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媒在日前的报道中说,“布鲁塞尔总是有人说,欧盟必须决定是否与美国为伍,还是与中国同行。他们还说,对欧盟来说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而现实情况是,美国总统拜登一直在敦促欧盟与其联手对付中国。所以,很多欧盟国家都担忧,欧盟可能会卷入中美围绕电动汽车爆发的一场贸易战。拜登政府近期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其中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达到令全世界震惊的100%。不过,这是他为了选举而进行的一场政治表演秀,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而拜登政府在这时候对中国发起贸易挑衅,还有另一个主要目的,那就是给欧盟带节奏,将欧洲当枪使,借助他们之手对中国发起一场在贸易领域上的“代理人战争”,自己可以置身度外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法国、德国等一些欧洲主要工业国家,虽说也都害怕中国商品的大规模涌入,会对他们的产品形成排挤,也都在扭扭捏捏地替美国有关“产能过剩”的谎言帮腔。不过,他们现在所要面对的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以及世界头号贸易大国,这就让他们不得不掂量一下被美国当枪使的严重后果。所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在报道中说:法国和德国虽说都想在“不封闭市场的情况下与中国制造一较高下”,但他们之间也存在一种共识,那就是都不愿意被美国当枪使。美国自己在贸易战方面都干不过中国,还想忽悠欧盟对华打贸易战,可能吗?拜登政府此次对中国区区180亿美元的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看似轰轰烈烈,但实际上跟当时特朗普政府动辄就是数千亿美元的数额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所以说,布鲁塞尔那帮政客可以跟风美国瞎嚷嚷,但法德等欧洲制造大国却不能,原因很简单,他们制造的商品需要中国市场,企业生产原材料也需要中国的供应。一句话,欧洲玩不起对华关税战。

所以,对于欧盟咄咄逼人的挑衅,中方除了在外交上对其发出警告外,并没有对欧盟输华汽车以及其他高科技产品展开类似的调查。中方此举,按照德媒的说法就是,在分化欧盟以及阻止欧盟与美国为伍方面“取得成功”。所以,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充当美国代言人,鼓吹“世界无法消化中国的过剩产能”之际,欧洲国家并没有对此进行呼应。原因很简单,布鲁塞尔想要被美国当枪使,欧盟各成员国可不愿意这么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欧洲当下的处境并非如布鲁塞尔某些人所言,不是站队美国就必须选择中国,那是美国与欧盟一些政客制造的政治烟雾弹。欧洲国家其实只要认清美国拉拢欧美反华的真实目的,就会清楚欧盟有很多路可以走,即在维持与美国同盟关系的同时,继续深化对华贸易合作。所以说,只要欧洲其他国家都能像法德等国那样,拒绝被美国当枪使,放弃对中国制造的偏见,就完全可以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不是可靠的盟友,这是欧洲很多人存在的一种共识。随着俄乌冲突和对俄制裁的持续,欧洲人因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在反对与美国同流合污方面的态度,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日前,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洲与美国虽说是盟友,但在对华政策方面,双方的看法并不一致。另外,博雷利还批评美国加征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加征关税一事,“与以往那样都没有与欧盟进行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想要将欧盟当枪使,法德等国可不愿意这么干!

其实博雷利也别怪美国在一些涉及到欧洲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懒得与欧盟进行沟通,因为在美国政府的眼里,欧盟只不过是其用于对俄发动代理人战争、以及维持全球霸权主义地位的工具而已。相比之下,中方在对待欧盟贸易威胁问题上,采取了比较克制的姿态,就是清楚在涉及欧盟各国经济利益的对华贸易问题上,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无法步履一致。当然,美欧在对华贸易问题上产生分歧,并不代表就会因此影响两者的同盟关系。但对中国而言,只要让欧洲国家在对华贸易问题上不再随着美国的指挥棒跳舞,那就是一场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