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榴莲曾经被视作奢侈品的热带水果,近期在价格上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

国产榴莲种植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规模化生产,预计今年产量将历史性地突破250万吨大关,这无疑为是对进口榴莲的一记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泰国东部榴莲产区步入丰收旺季,榴莲供应量的激增,也直接导致市场售价相比4月初几乎“腰斩”。

那么,进口榴莲的价格为什么如此之高?国产榴莲能将价格打下来吗?

榴莲价格大降价

自2023年起,广大美食爱好者们惊喜地发现,榴莲这一昔日价格高昂的水果界“贵族”,竟然悄然经历了一场价格大跳水的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浙江杭州的萧山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贩们笑谈着榴莲市场的最新动态:“最近榴莲真是多得吃不完,价格一天一变,越来越亲民了。”

据央广网的报道,广州市场上的泰国金枕头榴莲,价格已经从4月初的高位跌落,每斤售价大约在26到35元之间,几乎是对折出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价格风暴中,榴莲从动辄50、60元一斤,甚至逼近百元的高价,骤降至20、30元一斤,降价幅度之大,让消费者们惊喜不已。

在昆明等地区的批发市场,榴莲价格惊人地跌破了10元大关,更有一些水果商铺别出心裁,打出了“100元任选5只猫山王榴莲”的促销大旗,以此博取顾客关注,这一系列举措无不让人大跌眼镜,充分显示了此轮榴莲降价不仅幅度惊人,其影响更是遍及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如此,榴莲价格的下降并未立竿见影地刺激销量暴涨,毕竟对于多数家庭而言,购买一个榴莲仍需花费一二百元,甚至更多,这对于日常水果消费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曾经昂贵的榴莲变得如此平易近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非是泰国、越南等榴莲主产国降低了出口价格,真正的推手是我们国内榴莲种植技术的突破与产量的大幅提升。

科研人员和果农们的不懈努力,使得榴莲在国内成功种植,不仅打破了进口榴莲的垄断,还大大节省了进口所需的高额关税和长途运输费用,直接拉低了榴莲的市场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产榴莲不仅在价格上占据优势,品质也不输进口榴莲,有的甚至在口感上更符合国人的喜好。

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培育,国产榴莲不仅在价格上仅为进口榴莲的一半或更低,而且在口味上与泰国、越南的金枕头、猫山王等名品榴莲不分伯仲,甚至培育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了60年种出国产榴莲,海南有多拼?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凝聚着科研人员多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和无数次探索尝试的汗水。

他们面对榴莲在国内不易生长的难题,从海外引进榴莲树种,通过嫁接、改良土壤和气候适应性等方法,最终在广东、广西等地成功栽培出适应当地环境的榴莲树,实现了榴莲的规模化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几年间,榴莲种植面积迅速扩张,产量惊人,达到了上万亩的规模,其中不乏与国际知名品种相媲美的高质量榴莲。

国产榴莲的大量涌入,彻底改变了榴莲市场的格局,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水果之王”价格一降再降,变成了普通消费者也能轻松享用的日常水果,真正实现了“榴莲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产榴莲要来了!海南榴莲预计将于2024年批量上市 2022年6月15日

这一形势的转变,为国内榴莲市场注入了强心剂,销量急剧上升。相比之下,泰国、越南等历来榴莲出口大国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出口量急剧下滑,曾经的抢手货一夕之间似乎变成了难以出手的棘手难题。

进口榴莲遭遇寒冬

在过去,进口榴莲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成为水果界的“独孤求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短短几年间,国产榴莲如同一匹黑马,逆袭而来,不仅打破了进口榴莲的垄断地位,还将泰国、越南这些榴莲巨头从王座上拉了下来。

泰国出口到中国的榴莲数量变化,有力地证明了现状,其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显著减少了30%,总量缩减到仅有10万吨,如此大幅度的减少,在以往几乎是难以置信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4月初起,广州等地进口榴莲的价格大幅跳水,从先前的每斤超过50元,直降到20多元附近徘徊,其中猫山王榴莲更成为实惠之选,百元之内就能喜提数个,实属性价比超高的美事。

