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属的离世是悲伤的,而处理逝者生前的财产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出现纠纷,甚至亲人之间对簿公堂。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近日成功调解了这样一起继承纠纷案。

基本案情

part

01.

本案中,原告与三被告系亲姐妹兄弟关系,其母亲已于2009年7月去世,父亲已于2020年5月去世。原被告的父亲去世后,四人因遗产继承问题发生纠纷,原告经多次沟通未果后,一气之下将哥哥、姐姐、妹妹诉至法院。

原告称,父亲是因病去世,生前就医和生活开支花销的费用主要由他支出,而父亲的存款则是由姐姐持有,根本没有开支,同时可能存在姐姐取出存款自用的情况。原告认为父亲银行卡内的存款是父亲遗产,自己还尽到了最多的赡养义务,应当由自己继承父亲的全部遗产。

三被告则均表示,银行卡内的遗产应当平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件办理过程

part

02.

新城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赵婧在核对当事人基本信息后,发现该案原被告均系新城区某村村民。早在2018年,新城区人民法院便在该村设立了多元解纷站,就地处理村民之间产生的纠纷。该案若是在村里进行化解,更有利于客观精准地把住矛盾的脉、彻底根治矛盾,同时也更有助于亲情的修复,起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于是,赵婧法官联系了村委会的治保主任,并在征求当事人意见后,前往纠纷所在村落,现场对案件进行调解。

调解现场

part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调解过程中,日常不太注重沟通的兄弟姐妹,在赵婧法官和村治保主任的主持下,把这许多年来父母的生活、开支、就医、赡养、处理后事的丧葬事宜等等进行各自讲述,切实把话说通、把问题说明。

承办法官则通过座谈的方式,在轻松的氛围里讲明与继承相关的法律规定,并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庭伦理道德层面,进行释法说理。

赵婧法官

我们同意说、同意吵、同意哭,让兄弟姐妹之间的恩恩怨怨、不开心全部释放出来,也更有利于纠纷的化解。

最终,经过法官的耐心聆听、释法说理和悉心劝解后,兄弟姐妹四人最终就遗产分配问题达成一致,并且完成即时履行,原告也向法院申请了撤诉。这起亲人之间的纠纷,在“家门口”被成功化解。

法官心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常说血浓于水,这是自然。但还有一句,人不亲土还亲,这也是自然。

在村里解决矛盾,用大家可以看得见的客观事实来讲道理,既真实又服人。我们所解决的,也不单单是这一个纠纷,而是这个家庭中不止一代人的艰辛和付出,也让亲属之间感受到手足身体中流淌的浓浓的相同血脉。

坐在他们自小长大的村里,身边并肩挨着的是自己满是回忆的童年,岁月是带给大家的皱纹和沧桑,但此时此刻,大家也都得到了对生活的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家事案件办理中,新城区人民法院打造“北疆枫桥·丁香花开”品牌,完善家事纠纷诉源治理新法模式,深入社区、深入村落,为当事人提供足不出户的司法服务,就是为了让纠纷化解更高效,也避免解决纠纷时的“水土不服”。

来源: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