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在荣国府中,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插曲:多年不曾插手贾府管家事件的贾母,在聚赌事件中行使了雷霆之风。最终,迎春的奶妈被撵,这可谓开贾府之先例。

而在这件事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深意呢?为何迎春的奶妈非撵不可呢?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阅读《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贾母早已退居二线,荣国府的大小事,由王夫人全权负责。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这是贾母仅有的一次过问管理上的事物。

事情的导火索,是在前一天晚上,宝玉准备睡觉,却被一个不速之客,打断了宝玉的清闲。这个人,是赵姨娘房中的丫鬟小鹃。

她在窗外听见赵姨娘在贾政的面前提起宝玉,出于担心,所以她特意前来告知宝玉小心提防。

贾政点了学差后,离开了好几年,这期间,宝玉沉迷于与众姐妹的玩耍之中,学业早已荒废。因此,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慌乱不已,便想出临阵磨枪,彻夜恶补的方式,想要度过即将到来的拷问。

见宝玉如此辛劳,晴雯绞尽脑汁,终于借着芳官从外面跑进来,声称看见有人从墙上跳下去,吓了她一跳。

晴雯便让宝玉装病,不仅四处宣传,还特意来到王夫人的房间拿药丸。也是因此,贾母才在第二天的早上,询问众人有关下人夜晚治安问题。

此时在场的,有宝钗、凤姐、李纨、探春等人,面对贾母的询问,众人均保持了沉默,唯有探春一人,站了出来。

独探春出位笑道:“近因凤姐姐身子不好,几日园内的人比先放肆了许多。先前不过是大家偷着一时半刻,或夜里坐更时,三四个人聚在一处,或掷骰或斗牌,小小的顽意,不过为熬困。近来渐次放诞,竟开了赌局,甚至有头家()局主,或三十吊、五十吊、三百吊的大输赢。半月前竟有争斗相打之事。”

作为荣国府的代理管家,探春将下人夜晚聚赌一事向贾母汇报,这原本就是不符规矩的。

毕竟,此时当家的,乃是王夫人;而下人夜晚治安这件事,也并非探春管理,而是由宝钗全权负责。

按说,以老太太的精明,以老太太的情商,这件事,自然要明确告知儿媳妇王夫人,由她本人出面解决。

但是,我们从老太太接下来的举动,却能发现,在这件事上,贾母俨然有几分上纲上线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她是过度强调了聚赌事件的严重性。

贾母忙道:“你姑娘家,如何知道这里头的利害?你自为耍钱常事,不过怕起争端。殊不知夜间既耍钱,就保不住不吃酒,既吃酒,就免不得门户任意开锁。或买东西,寻张觅李,其中夜静人稀,趁便藏贼引盗,何等事做不出来。
况且园内的姊妹们起居所伴者皆系丫头、媳妇们,贤愚混杂,贼盗事小,再有别事,倘略沾带些,关系不小。这事岂可轻恕?”

由聚赌引出偷盗、引出男女幽会,如此想象力,过于唯有贾母才能想出。因为,在荣国府中,聚赌事件是一直存在着,而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也并未出现过犹如老太太所说的后遗症。

对下人夜晚聚赌一事,不仅凤姐、宝钗等人知道,就连王夫人本人,也是门清的。

贾母在强调了聚赌事件危害性之后,并未就此打住,而是少有的、亲自主持着解决这件不治之分。

凤姐虽未大愈,精神固比素常稍减,今见贾母如此说,便忙道:“偏生我又病了。”遂回头命人速传林之孝家的等总理家事四个媳妇到来,当着贾母申饬了一顿。贾母命即刻查了头家赌家来,有人出首者赏,隐情不告者罚。林之孝家的等见贾母动怒,谁敢徇私,忙至园内传()齐人,一一盘查。
虽不免大家赖一回,终不免水落石出。查得大头家三人,小头家八人,聚赌者通共二十多人,都带来见贾母,跪在院内磕响头求饶。贾母先问大头家名姓和钱之多少。
原来这三个大头家,一个就是林之孝家的两姨亲家,一个就是园内厨房内柳家媳妇之妹,一个就是迎春之乳母。这是三个为首的,馀者不能多记。

在贾母的威信之下,在荣国府众多管家媳妇的努力下,终于查清了参与聚赌事件的主要成员。(当然,我们从这些被()查出的人员中,不难看出,在二房当家的情形下,二房有头有脸的人,是不会成为处罚对象的;这其中,必然存在黑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来,众人将迎春的奶妈推出来,作为为首坐庄的三人之一,就是料定了老太太不会拿奶妈开刀,如此一来,按“法不责众”的意思,其他两位,也不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只是,贾母在处理这件事上,态度是坚定的,是出乎众人意料之中的。因此,她将包括迎春的奶妈在内的三人,均撵了出去。即便面对宝玉等人的劝阻,也丝毫没能改变她的决定。

