每次放学,姚健的身后总跟着好几个同学,去他家店里一饱眼福。

这几年,模型店又经历了一次搬迁,姚文吉因为年龄大了,把店交给姚健打理,平时和爱人还有儿媳抽空会在店里帮忙。几十平方米的店堂里,从中间到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模型包装盒,动漫类、军事类、原材料、工具等一应俱全。姚健大学学的是油画专业,他说:“艺术是相通的,模型其实也是一种艺术。”他随手拿过柜子里的一辆坦克模型说,“组装完成,只是完成了整个模型制作的20%,上色、绘画、后期摄影,都比这重要。”姚健觉得,模型是一种艺术再创造,这一点在军事模型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辆二战德国陆军的坦克复原,需要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从颜色还原到形态模拟,从雨水痕迹到履带缝里的泥浆,细节决定了质量的高低。而摄影,则让这辆坦克实现向真品的拟真转变。”

模型艺术

会聚起一群发烧友

这些年随着科技发展,市场也经历了巨变。比如无人机,操作方便、价格便宜,对传统航模市场带来很大冲击,网络销售不受地域限制,低价及送货上门的服务,让实体店生存艰难。此外,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兴起,让现在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消遣休闲方式。“最重要的是在网上买模型比实体店要便捷和便宜得多,很多人放弃了实体模型店。”姚健说,现在还能来逛模型店的人,更多的是喜欢模型店里那种眼见为实的感觉和氛围。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而做模型耗时长,玩模型的人越来越少。”姚健为了应对市场变化,除了在转向网络销售外,也在不断优化店铺的服务。为了转型,姚健把店里的部分空间改造成工作台,模友们可以在店里制作、上色,此外,为了吸引女性和小朋友,他还在店里打造了能供这些人群制作手办、娃娃等的区域。

“模友群里,很多人是‘军迷’和‘高达迷’,有些是我的老相识了。”见证了太多男孩的“模型梦”,姚健也和很多客人成了朋友。“模友们的鼓励,是实体店铺一直生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姚健说,模型“发烧友”是一个小群体,但他们交流的欲望却很强烈。模型的定价每件从20元到1000元不等。“很多玩模型的人专一持久,很愿意花钱。”姚健认识的苏州模友有几百人,他们建立了微信群,经常会在群里讨论制作模型的经验,晒一晒新完成的模型作品。说到这时,模友小沈恰好来到店里,“在我们这些模型迷眼里,业余时间来逛模型店,和姚健以及别的模友交流技艺,就是最大的乐趣。”小沈说。

众多苏州模友当中,还有一些“父子兵”。姚健认识的模友中,有的人在学生时代参加学校第二课堂科技小组时就开始喜欢做模型,也是当年他家店铺的常客,现在他们也有了下一代,下一代受到了影响也喜欢模型。“组装模型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我儿子也喜欢模型,孩子有这样的兴趣,我就尽量满足他。”

“实体店还能坚持多久,现在很难说,至少现在还有模友会来到我的店里,大家坐下聊一聊,切磋一下制作技艺。到店里一是能淘到一些网上未必有的货,二是可以打开盒子看看板件更放心。有时候我的店更像一个交流平台,跟玩模型的朋友随时交流心得,这是网上购物体会不到的。玩模型也要有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