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云上乌托邦

编辑 | 云上乌托邦

前言

2020年,美国上将约翰·汤普森向当时的世界首富马斯克问道:“美国应该怎么做才能打败中国?”

这个大胆的提问一出口,台下的观众立刻把目光都聚焦在了马斯克的脸上,一边紧张的等待着他的回答,一边跟身边的人议论纷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马斯克很快就给出了他的回答,这个答案非常特别,让在场所有人鸦雀无声。

那么,马斯克当时究竟说了什么,才如此的语出惊人?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他的观点在今天又是否依然值得我们注意呢?

尖锐的提问,特别的回答

让我们一起把时间的指针拨转回2020年2月的那个平静的午后,在美国旧金山,一场关于“军事太空”领域的研讨会正在召开。会上不但聚集了不少资历丰富的空军飞行员,也有许多来自民间的精英人士,其中就有大富豪埃隆·马斯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研讨会刚刚开始时,美国空军上将汤普森就把马斯克请上了台,毕竟作为当时的世界首富,马斯克的一言一行都十分引人关注,而且作为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对于各种高新技术的前景也是十分了解,由他来做一次访谈的确再合适不过。

在马斯克上台之后,汤普森先是问了几个关于民间高新技术与军事太空融合的相关问题。马斯克都给出了自己精到的见解,台下的飞行员们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可是,谁也没想到汤普森却突然话锋一转,向马斯克抛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美国怎么做才能打败中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饶是马斯克见惯了大场面,在听到汤普森直白的提问之后,也不由得一愣。在场的空军飞行员们此刻也都留上了神,他们一边跟身边的人窃窃私语,表达自己的见解,一边期待的看着马斯克,等待他的答案。

而马斯克毕竟也是见惯了大风大浪,他虽然刚才被对方抛出的问题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只是经过非常短暂的考量,就马上组织好了自己的答案

只听到他镇静的说道:“如果美国想打败中国,还得在科技创新上加快脚步,下更多的功夫才行。”

这个答案一出,现场顿时鸦雀无声,而汤普森上将看上去也有些不服气。毕竟在这些美国人的眼中,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是世界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马斯克的这个答案,显然是在告诉大家,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最少也是不弱于美国的,足以令美国感到危机感。

仿佛是从大家的反应中看出了大家的异议,马斯克又做出了更加惊人的补充,他说道:“我认为,中国的经济最终将超过美国经济,可能超过两倍,也可能是三倍。”

当时在场的人,久久没有马斯克的“语出惊人”中回过味来,场面陷入了尴尬的沉默。那么, 马斯克究竟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答案,他是在刻意博取眼球和关注吗?当然不是,马斯克虽然当时回答的很快,但他这个答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着他的依据。

马斯克的依据

马斯克是一名举世闻名的富豪,自然有着出众的经商头脑,但他的才华显然不止于此。他本身也是一个科技领域的高手,在马斯克还非常年轻的时候,他就已经靠写代码、做软件为自己赚钱,后来更是通过不断的积累,创立了包括特斯拉在内的许多公司。

而且,他还创建过一家名为SpaceX太空探索技术的公司,可见他本身对于科技创新领域就是非常关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他的公司也与中国有许多合作,因此,他应该能够对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着一个大体的认识。所以,如果他认为中国能够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与美国平分秋色,甚至犹有过之,应该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对于这一点,美国也是心知肚明,要不然他们不会那么迫不及待的打压华为、中兴等我国的高新科技企业。美国或许早就感到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巨大进步,并从中感受到了压力。

其实,这条科技创新之路,是我国无数行业工作者孜孜不倦数十年上下求索取得的成果。早在十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在制造业领域上超过了美国。但这些行业,往往还限制在服装制造、配件生产制造方面,缺乏科技能力的加持。

后来,在我国的积极探索中,高科技行业里智能手机、生物科学、太空科学、人工智能等各方面也在短时间内快速的追赶上了上来。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更是取得了许多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交通方面,十多年前,我国的高铁还主要依靠外国技术的引进,但是如今,由我国全面自主化研究出来的“复兴号”,已经在向全世界展示令人骄傲的中国速度!