贾母道:“你们不知。大约这些奶子们,一个个仗着奶过哥儿姐儿,原比别人有些体面,他们就生事,比别人更可恶,专管调唆主子护短偏向。我都是经过的。况且要拿一个作法,恰好果然就遇见了一个。你们别管,我自有道理。”宝钗等听说,只得罢了。

也是因此,在荣国府中,诞生了唯一一个被当众撵出的“奶妈”。

只是,当我们细细回味这件事的时候,却会发现,在这背后,诚然隐藏着老太太的三层深意。

1、借严查聚赌事件否定薛宝钗的管理能力。

在王熙凤因为流产进入休养后,王夫人将荣国府的大小事交给了宝钗、李纨、探春三人管理。

在这三人中,李纨是二房少奶奶、探春是二房小姐,唯有宝钗,是王夫人临时请来的,不具有合格管理身份的。

对于宝钗管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太太并没有流露出任何态度;但是,没有表态不代表其默许。

毕竟,姜还是老的辣;宝钗由儿媳妇王夫人安排,在没有借口的情形下,老太太自然不宜表态。

直到聚赌事件出现,直到探春向她汇报这件事,她才能以此作为突破口,全面否定宝钗的管理能力。

其实,有关下人夜晚聚赌这件事,早已成了荣国府中的旧病,老太太虽然退休多好,但在荣国府中耳目众多,对此自然明了。

昔日凤姐当家时,可曾听见老太太询问?由此可见,贾母严查聚赌事件,是对人不对事,被撵的奶妈,究其原因,还是不幸与宝钗拉上了关系。

2、借严查聚赌事件,表明贾母的威信,向探春表明自己的立场。

贾母严查聚赌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探春代理管家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这里,也体现了探春的内心博弈。按说,作为荣国府的代理管家,她是不应该越级向贾母汇报聚赌事件的。

但是,通过改革大观园,让探春明白了,无论她多么的优秀,多么的努力,也是无法得到王夫人的认可的。

正如袭人背叛贾母,是因为她早已明白,在老太太眼中,她是永远达不到“姨娘”标准的。

因此,当众向贾母汇报下人夜晚聚赌事件,是探春的一次试探,是她寻找靠山的一次试探。

而贾母的支持,贾母在严查聚赌事件中展现出来的威信,也让她看到了希望。

或许,正是因为贾母严查聚赌事件所展现的威信,才能让探春在面对由“邢、王”二人发起的抄检大观园,作为最激烈的反抗。

她能当众将抄检大观园的行为,讽刺成“家族内斗自杀自灭”的下作;她能当众,对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给出一个响亮的耳光。能让她如此,都是源于在她的背后,有贾母的支持。

3、借着严查聚赌事件,贾母也是在表态对“金玉良缘”的态度。

在王熙凤进入休养期间,王夫人为何会特意邀请宝钗代理荣国府;究其原因,是她的一次试探,正如她许诺袭人“准姨娘”的身份一样。或许,在她的眼中,早已将薛宝钗看成了宝二奶奶。

而对宝玉的婚姻,贾母的态度是坚定的;回顾《红楼梦》前八十回,我们不难看出,老太太始终认可的、支持的,唯有“二玉”。对此老太太表现出来的最明显、最有力的一次,就是面对元春端午节赐礼。

元春在端午节赐礼中,将宝钗与宝玉的礼物给成了一样;将黛玉与贾府三春的礼物给成了一样。如此举动,让一向不爱花儿粉儿的宝钗破天荒地戴上了红麝串,让一向紧随贾母而行的王夫人,缺席了清虚观打醮。

只是,在清虚观中,老太太借着婉拒张道士给宝玉提亲,明确说出了“和尚说了,宝玉命中不宜早娶”;仅一句话,便浇灭了宝钗、王夫人的希望,将这场危机,彻底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当王夫人意图借着让宝钗代理管家的机会,试探老太太的态度时,贾母便借着聚赌事件,作出了明确的回复。

小结:

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贾母严查聚赌事件,本质上是对人不对事。借着查赌事件,老太太不仅否定了对宝钗的管理能力,也明确表示了她对“金玉良缘”的态度;同时,借着严查聚赌事件,也成为探春放开手脚,施展才华的开始,因为从这一刻,让她明白了,在其背后,老太太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最重要的,是老太太拥有这样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