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8月2日,中央下发通知,通报了一个特殊的小组成员名单,共计14人,陈伯达任组长,江青等人是副组长,组员有7人,其中有一人是开国少将谢镗忠,他对江青的所作所为很是不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开国少将之中谢镗忠的名气不大,不过他绝对算得上是一员猛将。谢镗忠是江西赣县南塘镇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1931年,13岁的谢镗忠参加了红军,当时看他可怜就收下了他。

起初谢镗忠是当通信员,后来才开始参加战斗,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战斗,他除了没有参加第一次的反“围剿”战斗,后面的四次他都参加了,由于表现出色,在1933年就入党了。

后来他还跟随队伍参加了长征,担任过第96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长征路上谢镗忠在爬雪山时差点冻死了,由于当时缺少粮食,吃不饱就缺少热量,谢镗忠几乎要倒在雪山上了,多亏被一位战友救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抵达陕北之后,谢镗忠被组织推荐到抗大学习,毕业后被编入了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担任政治处宣传股股长,后来他又被调往留守兵团工作,担任过团政治处主任等职。

由于身在后方,谢镗忠参加的战斗并不大,期间参加过保卫黄河、延安等战斗,每次战斗谢镗忠都奋勇当先,他也逐渐从一个战士蜕变为指战员,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谢镗忠已经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

解放战争中,谢镗忠被派往东北战场,在战场上他多次立功,后来被提升至四野第48军第142师政委,新中国建立之初,谢镗忠逐渐成为了第48军政委,被调往总政工作,担任过总政文化部部长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由于他在总政文化部工作,在一股风刮起之后,谢镗忠逐渐变得头脑发热,他当时激烈的表现让他被选入了小组之中,起初批判之风仅限口头上的,即便是有斗争也是点到为止。

然而随着江青等人的推波助澜,甚至是煽风点火之后,口头上的批评变成了动手,一些毛头小伙下手不知轻重,还闹出了人命,在这样的巨大变化中谢镗忠逐渐清醒了,他意识到这样做是错误的。

于是在小组的会议上,作为组员的谢镗忠当众对江青进行质问,为什么要闹得如此激烈,还出了人命?他警告江青不能再做任何出格的事,然而江青根本没有把他这个少将放在眼里。

谢镗忠的警告不仅对江青等人没有作用,他反而因此遭到江青等人的猜忌,江青把矛头对准了谢镗忠,通过捏造虚假证据污蔑谢镗忠,给他扣上了“帽子”,于是在1967年初,谢镗忠就被解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谢镗忠搬到了北京郊区,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在江青等人被隔离审查之后,谢镗忠因被江青诬陷过而没有受到影响。1977年,谢镗忠被任命为武汉军区政治主任,1985年谢镗忠正式离休,于1989年病逝,享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