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怀念,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现在生活不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前两天去沈阳出差,顺便去看望了一下,我的小学老师王老师。王老师已经83岁了,老伴去世后,他就来到了沈阳的儿子家。

王老师和我爸是同事,他和我爸的区别就是我爸是民办老师转正,他直接就是公立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县里边师范毕业生,本来可以在县里上班,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在60年代去农村当个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老师退休金也5000多,我说,你老有所养,儿子又孝顺,是不是活得很开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说,我越来越感到孤独,虽然物质生活很丰富,但还是怀念六七十年代的生活。

我说那个时候多穷啊。吃不上穿不上,一年吃不了几回肉,连鸡蛋,鸭蛋都很少吃,家里都要拿出去卖,换一些食盐和日用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还都是凭票供应,什么粮票,布票,棉花票,肉票等,我记得粮票好像还分地方粮票和全国粮票。

吃的粮食都是自己生产队种的,按计划分配,每人360斤/年,只有几斤细粮,住房都是土坯房,茅草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通工具就是马车和牛车,要不就是靠走路,娱乐生活更是没有,收音机也不是家家都买得起的,家用电器可能就只有手电筒了。

王老师说,你说的没错,那个时候物质确实匮乏,衣食住行不如现在,但是精神面貌绝对是现在比不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普遍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社会公平。人人平等,虽然穷点,但人人有信仰,有理想,有干劲,诚实守信,互相帮助,有人情味。

那个时候干部下乡就真心帮助村民。村民吃什么,他们就跟着吃什么,那时候没有贪官,公检法,一心为民,公务员,和气可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再看看,现在想办事儿不托人,不花钱能行吗?去医院看病得塞红包,孩子上学不给班主任买礼物,不给安排好座位,有钱人可以在外面包养小三小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和古代的三妻四妾有有区别吗,贪官污吏遍地横行。以前一个人上班,可以养活全家五六口人,而现在呢,两家人养一个孩子都特别吃力。

社会放开二胎,三胎已经多少年了,但是人口一直还在下降。每年婴儿出生率都不到1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老师说的也没错,现在的贫富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人退休金1万2万,而农民每一个月只有100多块钱。

农民也是为国家做贡献的,之前一直给国家交税交公粮。我们国家现在越来越强大,也会越来越富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相信,对农民补偿这一块也会越来越高。人们不应该忘记过去,我们更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那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却给我们中国人留下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是尹哥媒体下一个视频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