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一 南宋 · 杨万里

莲叶头巾道样裁,仙桃扇子午时回。

扑蝇堕地犹能旋,闭阁生尘底处来。

“莲叶头巾道样裁”,诗人以莲叶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初夏时节,莲叶初展,形状如同道士所戴的头巾,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仙桃扇子午时回”,则描绘了初夏的另一种景象。仙桃指的是桃子,而“扇子午时回”则是指太阳正高照,扇子开始发挥作用,驱散炎热。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仙桃”和“扇子”两个意象,将初夏的炎热和清凉并置,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冲突,同时也展现了初夏的独特魅力。

“扑蝇堕地犹能旋”,则是对初夏时节小动物的生动描绘。诗人捕捉到了扑蝇的细节,将小虫子的活泼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跌落在地,它们仍能迅速旋转起身,继续飞舞。这种描写既富有生活情趣,又体现了初夏时节小动物的活力与生机。

“闭阁生尘底处来”,则是对初夏时节环境变化的细腻观察。随着天气渐热,人们开始关闭门窗,室内开始积尘。但诗人却从这一现象中发现了初夏的痕迹,即灰尘的生成与初夏的气候有关。这种从细节中发现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力,也是杨万里诗歌的一大特色。

整首诗通过对初夏时节莲叶、桃子、小虫子和灰尘的描绘,展现了初夏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捕捉和描绘,表达了对初夏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杨万里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丰富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二 南宋 · 杨万里

瑞香端合谱离骚,有子传芳韵亦高。

失却薰笼红锦被,化为矮树紫樱桃。

“瑞香端合谱离骚,有子传芳韵亦高。”首句中的“瑞香”可能指的是一种香气宜人的植物,诗人用“端合谱离骚”来形容其香气之高雅,足以与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相提并论。接下来,“有子传芳韵亦高”则是指这种植物所结的子实也同样香气袭人,传承了其高雅的韵味。

“失却薰笼红锦被,化为矮树紫樱桃。”这两句诗则通过对比和变化,展现了初夏时节的特点。原本被“薰笼红锦被”所覆盖的某物(可能是花朵或植物),在初夏时节失去了其华丽的外观,转而变成了“矮树紫樱桃”。这里,“薰笼红锦被”和“矮树紫樱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初夏时节植物的变化,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整首诗通过对初夏时节植物和事物的描绘,展现了初夏的特有风情和变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初夏的景物和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初夏的时节之中,感受到了初夏的气息和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三 南宋 · 杨万里

百日田乾田父愁,只销一雨百无忧。

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

首句“百日田乾田父愁”,直接描述了初夏时节农田的干旱情况,以及农民因为干旱而感到的忧愁。长时间的干旱导致田地干涸,农作物生长困难,农民们的辛勤劳动面临威胁,这种情境让人深感忧虑。

接下来,“只销一雨百无忧”表达了农民们对雨水的渴望。他们希望只要能够下一场雨,就能够缓解干旱的情况,让农作物得到滋润,从而消除他们的忧愁。这里的“一雨”不仅代表了农民们的期望,也反映了他们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和对农业生产的依赖。

后两句“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则揭示了农民们对水资源的不珍惜。在干旱的情况下,农田中的水变得尤为珍贵,但是有些人却不加以珍惜,让清溪的水任意流淌,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这种情况让人感到痛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整首诗通过对初夏时节农田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农民们的忧愁和对雨水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水资源的重要性。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四 南宋 · 杨万里

从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从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首句中的“节序”指的是四季的交替和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叹时光匆匆,四季在不知不觉中更替。而“历日尘生懒看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于日历的忽视。这里的“历日尘生”形象地描绘了日历上积满灰尘的情景,暗示着诗人对于时间的淡漠和对于日常生活的懒散。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然而,尽管诗人对于时间流逝感到无奈,但石榴花却似乎知道立夏的到来,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如期开放。这里的“石榴知立夏”赋予了石榴花一种人性化的情感,让它们仿佛能够感知季节的变换。而“年年此日一花开”则强调了石榴花开放的准时和规律,表达了诗人对于石榴花这种坚守和执着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石榴花开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换的感慨和对石榴花开的喜爱。诗人以石榴花为喻,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