在核电方面,我国的“华龙一号”也已经成为全球首堆商用,三代核电技术已经难不倒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星导航方面,北斗导航芯片彰显出巨大的创新力和生命力,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卫星导航的自主能力,逐步摆脱了GPS的垄断。

除了这几个行业之外,还有许多许多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技成果,正在不断增强着我国国家的实力,也改善着人民的生活。

马斯克曾经在中国投资过上海的特斯拉公司等项目,他对于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自然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所以他能因此为美国感受到“危机感”,并指出美国应该在科技创新继续下更多功夫,甚至还要做到“激进创新”。这样的看法,的确不无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他所说的“中国经济将会超过美国,甚至要超过两倍乃至于三倍”,也并非是危言耸听。根据今年年初出炉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的在2022年的又取得了一份辉煌的成绩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21年同比增长百分之3 。

经济总量更是突破了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但意味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又迈上了一步崭新的台阶,而且人们也有理由期待,在中华儿女们的接续奋斗之下,我国的经济的发展还会保持着高质量,并且是坚实有力的。

马斯克在三年前就能做出“中国经济将会超过美国”的判断,可谓是颇有远见。他的这个预言的确极有可能在未来成为现实。

美国是否做到了马斯克的观点

作为一名美国人,马斯克给出这样的答案,显然是立足于美国之后,感受到了深深地危机感,然后做出了理性的判断。那么美国是否重视了马斯克在回答中指出的“激进创新”观点,并且去实行了呢?

非常可惜,面对我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与进步,美国想的不是努力开拓创新,提升自我,展开正面、积极的竞争。反而是在许多领域妄图“遏制”和打击我国的一些新兴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方说在半导体领域,美国早就做了类似的事情。2022年,《纽约时报》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这样的分析:中国大陆的半导体行业发展迅猛,甚至已经在关键技术上超越了美国。

相关分析还认为,中国大陆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完全可以自主生产出高端芯片,而且随着时间和成本的投入,实现量产也并非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一直以来以半导体为傲的美国坐不住了。当年4月的时候,美国总统拜登专门召开了视频会议,对着一众美国政要表示“不能再继续依赖中国制造的芯片”。

四个月之后,拜登又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大规模产业政策,而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应对我国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创新力和影响力,试图以继续打压我国的芯片行业的方式,来确保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似的打压还有许多,不过这也是美国的一贯作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候,美国就与日本签订《日美半导体协议》,规定“日本如若向外出口半导体,将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关税”。这一制裁,也让日本原本风头正劲的半导体行业一下子走上了衰退。

从美国在与其他的国家的竞争中,一直使用的这些手段和风格中不难看出,马斯克的建议虽然很有道理,但美国人显然并没有听进去。他们依然把侧重点放在了,对其他国家的恶意竞争上面。

这一则问答对我们有何启发?

作为一名美国上将,汤普森向马斯克提出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是否别有用心呢?马斯克与他的一问一答,又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其实,在汤普森提出的问题背后,不难发现,美国对于我国的一直存着一份忌惮。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良性的合作与竞争,不但能够促进彼此的发展和进步,还能让世界局势变得更加稳定,人类文明也能得到更大的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一点上,世界各国理应对我国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感到高兴才是,可惜,很多时候美国显然并未想通这个道理。

他们在近年来频频打压中企,比如美国曾经亲自下场“制裁”华为,还成了“芯片四方联盟”打压中国的芯片行业,其实本质上来说,他们还是非常害我我国科技的崛起,妄图用这样“见不得光”的手段,对我们进行技术上的封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样的企图显然是痴心妄想。不管是半导体行业,还是其他高科技领域,我们的研究都不会被美国锁死,而且随着各种研究成果的出炉,在科技上,我们还会迎来更多的突破。

而马斯克提到的“激进创新”观点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发:世界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们会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提供强大的生产力和动力,因此无论外界的压力如何巨大,我们都应坚持自主创新的步伐,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有这样,才能深深的扎根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语

马斯克说的不错,中国未来的经济可能会超过美国两到三倍,这并非是盲目的评价,而是因为他看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领略到了我国不断取得的变化与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在中华儿女们的接续努力之下,我国会继续走在科技强国的康庄大道上,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大势所趋,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