这一逆转背后,是国产榴莲的强势崛起,不仅价格亲民,品质也不输进口,让依赖中国市场的东南亚榴莲巨头措手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见证了一个惊人的里程碑,泰国和越南出口至中国的榴莲总价值飙升至42亿美元,而在这巨额贸易之中,中国消费者力压群雄,包揽了近八成的庞大市场份额。失去中国这一巨大市场,对他们无疑是沉重打击。

而这一切,与泰越两国过往的傲慢态度不无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利用中国消费者对榴莲的热爱,持续推高售价,并将出口重心偏向其他国家,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明显不足,这种行为无疑触痛了中国消费者的情感。

现在,国产榴莲的兴起,给了他们狠狠一击,不少果农开始担忧未来的生计,考虑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榴莲初入中国市场时,价格并未如此高昂,但由于保鲜技术限制,成本自然不菲。

直到2015年以后,随着保鲜技术的飞跃,榴莲价格本应有所松动,但因出口国的大幅涨价,尤其是泰国榴莲单价在六年内翻了三倍,让人不得不质疑其定价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如此,榴莲依然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年消耗量接近百万吨。

为了调节市场供需,中国放宽了对越南榴莲的进口限制,随即越南榴莲的进口量急剧攀升。

尤其是随着中老铁路的顺利通车,来自东盟各国的榴莲更是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使得榴莲行业的竞争态势变得空前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2023年,中国进口的榴莲总量攀升至142万吨的新高,尽管泰国依旧牢牢占据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整个榴莲进口市场的结构已展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对榴莲种植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特别是越南,其榴莲生产厂商在中国注册数量急剧增加,这一现象有力地反映出榴莲产业的兴旺发展与无限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同互联网行业的激烈竞争最终让消费者得益,榴莲市场的这场变革,也是竞争带来的正面效应,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实惠的价格和更多样化的选择,再次证明了市场机制下,消费者永远是最终的赢家。

让人又爱又恨的榴莲

让人又爱又恨的榴莲,在中国市场上的风靡程度,远远超乎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汇丰银行发布的报告揭示了榴莲需求的惊人增长,其中,中国消费者对榴莲的热爱扮演了核心角色,推动全球榴莲需求同比增长400%,中国市场更是独占全球榴莲需求的91%,进口总额达到了惊人的60亿美元。

这一数据不仅震撼了业界,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人们不禁好奇,榴莲究竟是如何在中国市场铸就如此辉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要在于,榴莲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味觉体验和蕴含的丰富营养价值,成为了人们交口称赞的焦点。

榴莲的果肉质地绵密,甜而不腻,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与美味并重的饮食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经济的飞速跃进和居民腰包的日渐充实,国人愈发重视在健康食品上的投入。榴莲,因其蕴含的丰沛营养,顺理成章地在渴望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崭露头角,变身众多家庭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榴莲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稀之物,与皇家、贵族的生活紧密相连,这种历史背景赋予了榴莲一种尊贵和神秘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下,榴莲被寄寓了吉祥与幸福的深厚含义,这份特殊的文化底蕴让它在中国人心目中超越了普通水果的身份,升华成一种蕴含着独特尊贵意义的象征。

这种文化上的认同感,无形中增强了消费者对榴莲的情感联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榴莲不仅仅作为水果直接享用,它的身影还巧妙融入了各式创意美食之中,比如榴莲甜品、榴莲冰淇淋、甚至是榴莲披萨等,

这些多样化的美食创新不断涌现,成功吸引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口味偏好的消费者,为榴莲开拓了更为宽广的食用场合,也让人们有了更多尝鲜的理由,大大提升了榴莲的消费频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榴莲备受许多人的青睐,但它那独一无二且极具辨识度的气味,加之较高的糖分与脂肪水平,也使得它成为了一些讨论与争议的焦点。

对于榴莲的“拥护者”而言,其特殊气味正是魅力所在,而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这却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榴莲在中国的风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是对榴莲独特魅力的认可,也是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饮食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体现。

未来随着榴莲产业的持续创新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深化,榴莲市场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如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促进榴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行业内外共同面临的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展望未来,榴莲市场的持续增长与演变,预示着中国水果消费市场的无限潜力。

在榴莲之外,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有更多的特色水果在中国的土地上找到它们的“第二故乡”,从稀有走向大众,从本土走向世界。

科技的进步将助力水果种植技术的革新,使得更多水果品种得以适应中国的气候与环境,实现本土化种植,为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元、更健康、更美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