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技,有的时候还得看新势力。

当前国内车企步入了“智能化”的下半场,整体科技的“含金量”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持续提升。

就在最近,小鹏汽车在520 AI DAY上发布了其最新的AI技术成果,基于技术迭代实现端到端大模型的运用,小鹏将实现AI智驾全面上车,开启AI智驾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还将向用户推送覆盖当前所有在售车型的AI天玑系统。同时宣布,2024年6月推出MONA系列首款车型。

结合小鹏520 AI DAY发布的内容,按照小鹏汽车的规划,未来AI上车主要有三个重点:

首先,以AI天玑系统为代表,在互动、便捷体验层面的优化提升;再则是AI赋能下,汽车智驾能力、成熟度以及人性化程度的全面跃升;然后是可实现“点到点”超长记忆领航智驾的AI代驾功能。

人们评判手机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之一,便是其系统运转够不够流畅、会不会卡顿,车机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硬件上的优化提升,此次小鹏汽车通过 AI 技术与智能座舱的融合,让AI天玑系统平均帧率、首帧跟手性、触摸响应速度提升30%+、应用启动速度提升50%左右,更迅捷的反馈自然能够给人带来更具好感的互动体验。

此外,当前智能语音上车已经成为了一件十分普遍的事情,但限于技术、成本等问题,智能语音在响应速度、人性化表现以及理解水平等方面,不同品牌之间的体验区别也很大。

而小鹏汽车通过将AI大语言模型与用车场景进行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智能感知车外环境、联动车内系统,还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与用户需求推理能力。常规的智能语音可能需要精准到特定的名词才能执行指令。新AI小P只需要表达清楚意思,就能够很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让智能语音像是一个无形的朋友,给人提供更加饱满的情绪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今中国新能源汽车这么火,除了政策扶植以及节能低碳等优势,很多人也被“智驾”黑科技所吸引。

在当前,要做一套完善的智驾系统,需要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硬件能够给一辆车的智能驾驶提供基本的保障,这套系统好不好用,还得看“软”的算法。毕竟智能驾驶系统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解放人的双手,但在某些比较复杂的场景下,依然需要手动处理。

而想让智驾系统具备“更像人”的能力,需要大量的训练、投喂以及实操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小鹏汽车开发了神经网络XNet+规控大模型XPlanner+大语言模型XBrain,融合了大量数据投喂与训练,使得小鹏AI智驾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其中神经网络XNet聚合能够赋予智驾系统“裸眼3D”的能力,基于超200万个网格重构世界进行实际环境、场景的3D换能源,感知面积提升2倍,能够更加精准的识别障碍物,可识别50+个目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XPlanner则具备类似于人类小脑的作用,通过数据的反复训练进一步将驾驶风格向“老司机”靠拢。当前,小鹏汽车开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已经历经了10亿+里程的视频训练、646万+km实车测试,2.16亿+公里仿真测试。

此外,XBrain架构则基于AI大语言模型赋能,使得智能驾驶系统具备理解、学习能力,相比传统的道路交通标识识别,能够更加精准的识别路牌文字、各类通行符号以及对待转区、潮汐车道、特殊车道进行辨别,避免由于AI接管车辆而造成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小鹏汽车的规划,今年三季度小鹏汽车开发的智驾系统就能实现对全国的覆盖。2025年实现更广范围的城区覆盖,同时“小鹏智驾出海”的相关事宜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过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一辆车出门,对于驾驶者来说,最有难度的环节在哪里?

还得是泊车。

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3.36亿辆,越来越多城市堵车成为常态,泊车难更成为了常见现象,很多时候不得不面对泊车位狭小的问题。而很多人开了多年车,停车技术也依旧不算熟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小鹏汽车开发了支持“点到点”超长记忆领航智驾的AI代驾功能,也是目前行业第一个可实现量产的同水平功能,一次学习即可生成定制化的路线,一直受用,最长可达100km、最多可存10条路线。加上支持免遥控离车泊入、迎宾出库的AI泊车功能,不仅自动泊车的速度快、更精准,面对一些狭小、异形停车位也能轻松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智能化时代,科技的魅力在于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并且规避一些人力所不能及的突发状况,对出行安全也能起到更全面的保障。而为了更好的吸引用户,大部分品牌近来都增加了对于汽车智能化领域的研发投入。

就目前来看,小鹏汽车所发布的成果领先于大部分品牌,也是新势力中发展最好的品牌,基于汽车智能科技的迭代升级,将成为小鹏汽车保持优势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