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可以说在近几年左右逢源,与美国成为亚太地区关键的合作伙伴,与俄罗斯本身就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美国失去印太战略时赚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特别是随着欧美产能去中国化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印度,印度俨然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

但印度的表面繁荣是建立在各种投机基础之上的,在继印度背刺俄罗斯能源交易使用卢比以后,印度又在美国背后刺了一刀。印度与美国的劲敌伊朗签订了一项为期十年的合同,合同的内容是两国共同开发伊朗的恰巴哈尔港,将这个港口打造成伊朗、印度、阿富汗和中亚地区的重要贸易港口。这种合作对于美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美国自然威胁将要对印度实施制裁。但印度既不为所动,更不屑一顾。

你以为是印度有足够的实力对抗中美俄罗斯三个大国吗?实际上并不是。不过是美国觉得印度还有用而已。

印度对美国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当然是制衡中国。美国近几届政府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拜登政府都一直向印度伸出橄榄枝,那是因为印度距离中国比较近邻,而印度与中国还存在领土纠纷,这将成为美国拉帮结派的重要推手,美国将印度视为自己印太战略的关键合作伙伴,同时成为美国在亚太遏制中国的重要一环和砝码,因此对印度进行百般宠爱和放纵。

而印度的莫迪政府面对中美地缘政治博弈也觉得有机可乘、有利可图,也一直在积极地拥抱美国加入亚太联盟的小圈子,幻想通过拥抱美国而吸引大量外资到印度投资和建设,特别是在欧美产业转移过程中把“中国制造”转变成“印度制造”,从而实现印度成为制造业巨人和全球制造工厂的制造业大国梦。因此,印度一方面加入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更是与美日等国举行联合军演以虚张声势,还在美国的挑唆下不断在中印边界制造事端。

但欧美显然低估了印度的野心,印度也许并不甘心于跟在欧美和日本后面充当对抗中国的砝码和打手,印度的梦想远远大于欧美的想象,于是欧美发现对印度的认知出现了并不乐观的趋势。随着欧美与印度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美国发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不仅没有加强反而越来越边缘化,在反华对抗中国方面印度也是出工不出力,还经常给欧美出点难题导致欧美非常难受,比如与伊朗共同开发恰巴哈尔港就让美国政府难以接受。

印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摇摆呢?印度为什么敢违背美国的意愿而背刺欧美呢?印度为什么敢在与俄罗斯能源交易中坚持用卢比而不怕得罪俄罗斯呢?实际上这才是印度这个国家的本质。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大因素,印度野心从来不是想当谁的小弟,而是想成为世界的第三极,因此才是世界第三的说法

民间把印度叫阿三,很多人觉得是贬义词,实际上这是基于印度把自己定位为世界第三强国,所以,印度政府从来不真心依附于任何人,即使是美国和俄罗斯也只是印度利用的棋子,只要有用就合作,只要觉得有利就可以抛弃,这是印度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渗透到骨子里的傲慢和执着,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印度之所以敢在我国的边界炫耀武力,就是依仗美国的撑腰;但印度也不敢真与中国打起来,因为他们知道真打起来他们也惹不起中国,美国也不一定能真的为他出头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因此印度对中国战略是小打小闹、不撕破脸,既做足了架式给美国看捞点好处,又不至于真的与中国开战。

第二大因素,印度历来实行的是不结盟政策,实际上是一切以“印度利益第一”为准则。

有专家说印度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有点美化了印度。实际上印度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不结盟政策,是不把自己捆绑在任何一架战车上,所有的政策和行为都以是否对印度有利为原则。因此,不要与印度讲道义,也不要与印度讲情义,在印度眼里只有利益:合则用、不合则去。短视和利益是印度对外政策的两极,过度讲求利益必然造成短视。这也是为什么印度敢于在俄罗斯困难的时候可以背刺俄罗斯,而在美国不小心的时候也会背刺的一个根本原因。

第三大因素,印度与美国的战略同盟本身就同床异梦,双方的需求差距甚大

美国在与印度结盟时想让印度在中美之间选择美国而对抗中国,这一点印度也愿意向美国倾斜;美国希望印度成为美国在亚太的真正盟友,这一点印度与美国有一定的差异;美国希望印度成为美国的奴才、最差也要成为美国在对抗中国时的打手,这一点印度不会接受也不会同意。这一点,印度与日本、韩国、菲律宾以及英国积极充当美国打手的情形明显不同。印度与美国形成战略同盟仅仅是希望得到欧美的投资和技术,希望将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和产业链向印度转移,但美国牺牲他国利益、利用他国维护自己的霸权目标和利益,与印度自己想当老大的不结盟外交政策产生了根本性的矛盾。

简单地说,美国希望在亚太找一个忠实的勇于牺牲的小弟,而印度则希望你给点保护费我给你当一次打手,但不要希望收编我成为小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大因素,印度既不想依附美国也不想依附俄罗斯,但印度也不想与美国和俄罗斯撕破脸,所以就表现为左右摇摆的外政策。

印度背刺了美国,同时也背刺了俄罗斯。在俄罗斯受到欧美制裁而急需出口能源换取经济支持时,作为俄罗斯能源进口大国的印度却要求俄罗斯接受印度卢比,但俄罗斯除了部分接受和减少出口好像也别无他法。

因为美国正是企图利用俄罗斯乌克兰冲突在经济上拖垮俄罗斯、在军事上削弱俄罗斯。为此不惜要求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欧洲不允许进口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导致欧洲能源价格大涨,甚至一些老百姓无法过冬。但在面临美国要求印度对莫斯科实施制裁,印度不但拒绝而且通过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石油并转手卖给欧洲赚得不亦乐乎。而印度在传统的军工合作上也高度依赖俄罗斯,虽然印度的军事设施号称联合国制造,但仍然是以俄罗斯为主,印度也不想在军工上依附于欧美而成为欧美的附庸。所以,虽然印度在进口俄罗斯石油时坚持用卢比让俄罗斯很不爽,但俄罗斯除了生气也没有别的办法,毕竟印度还没有成为自己的敌人。

第五大因素,印度现在与美国除了对抗中国一致以外,在众多的国际事务上相左,这也是目前欧美对印度不满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古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美国和印度实际上道并不相同,除了在对待中国问题上有共同的利益之外,在众多国际事务上并不一致。而印度也知道,中国并不是自己的真正威胁,所以对中国的对抗也仅仅限于占点便宜和做做样子。

在加沙冲突方面,尽管许多印度人喜欢以色列,但让印度像美国一样无条件地支持加沙大屠杀政策,印度也完全不能接受,并担心失去国际形象。

美国与伊朗是宿敌,但印度与伊朗是邻居,伊朗还是印度能源进口的主要供应商,失去伊朗的能源印度将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即使美国坚决反对印度也不会屈从于美国的压力而对伊朗进行制裁,更在一些战略资源开发了加强了合作,因为这一点印度和伊朗的经济利益更大。

第六大因素,印度是一个有仇就报的性格,印度之所以不给美国政府好脸色也是美国对印度的无理要求和指责

印度是一个好战而且有仇就报的性格,当然能不能打赢是一回事。而就在美国与印度同床异梦之时,拜登最近的一次失态讲话激怒了印度,他称印度是一个“排外”的国家。因此,印度这一次与伊朗的合作可以看作是对美国这一发言的报复。

当然,印度深知,当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当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因为在美国人的眼里,根本就没有朋友、盟友和伙伴,美国需要的是无条件的服从、听话的打手和能够牺牲自己的小弟,而印度明显不符合美国对印度的期待和幻想。印度可能会在一些领域成为美国的合作伙伴,但印度永远不会成为美国在亚太的代理人。这才是印度与美国的最大战略分歧,也是未来印度与欧美合作的最大障碍。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虽然被证明是无耻荒谬之言,但用在印度和美国身上却是再恰当不过了。(麒鉴说财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